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蓉
摘 要:當前,如何采取措施彌補教學不足,使得課堂教學活動能夠滿足新課程改革要求,成為廣大教育者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文章基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狀,主要分析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具體的改善策略。以期通過筆者努力,找到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不斷提升的可靠途徑,從而為相關人士提供部分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教學現狀;教學策略
通過對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狀的分析研究,我們可發現:雖然隨著國家素質教育理念的提出,小學語文教學也有所創新,但其中還存在很多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鑒于此,為了打造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相關教育教學者就必須采取措施進行教學改革,借助有效的教學手段,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淺析
大量的教學案例表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在不斷創新與完善,日常教學實踐也收獲了良好的效果與評價,但由于部分語文教師的認知范疇相對局限,同時受到傳統的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較深,一些教師的課堂教學方法和手段仍然相對機械、單一,導致學生對語文課堂教學失去探究興趣,課堂教學實效性與有效性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小學生正處于認知能力快速發展的階段,身心發展尚不完全成熟,對一成不變的教學套路很容易產生倦怠,甚至排斥的消極心理,無法形成最佳水平的學習動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不高,與教師無法形成良好互動與情感共鳴。
二、小學語文高效教學策略
(一)生活化教學
寬松、自由的教學氛圍和環境對語文教學互動性的提高至關重要。鑒于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應注重創設自由開放課堂教學氛圍,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積極發言。而創設生活化情境教學法是一種高效、靈動教學理念的集中體現,在日常教學實踐中收獲了良好的效果和評價。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教師營造的多維度教學氛圍,實現形、聲、色的有機結合,學生語言表達的積極性很容易被激發。
例如,在學習《元宵節》一課文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有關“正月十五全家人齊聚賞月、吃湯圓”的視頻短片,讓學生切實感受我國傳統節日的意義,教師以“家人親情”為話題展開互動,培養學生對熱愛祖國傳統文化及美好生活的熱愛和向往。
(二)媒體演示教學
所謂媒體演示法,指的是教育者通過播放相關課件,使學生認識事物并獲得知識的方法。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這種方法已經充分運用到現代教學中。媒體演示法通過豐富的圖片與簡明概要的文字加強教學過程中的直觀性,幫助學生領會知識,鞏固知識。新課程的改革與深入推進加強了對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視程度,注重培養學生音樂鑒賞能力。在小學階段,正是學生培養學習興趣與學習能力的時期。在小學語文課堂上,由于語文知識的特殊性,很多學生不能深刻了解文章內涵,不能提高自己語文認知。為此,教師很有必要借助多媒體設備進行直觀演示,以加深學生對課本內容的理解與記憶。
(三)小組合作學習
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边@句話應用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同樣適用。對此,小學語文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過程,需要重視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重要性,并且給予學生恰當的引導。首先,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對學生進行科學分組;其次,還要為學生選擇合理的學習內容;最后,要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學習成果。
例如,在《童年的發現》一文的學習中,該文章本身較為貼近學生生活,理解難度不高。因此教師可以通過給學生分組,定好討論目標,給予學生自主討論自主發言的空間。在討論環節結束后,對學生的回答進行整理、提問。例如:在什么樣的情景下產生這樣的發現?如果你是作者,你能否將你的發現生動形象的描述出來?通過讓學生對比自身發現的講述與作者的語言描述,體會并且學習作者語言的風格,加深學生的閱讀印象,同時有意識的對自己的語言進行思考、加強揣摩。
(四)互動情境教學
葉圣陶先生說:“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親?!闭Z文教學是通過語言來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語言的能力。而真正高效可行的教學方式無疑是讓學生身臨其境,親身模擬,體會文章的環境以及主人公的內心活動。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讓學生進行適當的情景劇表演,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水平,以此來激發學生與作者、與作品人物的情感共鳴和個性體會?!凹埳系脕斫K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通過對語言文字的閱讀欣賞的過程,可以充分讓學生提升課文感悟,加深文章印象,充分調動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例如,在學習《中彩那天》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模擬出與文中主人公相同的場景。例如交給同學們兩張簽紙,一張有小紅花,另一張沒有,告知他有小紅花的簽紙屬于他的同桌。同時向全班同學提問:“假如你買了兩張彩票,代替朋友買的那一張中彩了,你會怎么做?”教師可以留給學生充分的討論時間,引導他們寫下自己的回答,并附上原因。在學生充分表達了自身的想法之后,教師可以選出和課文主人公相似的回答來進行提問,重點針對選擇的原因以及心理活動。再由此引入課文,能夠讓學生更真切的感受到課文中主人公的心理活動變化、以及作者的語言描述方式等等。
(五)總結式教學
古人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貴在思考,貴在反思,貴在總結。為了檢驗以及強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總結。
例如:在學習完某一章節內容時,學生應該對章節生字生詞,優美語句以及課外拓展知識點進行框架式整理,明確自己在本章中的收獲。從而使學生時時看到自己的努力和學習效果,幫助學生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同時,學生對知識的整理能力將在實踐中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激勵學生在今后的語文課堂教學中積極配合教師的課堂教學活動安排,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三、結束語
小學語文教學階段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階段。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除了對課堂的重視外,也要多講解課外知識,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同時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提升課堂質量??傊處熞粩嗟耐ㄟ^思考來提升自身教學素質,創新教學方法,為學生帶來高效的課堂。
參考文獻:
[1]王妍平.探索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施策略[J].時代教育,2012(24).
[2]韓蘋.關于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點思考[J].新課程學習(下),2011(05).
[3]陳道權.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教育教學論壇,2011(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