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靜
【摘要】隨著中國經濟逐步進入轉型升級的新階段,以前主要由房屋和汽車等拉動GDP的生產、以及消費結構已經不不再適用于當前的社會,不能滿足中國家庭的各種新需求。雖然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有三十多年了,但迄今為止市場機制還不完善,政府對經濟的干涉和管制偏多,在這種情況下,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進而提出了“釋放新需求,創造新供給”的號召。創新制度供給的迫切需求,所有這些需求加起來,可以概括為一句話: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
【關鍵詞】中國經濟;供給側改革;會計
制度經濟學代表人物之一、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舒爾茨說過,“任何制度都是對實際生活中已經存在的需求的響應”。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產能過剩都是中國經濟轉型的一大窒礙。中低端產品過剩而高端產品供給不足,是我國經濟發展面對的突出問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生產率,就是為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動力。我國的宏觀調控政策都傾向于“需求側”,現在將調控的重點轉向了“供給側”,是由我國國情所決定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簡單來說就是優化結構和資源配置,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并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我們國家供給側改革的內容主要就是簡政放權和提質增效,簡政放權是處理量的問題,提質增效是處理質的問題。過去傳統的企業經營模式一直重視的是規模的擴大,例如全球知名企業沃爾瑪公司,該公司鼎盛時期在中國一年的營業額超過百億,員工達到5萬多人,然而當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企業出現時,其價值形成迅速發生了改變,以馬云創辦的淘寶網為例,淘寶網3年時間的交易額就是沃爾瑪在華交易額的三倍,2012年天貓“雙十一”一天的交易額就達到了191億元,是沃爾瑪在華所有門店一年的交易額。在“互聯網+”的背景下,會計信息系統將可以通過大數據的收集和分析來優化信息支持系統,為企業的價值增值創造新的動力。會計信息系統可以揭露企業發展的不足,實現生產要素的優化組合,運用會計核算方法和會計計量準則提高資金、設備、原材料的利用率,促使企業從粗放式經濟向集約型經濟模式轉型。所以在供給側改革背景下的會計,一定要重視效率和質量,然而提高效率和質量的核心就是要創新。要將企業的財務、管理和業務等方面聯合起來,塑造一個新的經營模式,并且利用管理會計的職能,為企業節約成本、挖掘企業潛在價值,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我們可以這樣預測,未來幾年會計行業將會迎來大發展,估計會有以下若干變化。
第一,國家會加快資本市場的建設,為了適應資本市場的發展,高級應用型財務人才出現奇缺的現象,大力提高會計信息質量,規范企業的財務,讓會計信息真正為管理決策提供有用的信息,而目前很多財務人員講究的是應試教育,如何將知識從理論創新到應用是重中之重。
第二,會計人才綜合化趨勢越來越明顯,新常態經濟和供給側改革雙管齊下,對財務人員而言,如何從事后轉到事前事中的全過程體驗控制,要求財務人員主動參與到業務,對會計人員的知識結構提出新的要求,要解決目前財務人員單一學習財務知識的現狀相比,金融知識的普及和金融工具和財務工具的結合使用,投資理財和財務決策的綜合運用,是目前很多基層財務人員的短板,財務、投資如何與財務結合是學習的重點。
第三,經濟發展復雜化程度加深,市場監管嚴格,使很多企業對風險控制和價值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單純依靠自身力量來控制風險,成本太高,企業應該會選擇專業型機構來指導設計風控的執行和評價,風控執行職業化可能會是一個趨勢。
第四,供給側改革的核心是效率和質量,而效率和質量的核心是創新,資本市場發展必要要求企業將管理重點回到商業模式有效挖掘上來,財務、賬務、市場、業務和管理如何綜合創新商業模式必將是一個新的熱點。
第五,會計核算的思維會發生變化,財務的對象不僅僅是稅務和內部管理層,還要面對外部投資者和潛在投資者,會計核算會從目前的做的對轉向做的好是必然,如何核算有效資產、體現管理的效益和效率、企業的質地究竟有多好等如何在財報上有效體現是研究的主體。
第六,供給側改革,是經濟學的一個創新,執行過程中,人的核心地位不可忽略,財務人員內在素質鍛煉有待提高,今后的財務人員要想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不光要在專業知識上深耕,更要角色轉變,適應新趨勢,成為具有全局眼光的綜合性財務人員,會計體系也將在改革推動下得到進一步完善與發展。
結語
經濟全球化的加深,會計人員的作用日益突顯,而我國的會計人才結構還處于“大而不強”的階段,在新的市場經濟需求下,財政部將促進人才的交流以及建立供求數據庫,合理引導社會會計人才資源合理配置。重點培養和吸納更多的優秀會計人才,淘汰那些專業知識不過硬,不會內控和管理的基層人員。面對改革,會計人員應該及時增強自己的專業勝任能力以及職業素養,才能保障會計人才的可持續發展,才能完成會計行業的轉型與升級。
參考文獻:
[1]馮巧根.供給側改革與管理會計創新[J].會計之友,2016(07)
[2]趙逸群.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會計行業的影響分析[J].中國市場,2016(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