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妮婭 羅帆 蔣慧慧
“信用+小微金融服務”的臺州樣本
□蔣妮婭 羅帆 蔣慧慧
作為國家級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改革創新試驗區、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創建城市,臺州以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為重點領域,先行先試,著力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這一世界性難題,取得了一系列首創性的改革成果。
打通信息孤島。建設臺州市金融服務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有效破解信息不對稱難題。將分散在公安、財稅、法院、國土、社保、市場監管等15個部門的信用信息進行整合匯集,目前信用信息數據庫已匯聚81個大類、1100個細項、7474萬條信用信息,實現了對全市53萬多家市場主體的全覆蓋。二是優化平臺功能。臺州市金融服務信用信息共享平臺開發了信用立方、正負面信息、不良名錄庫、評分評級、診斷預警、培育池管理等功能,著力解決企業信息失真、金融機構跨部門獲取信息難、部門信息共享難等難題,使企業在金融機構面前成為“透明人”。三是服務小微信貸。3年來平臺共開設查詢用戶2200多個,融入臺州市全部銀行機構、信保基金業務的風控環節,累計查詢量已達363萬次,在破解銀企信息不對稱、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服務成本、提升小微企業融資效率、防范金融風險等方面成效顯著。
破解信用增進難問題。設立大陸首個小微企業信用保證基金,借鑒臺灣經驗,采取“政府出資為主,銀行捐資為輔”的方式組建臺州小微企業信用保證基金,專門為信用良好的小微企業提供增信擔保。基金規模最初為5億元,將擴容到15億元,可為小微企業提供150億元的增信擔保,合作銀行共20家。信保基金已累計為小微企業及個人提供5249筆、75.52億元的授信擔保。基金擔保費率控制在0.75%以內,大大低于2%-3%的市場擔保費率,而且不收取額外費用或增加第三方擔保,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擔保難、擔保累”、互保聯保風險大等問題。
破解小微企業抵押物不足難題。先行先試開展無形資產權利質押融資試點,在全國率先成為國家工商總局批準的商標專用權質押登記受理點。至6月末,共辦理商標質押登記762件,占全國同期總量的30%,質押金額66.87億元,共發放商標權質押貸款1058筆、38.59億元。積極籌建“商標轉讓交易平臺”,探索建立“立足臺州、連接北京、面向全國”和“線上線下”聯動的交易模式。國家工商總局開通臺州受理點數據專線,企業商標質押縮短至5個工作日,真正打通質押登記環節瓶頸。國家工商總局在臺州召開注冊商標質押融資工作經驗交流會,推廣臺州經驗和做法。積極推廣應收賬款融資業務,引導金融機構充分利用中征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依托核心企業為上下游企業增信,為供應鏈上小微企業提供融資服務。至6月末,平臺共成交應收賬款融資915筆,成交金額226.3747億元。
營造良好信用環境。健全聯合獎懲及誠信文化宣傳教育機制,臺州市政府早在2014年就出臺了《企業信用聯合獎懲實施辦法》,現在又編制了《臺州市信用“紅黑名單”目錄清單》和《臺州市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實施清單》,梳理了全市18項守信“紅名單”和36項失信“黑名單”,明確了獎懲實施對象,匯編了聯合獎懲工作的“操作手冊”,臺州信用獎懲制度已基本建立。此外市人民銀行、發改委、教育局、團市委等四部門聯合出臺《臺州市誠信文化教育工作實施方案》,依托各種載體宣傳各行業誠信創建活動,交流企業誠信經營經驗,樹立社會誠信典范,“褒揚誠信、懲戒失信”的社會氛圍也已形成。今后,還要通過地方信用立法,為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工作提供最有力的法律保障,信用建設服務小微金融的地方特色也要寫進法規。

以信用建設為核心的小微金融改革做法,得到了李克強總理、馬凱副總理的多次批示肯定,受到央視、新華社、經濟日報、金融時報等媒體的高度關注與持續點贊,小微金融業內也有了“全國看浙江、浙江看臺州”的說法。
小微金融服務能力增強。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綜合成本大幅下降,融資效率不斷提升。至6月末,臺州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864.89億元,同比增長9.61%,高于同期全部貸款增速0.59個百分點,占全部貸款余額的46.77%;小微企業貸款戶數達28.54萬戶,較去年同期增加3.98萬戶;小微企業申貸獲得率88.16%,較去年同期提高1.64個百分點,連續5年達到小微企業貸款“三個不低于”要求。
小微企業融資成本下降。由信保基金進行擔保的小微企業,其年化貸款綜合成本比普通貸款成本低2-3個百分點。此外金融機構對于共享平臺中顯示信用良好的企業也普遍在擔保條件、利率上給予優惠,利率較一般企業下浮5%-10%左右,切切實實為小微企業提供了源頭活水,使得小微企業蓬勃發展。近兩年來新增市場主體9.4萬戶、增長26.9%,其中新增公司制企業2.8萬戶、增長62.2%,增幅居全省前列。
金融生態環境持續向好。銀行業資產質量持續保持全省前列,至6月末,臺州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為1.23%,關注類貸款占比1.35%,明顯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小微企業不良貸款率為1.38%,低于企業不良貸款率0.27個百分點。信用綜合指數在全國259個地級市中名列第3。在臺州已形成了“信用好-易貸款-更重信用”的良性循環,政府、銀行、企業三者之間構成了良好的互促互進態勢。
近幾年臺州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改革創新成果的取得,得益于政府始終以服務實體經濟為目標,持續不間斷地抓好信用建設這一主線不動搖。
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用金融源頭活水澆灌實體經濟百花園,是政府推進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改革創新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臺州金融業立足于自身獨特優勢和良好基礎,經過多年探索實踐,已逐步形成以民營經濟為主導、小微企業為主體、與實體經濟相匹配的金融服務體系。近幾年臺州金融機構貸款增速較快,小微信貸增速連續三年高于全部貸款增速。臺州上市公司總數達48家,制造業企業占97.9%,居全國地級市第四,民營經濟和“草根金融”實現了有效的良性互動和共榮共長。
牢牢抓住信用建設這條主線。在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改革歷程中,持之以恒加強信用體系建設,抓住建立健全聯合獎懲機制這一關鍵點,完善行政事項中應用社會主體信用信息的工作機制,加大對失信市場主體的懲戒力度,引導小微企業增強信用意識,加強信用管理。積極開展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充分尊重知識產權,嚴厲打擊侵權行為。積極引導規范民間融資活動,加大對非法金融活動打擊力度,打擊逃廢銀行債務行為,努力把城市信用品牌讓渡為企業的“誠信紅利”和市民的“獲得感”。
政府要有所為有所不為。有所為是政府要根據科學發展的具體要求,引導社會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和信用環境,促進金融和社會、經濟、文化等各項事業和諧發展;是為改革創新鋪好路,主動補齊金融機構的業務短板,設立金融服務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建立信用保證基金等,有效破解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體制機制障礙,豐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內涵,維護良好的金融秩序。有所不為是不做不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行政干預,不做不符合金融規則的政策性安排。放手讓民營銀行發展,發揮銀行在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上的自主創新精神。只有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金融業才能充滿活力,我們的改革創新事業才能不斷前行。
深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改革創新任重而道遠,需集各方之智,大膽探索,扎實有序高效推進試驗區建設,努力為國家深化金融改革提供臺州經驗和臺州樣板。
作者單位:蔣妮婭蔣慧慧,人民銀行臺州市中心支行;羅帆,臺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