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王遠長何小兵
勇做踐行“兩山理論”排頭兵
——十大試點再構龍泉林業新格局
■撰文//王遠長何小兵
龍泉市林地面積398萬畝,森林覆蓋率84.2%,森林蓄積量1780萬立方米。森林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良,于2011年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近年來,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論指引下,龍泉不斷推進林權制度深化改革,銳意進取,敢為天下先,多年連續建設國家和省級林業試點,為“林業增效、林農增收”拓展多種渠道,取得各種經驗,在生態文明建設征途上再創輝煌,得到了國家林業局和省林業廳多次褒獎,提升了龍泉林業的新格局。
全國集體林業綜合改革試驗示范試點。2015年2月,龍泉市被國家林業局確定為“全國集體林業綜合改革試驗示范區”,成為浙江省唯一入選的全國首批22個市、縣之一。龍泉市先行先試,積極探索,逐步破解服務林農“最后1公里”難題。其中林地經營權流轉證制度將集體林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離,賦予了林地實際經營人在權屬證明、林權抵押、采伐審批等方面的法律權益,有效破解了林地流轉全國性難題。全市已發放《林地經營權流轉證》313本,林權流轉面積4.74萬畝,累計流轉證抵押貸款1.5億元。截至目前,全市累計林權流轉107.6萬畝,林權抵押貸款35.21億元,分別占全省的7%和13%。
全國森林可持續經營試點。2012年6月30日,龍泉市列入國家森林可持續經營試點,著手編制《龍泉市森林可持續經營規劃》,組織指導鄉鎮、林場、森林經營公司、林業專業合作社等9個經營單位編制森林經營方案,完成121個行政村簡易森林經營方案編制,累計經營面積53.76萬畝,示范基地建設總面積1.52萬畝,初步形成杉木大徑材培育、珍稀樹種復式混交林撫育、毛竹大徑材培育和毛竹三筍(冬、春、邊筍)豐產栽培4個森林經營模式。
全國林地年度變更調查試點。2012年11月23日,全省唯一的國家林地年度變更調查試點工作在龍泉市正式啟動。龍泉林業局制定了《龍泉市林地年度變更調查試點工作方案》,抽調相關科室及鄉鎮林業工作站業務骨干,組成21個調查工作小組和2個質量檢查指導組及1個內業組,各鄉鎮林地調查任務由本轄區林業工作站的調查組負責完成。調查隊成員不畏嚴寒,全力以赴,用4個月的時間突擊完成所有變更調查試點任務。
國家珍貴樹種培育示范試點。2014年,龍泉市列入“國家珍貴樹種培育示范縣”。市政府利用電視、報紙、微信等媒體進行大力宣傳,開展“珍貴樹種進萬家”、新春上班第一天領導帶頭植樹、建設“十大主題景觀林”等多形式義務植樹活動,廣泛動員群眾在村莊周圍、房前屋后等宜綠化地種植珍貴樹種。市林科院向農戶贈送珍貴樹種苗木200多萬株,全市新建珍貴樹種造林基地2.37萬畝,建立高標準示范基地25處,新植珍貴樹種240萬株,全市累計建成珍貴樹種造林基地6.3萬畝,珍貴樹種培育從業人數2000余人,全市珍貴樹種產業總產值1.7億元。
全省智慧林業云平臺建設試點。2016年,省林業廳在龍泉、開化、安吉等市縣進行首批森林資源動態監測信息化管理平臺和全省林業業務系統及數據整合平臺建設試點工作,為搭建全省智慧林業云平臺打好基礎。龍泉市林業局積極配合工作,組織相關技術人員到浙江農林大學進行系統研建問題探討,率先在全省召開技術培訓會,全面推行林業各類數據PAD終端采集工作,并對原有14個應用系統進行重構、優化和完善,實現系統間無縫對接、資源共享,整合集成“一張圖”,使得原有林權管理系統、二類森林資源調查系統、林木采伐管理系統、林地征占用管理系統、野生動植物管理系統等14個管理方面80項管理內容在“一張圖”上得到動態展現。通過試點建設,龍泉將不僅實現森林資源動態監測及數據更新,同時也將實現所有業務系統單點登錄、用戶統一管理、“一套數,一張圖”、大數據分析展示及決策支持,為浙江省林業信息化建設及大數據、云計算的應用提供試點經驗。
全省森林撫育工作試點。2012年5月15日,龍泉市被授予“浙江省森林撫育工作示范縣”榮譽稱號。龍泉森林撫育工作試點由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各單位部門各司其職,林業工作站負責質量監督管理,實行項目責任林技人員責任制度,將項目建設小班責任落實到人。組建了一支擁有50多臺背負式割灌機的森林撫育專業隊,降低撫育成本45%。森林撫育改善了景觀,增加了林農收入。據測算,間伐撫育后到第15年,每畝可增加木材約6立方米,增加收入6000元/畝,預期經濟效益36億元。
全省林權抵押貸款風險補償(擔保基金)合作社試點。2014年,上垟鎮花橋村村委會及42名村民共同出資60萬元,成立了全國第一個村級林權貸款擔保合作社——上垟鎮花橋村惠農擔保合作社,全面開展林權抵押貸款風險補償(擔保基金)合作社試點工作。林農將林權抵押給合作社,信用社確認擔保行為給予貸款,同時享受利率不超過基準利率20%的優惠。該社已為177戶林農解決生產經營資金1523萬元,未發生一筆逾期貸款。創新惠農擔保金融產品,簡化了信貸手續,降低了農戶融資成本,盤活了森林資源,有效破解了農民林權抵押貸款融資難、抵押難、評估難、處置難等難題。全市已建成14個村級林權貸款擔保合作社,累計發放林權抵押貸款風險補償金35萬元,累計林權反擔保貸款金額達9186萬元。
全省林業股份合作制改革試點。2015年,龍泉市列入省級林業股份合作制改革試點縣。政府鼓勵農民以林權出資作股參與股份合作,采取“保底+保值”“保底+分紅”“保底+遞增”的利益分配模式,建立股份合作社、股份制家庭林場等多種股份合作經營的新型林業主體,形成“土地變股權、農戶當股東、收益有分紅”的經營機制。通過股份合作制改革,較好地解決了農民失業的問題,有力促進了林企、林農的發展。
全省珍貴彩色健康森林示范試點。2015年,龍泉市列入“浙江省珍貴彩色健康森林示范縣”。珍貴彩色健康森林建設通過與林業產業結合、與城區園林綠化結合、與通道景觀建設結合、與村莊綠化結合,在重要路段、城鎮周邊、主要節點等區域開展示范建設。查田鎮青坑岙村示范林主要種植紅豆樹、櫸樹、銀杏、無患子等珍貴彩色樹種;蘭巨鄉仙仁村在竹林空隙處挖大穴種植珍貴彩色樹種,開展低效竹林生態修復試驗項目。全市已建成彩色健康森林共1.7萬畝。
全省第二批林業行政綜合執法試點。為了改變木檢總站、資源管理站、森林公安局、各鄉鎮林業工作站多頭交叉的林業執法現象,整合資源,提高工作效率,促進依法行政,龍泉林業局針對木檢隊伍人員多、職能弱化的現狀,于2014年5月向龍泉市編辦申報“龍泉市林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整合方案,探索和推進省林業廳林業行政綜合執法試點工作。
十大試點工作的出色完成,為打造有擔當、敢拼搏的龍泉林業鐵軍提供了良好機遇。今后,龍泉將繼續踐行“兩山”理論,實現生態富民,在林業試點中始終走在前列。

下樟村全貌

珍貴樹種基地

雪霽披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