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墨迪
摘要:本文詳細地介紹生活中的物理現象與課本知識相結合的重要性,詳細地說明了高中生在學習物理過程中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在此基礎上,探究怎樣才能將我們現實生活中的物理現象與物理課本上的知識相結合。
關鍵詞:物理現象 生活結合 學習應用
一、生活中的物理現象與物理課本知識相結合的重要性
在邁入高中的第一堂物理課上,老師就向我們介紹了大量的物理學的知識、物理學與其他的科學技術,如電視機、醫療上的放射治療、半導體芯片、激光束、超導磁懸浮、納米技術等的聯系,而且物理學的進步和發展還大大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不論是蒸汽機的改進和廣泛應用,還是電力工業的發展,抑或是微觀物理方面所開創的微電子工業,都對我們的認識和理解產生了很大的沖擊。這些知識讓我們意識到,課本上的物理居然離我們的生活如此之近!如果在日常的學習中,能夠將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和學習物理知識進行合理的整合,一方面能激發出我們學習物理知識的熱情,另一方面還能有效地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更主要的是能培養我們學以致用的思維觀念,提高我們的觀察與思維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積極地觀察不同的物理現象,主動與物理課堂知識進行積極的聯系,運用課堂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例如,我們所離不開的電,就屬于物理學中的電學部分的知識。為什么每到用電高峰,家里邊的燈泡就會看起來比平時“暗”呢?為什么有的時候家里的空氣開關會忽然跳閘呢?發電廠發的電,和輸送到千家萬戶的用電,有沒有什么區別和聯系呢?所以在初步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中,將生活中物理現象和課本上的物理知識相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高中生學習物理課程時存在的問題
長期以來我們所處在的環境所實施的是以考試作為檢測手段的一種考核機制,這使得我們在日常的物理學習過程中,將全部的精力或者說大部分精力投入在到課本知識的記憶中,物理知識和生活實踐嚴重割裂,使我們不能真正全面地掌握好物理知識,掌握的知識往往是模糊的、零星的,伴隨著學習深度的逐步增加,我們學習知識的難度越來越大,然而學習物理的興趣卻日漸減少。在平常的生活中,我們也很難通過物理知識有效的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問題,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很差。
三、將生活物理現象與課本物理知識進行有效結合
(一)生活中的“聲”和“光”
在我們的高中語文課上,曾經學過一小段《紅樓夢》,里邊有這樣的一個人物:王熙鳳,對她的描述,有這樣一句話: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在高中物理中,課本就向我們介紹了機械波的傳播和衍射等現象。聲音是一種波,光也是一種波,波在同一種介質中沿著直線傳播,但是,當它遇到障礙物,或者孔、縫時,就會發生明顯的衍射現象。聲波的波長比較長,能夠發生明顯的衍射現象,因此人們可以聽到聲音。但由于光波的波長較短,因為通常情況下人們認為光沿著直線傳播,所以如果光線沒有徑直攝入人眼,人們就無法直接觀察到。
光具有波的性質,正是基于此,人們利用X射線衍射儀可以直接分析出巖石的礦物組成及相對含量,并形成了定性、定量的巖性識別方法,為錄井隨鉆巖性快速識別、建立地質剖面提供了技術保障。X 射線衍射儀主要采集的是地層中各種礦物的相對含量,并系統采集各種礦物的標準圖譜,包括石英、鉀長石、斜長石、方解石、白云石、黃鐵礦等近30 種礦物成分,通過礦物成分的相對含量就可以確定巖石巖性,為現場巖性定名提供定量化的參考依據,提高特殊鉆井條件下巖性識別準確度。光的衍射決定了光學儀器的分辨本領。氣體或液體中的大量懸浮粒子對光的散射,衍射也起重要的作用。
(二)神奇的“聲現象”
生活中有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當一輛救護車迎面駛來的時候,聽到聲音越來越高;而車離去的時候聲音越來越低。這個現象在物理學上被叫做是“多普勒效應”。
這樣的一個現象,看似是我們都很熟悉的,也是非常貼近生活的,甚至在我們很多同學看來,這不是太“有用”的信息,但是,在醫學研究上,“多普勒”其實就是“彩超”,它為醫學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彩超簡單的說就是高清晰度的黑白B超以及彩色多普勒,首先說說超聲頻移診斷法,即D超,此法應用多普勒效應原理,當聲源與接收體(即探頭和反射體)之間有相對運動時,回聲的頻率有所改變,此種頻率的變化稱之為頻移,D超包括脈沖多普勒、連續多普勒和彩色多普勒血流圖像。由此可見,彩色多普勒超聲(即彩超)既具有二維超聲結構圖像的優點,又同時提供了血流動力學的豐富信息,實際應用受到了廣泛的重視和歡迎,在臨床上被譽為“非創傷性血管造影”。
(三)生活中的全反射現象
在生活中,我們可能會利用三棱鏡觀察色散,也會利用肥皂泡觀察彩色條紋。而在生活中,有一類被人們奉為“奇談”的光現象:海市蜃樓、沙漠蜃景。海市蜃樓和沙漠蜃景的成因從本質上來講是有相似之處的。當光從一種光密介質射入到另外一種光疏介質的時候,可能會在界面上發生全反射(即光線無法射到另一種介質中,只能在界面上發生反射)。海市蜃樓是由于不同的空氣層有不同的密度,而光在不同的密度的空氣中又有著不同的折射率。海市蜃樓常出現在海上,和北方有冰雪覆蓋的地方。這是因為海水表面溫度低,高空溫度相對較高。當海水表面與其上層大氣相比有較大溫差時,空氣密度會隨高度迅速減小,折射率也是如此。光線在這種氣溫隨高度升高而使空氣密度(折射率)隨高度銳減的氣層中傳播,會向下偏折,遠方地平線處的樓宇等的光線經折射進入觀測者眼簾,便出現了海市蜃景。
總而言之,物理屬于和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一門學科,如果我們在學習物理時,將日常生活與課堂學習分離,就難以很好的掌握物理課程知識,這樣也不利于我們通過物理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問題。所以我們以后在學習物理知識的同時,需要細致地研究生活中的物理現象,以此來提高我們的學習成績,真正發揮物理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張旭東.應用生活中的物理現象來進行高中物理教學的重要意義[J].才智,2014,(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