劉兆偉
【摘 要】當今,圖書館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如何加強圖書館的服務創新,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本文從服務觀念的更新、服務模式的創新、服務細節的完善幾個方面來論述縣級圖書館的服務創新。
【關鍵詞】圖書館;服務;創新
當今,以數字化技術為先導,以國際互聯網為主要內容內容的信息技術革命,給人們的工作、生活、學習,方式與文獻的生產傳播帶來了巨大變化。圖書館服務將不再是文獻的單向供給,圖書館也已經不是讀者獲取知識信息的唯一選擇。圖書館必須走出傳統的服務模式,尤其是縣級圖書館,在新農村建設以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發揮著重要作用。縣級圖書館擔負著農村圖書館(室)的業務輔導,豐富發展農村文化,構建圖書館網絡化建設的重任。要重新在用戶的滿足中找回自己的地位、樹立自己的新形象,重而達到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目標,圖書館需要不斷的更新和變化。同時,圖書館作為文化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育職能日趨重要,理應發揮自身優勢,不斷拓展服務層面,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創新服務,使圖書館成為社會的終身教育基地。
服務創新是圖書館創新的核心,其它一切創新都為服務創新創造必要的條件和保障。服務創新也不是孤立存在的,沒有觀念創新、理論創新、方式創新和技術創新,服務也不可能有創新。服務創新的具體形式多種多樣,應當結合館內的工作實際靈活進行。
一、服務觀念的更新
觀念和意識決定行為。圖書館員應從細節入手,讓人文關懷融入圖書館科學管理中,讓讀者的需求來定位服務,讓善待讀者的理念形成共識,讓每一位圖書館員為讀者著想,贏得讀者的信賴、支持。在服務工作中館員充分遵循“讀者至上、服務第一”的原則。一個開放的、以人為本、能提供多功能服務的圖書館才能是新型圖書館。樹立開放、創新的服務意識尤其重要。圖書館應并放辦館,把自己融入社會大潮,充分利用傳播媒介,面向社會廣泛宣傳報導信息,使用戶了解信息,充分利用信息。
二、服務模式的創新
1.館員角色的轉變
圖書館員應從過去的簡單信息提供者的角色轉變為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必須擁有各類專業知識,既具備圖書情報學的專業知識,善于從各類信息資源中收集到特定的循意并加以整理、精選和總結,又擁有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的專業知識,還必須能夠把握讀者的心理。
2.開展各種形式的互動武服務,拓寬服務領域,豐富發展活動內容
當前圖書館面臨著服務單一的問題。僅僅是借借還還,沒有參與到社會教育活動中來。縣級圖書館處于相對封閉的狀態,無法體現自身優勢,豐富的圖書資源得不到充分互補。
實旋社會教育是公共圖書館的重要職能之一,需要采取多種形式來發揮作用。
(1)采取形式多樣的活動方式進行圖書的宣傳和閱讀指導,通過向讀者宣傳,揭示圖書的形式和內容等,把讀者所需要的圖書及時展現在他們面前,如進行好書推介,開展書評、“讀書月”征文、“歡迎走進圖書館”演講,以及在館域網上導航等活動,使讀者能充分利用圖書館更多的圖書,保證順利進行閱讀活動并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果。
(2)開展多層次的閱讀活動,吸引廣大讀者走進圖書館。針對不同層次的讀者。如離退休人員、青少年、下崗職工等群體,他們的年齡結構、文化程度、不同要求,提供有層次和針對牲的服務。
(3)舉辦各種類型的講座活動和培訓班,擴大和提高公眾受教育范圍及程度。開展圖書館講座活動是圖書館服務方式的拓展和延伸,對于倡導全民讀書學習,促進全民終身教育有著很大的作用和影響。縣級圖書館講座類活動較少。
(4)針對農村群眾缺少精神文化食糧的問題,可以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援建村級圖書室,不斷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他們的科技致富能力、市場競爭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三、服務細節的完善
縣級圖書由于受到條件限制,存在很多不規范,不完善的地方,需要的不斷完善細節,使圖書館軟環境得到加強,更具有親和力,體現以人文本的服務模式,在現有資源的基礎上,最大程度地吸引、歡迎更多地讀者走進圖書館、利用圖書館,發揮圖書館的作用。
1.藏書分布標識模糊
開架借閱是一種方便借閱的服務方式,它已成為圖書館外借服務的主導方式,受到大多數讀者的歡迎,可以自由的選擇,直到選到滿意的書籍為止。但是,很多時候,讀者希望借助一個簡捷清晰的館藏導讀系統來更快捷的找到書。書庫中往往是貼在書架旁韻漢語拼音與阿拉伯數字組合。大部分讀者雖具有一定的專業水平和研究能力,但對圖書分類法中的知識知之甚少,對“學科一類目”的排架組合了解不多。大部分讀者都是根據資料需求的主題查找文獻,在不了解專業知識情況下,他們很難體會到開架的優點。
2.開架書庫缺少閱覽查詢設施
很多讀者有這樣的體會,有時找書找得累。縣級圖書館為了在有限的空間里展示更多的文獻,一般是盡可能地增加書架,保證讀者借閱。但事實上讀者仍需花費一定時間才能確定自己所需要的資料。缺少閱覽設施,既反映了服務設施不周全,也影響了庫內其他讀者的活動。可以借鑒休閑場所的方式,在開架書庫內設置一定的閱覽桌椅,配備1~2張桌椅,設6~8個座位,方便讀者閱讀查詢。縣級圖書館在未來館舍改造或新建中,要充分考慮此類設計,花費不多,可體現“以人為本”的服務方式。
3.還書日期缺少提示
手工借書時代,圖書館在出借書籍內附一張表,用于填寫讀者的還書日期。實行微機流通管理以后,效率提高了,但常發現讀者不太清楚所借書記的應還日期,因而發生超期,丟失問題,有的讀者干脆將還書日期寫在書上造成污損,給讀者和圖書館造成損失。現代超市的購物小票方式值得借鑒,在讀者辦理讀書書手續的同時打印一張明晰的清單,詳細登記讀者姓名、借書證號、還書日期、書名、條形碼號及管理員號,供讀者查證。可依此了解本人圖書使用情況,遇到疑問可以據此找辦理手續的館員咨詢或解決。
參考文獻:
[1]陳荔京.圖書館講座與全民終身教育[M].圖書雜志,2005(07).
[2]黃嘉,王云祥.開架借閱中讀者服務細節的完善[M].圖書雜志,2005(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