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雩
摘 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這句至理名言是社會進步發展中必須堅持的理論。同樣,在青少年學習音樂的過程中也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音樂表演藝術的學習是一個復雜的心理及生理成長發展的過程。應該說,也是從事音樂創作的成長過程。作為音樂學習者不僅應具備良好的生理素質以適應表演技能的需要,同時還應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關鍵詞:藝術實踐;教學;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0-0237-01
音樂表演的學習者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首先的心理活動是“認知”,這主要是指人們理性認識的能力。其中包括認識、記憶、判斷、推理等要素。這些能力的培養對于音樂表演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認識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到他們自身技術等多方面的改進。對音樂表演學習者而言,音樂的記憶力是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因為音樂學習者必須首先把自己要把作品牢牢掌握在記憶中溶化為內心的感受,然后才可能進行全神貫注的再創造。心理學家們重視研究練習時如何記憶。音樂表演學習者也同樣要花時間研究、練習和完善自身技術所進行的練習方法是否正確。怎樣把一個難度較大的技巧分解并用科學的方法將其掌握。這整個過程是決定練習效率高低的重要因素。雖然,人的這些能力受先天條件的影響,但也需要在后天的學習和訓練中進行有意識的培養。除此以外,音樂表演者還應具備合理分配注意力,有效地組織知覺對象,及時處理反饋信息的心理操作等能力。目前,人們對這種能力尚處于探索階段。有研究成果表明,這些心理操作能力對音樂表演技術水平的提高和音樂表現能力的形成起著支配作用,例如視奏能力、聲音控制能力等便是其具體表現,而且這些能力是可以訓練和發展的。
在掌握了一定的技術能力后,在音樂表演學習者的心理因素中,情感要素是很重要的,任何藝術作品脫離情感這一要素都不具有真正的價值。要想使自己的表演感動聽眾,只通過理智和冷靜的安排和設計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具有將自己的情感調動起來投入到表演活動中去的能力,以及在舞臺上進行表演而得到驗證。否則,學習者所掌握的音樂作品就永遠是個“半成品”。首先,這就要求我們了解“感情是什么?”“為什么音樂能表現感情?”感情是指人的喜怒哀樂等心理活動,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的一種反映。音樂之所以能夠表現感情,一方面是人的感情的呈現為一定的運動形態,另一方面是人的感情具有宣泄釋放的需求。此外,格式塔心理學也為音樂之所以能表現感情提供了理論依據。音樂運動與感情運動之間存在著“運動”這個共同因素,它們同時在時間中伸展變化,都表現為一種時間的運動過程,它們在運動形態上都存在著高底起伏、節奏的張馳、力度的強弱、色彩的濃淡等等,格式塔心理學把這種共同性叫做“同構關系”。這種“同構關系”為音樂模擬或刻畫人物的感情活動提供了可能性。美國心理學家魯道夫?阿思海姆在《藝術與視知覺》一書中指出:“悲哀這種心理情緒,其本身的結構式樣在性質上與舞蹈動作的結構式樣是相似的。一個心情發悲哀的人其心理過程也是極其緩慢的,而且很少能超出與它的直接經驗和眼前的喜好直接聯系在一起的狀態,他的一切思想和追求都是軟弱無力的。”
在音樂表演學習中除理智、情感方面的心理因素之外,最后要談的就是“意”的方面了。“意”即音樂表演者還必須在意志方面接受良好的訓練。意志,就是人調節和控制自己行動的心理素質。在音樂表演領域里,最突出的表現就是表演者的臨場心理狀態了。有些演奏者雖然具有出色的技藝、細膩而豐富的表現力,卻由于缺乏“意”的訓練,造成精神上的障礙,嚴重影響正常的表演,因此,這一點對于音樂表演者來說,也是一個舉足輕重的方面。這種心理障礙大致可以分成三種:(1)一般的神經過敏造成的障礙即所謂“怯場”;(2)感情麻痹造成的障礙;(3)過高估計技術要素造成的障礙。
關于“怯場”問題。筆者在實踐中體會到:相信自己的能力就能使我們的內心平靜,使我們產生一種想要表達的迫切要求。這種要求在用來克服潛藏著各種危險的困難時,稱之為“勇氣”。我們從經驗中知道,“怯場”的主要原因是對自己缺乏信心。要想克服這一點,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那么,只有通過在舞臺上不斷的磨練、發現問題并得到充分的解決,這種“怯場”的心理因素將會逐漸的克服掉。如果僅從音樂表演活動中來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調節:(1)在表演時,把注意力和精神投放到表演的作品的內容中,不要過分關心表演的結果和自己的切身利益的關系,即“私心雜念”。出現小的錯誤不能慌張,要盡力表現好下面的樂段;(2)盡可能多的參加演出實踐以緩解表演者的緊張情緒。
綜上所訴,藝術的實踐、舞臺的實踐是一個音樂表演學習者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必須要高度重視藝術實踐的重要性。它不僅僅是個體的,還包括集體的實踐。只有通過舞臺的磨練才能不斷的提高我們的演奏水平;不斷的完善我們的心理素質;不斷的加強我們對音樂作品的更深度的理解。作為藝術教育工作者要在一定的高度上認識到藝術實踐的重要性。不能僅認為“這是在浪費時間”“學生以學為主,搞演出是職業藝術表演團體的事”等等觀點都是不正確的。甚至是阻礙了一個音樂表演藝術學習者的發展之路。目前,我們的藝術實踐不是多了,而是遠遠不夠。還沒有達到音樂表演藝術學習者應有的藝術實踐的頻率。最后,希望每一個音樂表演藝術的學習者能夠高度地重視藝術的實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