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渭
摘要:省屬民辦高校的大學生,與其他錄取批次的學生相比,有其自身的特點。了解和分析民辦高校大學生的就業心理,幫助學生完善自我,健全人格,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就業觀、創業觀。合理配置人力資本,提高社會資源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客觀分析民辦高校大學生就業心理,了解就業現狀,提高學生職業發展規劃設計的能力,引導學生成長,成才,就業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民辦高校 大學生 就業心理 對策
隨著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市場對于人才的需求趨向多樣化。然而,我國綜合高校日語專業本科教育仍采用傳統的“精英式”、“應試教育”的教學模式,缺乏競爭力,學生畢業后就業形勢嚴峻。因此,創新更加適應市場需求的實用性日語教學模式的任務迫在眉睫。
一、日語專業畢業生畢業去向
隨著各大高校日語專業擴大招生,日語在高校中成為僅次于英語的“第二大語種”,日語專業畢業生人數也逐年遞增。經過四年本科專業知識學習之后,日語專業學生普遍具備了較為扎實的日語語言基礎和熟練的聽、說、讀、寫能力,了解日本社會、文化歷史。日語專業學生在四年本科期間要考取的專業證書有:專業日語四級、專業日語八級和日語能力測試一級(N1)。其中N1是國際范圍的等級考試,如果拿到N1證書,可直接報考日本大學,而無需參加日語學校或者大學預科。此外還有日語高級口譯證書、日語商務考試等。作為第二外語,還需通過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可見,日語專業學生日常學習壓力較大。
那么,經過四年本科階段的專業學習,并且接受就業指導課程培訓的日語專業學生畢業后主要去向是哪些方面呢?據調查,日語專業學生畢業后活躍在多個領域,如:高校教師或日語培訓機構任課教師,日企翻譯,日語導游,新媒體運營中的“日語字幕組”等。由于研究生擴招,以及越來越多的人不滿足與本科學歷而謀求深造,考研的學生也逐年增多。除了考本專業的研究生以外,很多人選擇跨專業考試,用日語代替英語作為外語科目,由此提高競爭優勢。另外,在家庭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本科畢業后直接申請到日本留學也成為一種不錯的選擇。有了N1證書,再通過雅思托福、托業等英語考試,更能提高申請日本大學院的成功幾率、甚至可以申請日本國內排名靠前的公立院校。
二、日企對“復合型”日語人才的要求特點
據統計:日語人才就業中比例最大的是日資企業,占 50%到60%;國家機關,包括外交部、海關、外經貿辦公室和貿易促進協會等占 20%左右;完全依靠日語就業的大學老師、和日語導游各占 10%左右。
通過對日企的訪談可知,在一個企業中,對于日語專業人才的需求往往并不只是局限于純日語人才,更需要的是懂得日語并且有專業技能的人才。例如懂日語的IT人才,即本人是計算機專業,懂編程同時又能將日語作為工具使用的技術人員;日語流利的外包公司營銷人才,能夠幫助公司拓展海外市場;另外還有法律人才、財務管理人才等。成為能夠將日語作為工具,并且掌握其他技能的“復合型人才”才能提高自身價值和競爭力。
另外,畢業生的英語水平也是進入工作崗位的一個門檻。公司更青睞于同時掌握日語、英語或者其他某一門語種的高級人才。這相當于一個人能夠代替幾個人的工作,而且減少了公司的員工工資支出。
除了專業技能之外,日企還看中員工的個人素養。最直觀的就是面試中的“第一印象”。日本人認為:能力可以通過向前輩學習、公司培訓來進步,而個人品質、修養、禮儀則可直接反應一個人的素質水平。有日本面試官認為中國大學生的優勢是能力強、頭腦聰明,而缺點是不注重細節。面試中應盡量穿著沉穩色調的正裝,避免穿著花哨奪目,尤其要注意指甲和頭發不能太夸張。女生還需注意自己的妝容是否適合職場氛圍。
三、課程與行業人才要求存在的差距
據調查,高校日語專業主要課程有:基礎日語、高級日語、日語視聽說、初高級日語寫作、日本國概論、翻譯理論與實踐、日本文學史、日本歷史、日本國概況等。選修課程有:古典語法、語言學概論、同聲傳譯、商務日語、日語報刊選讀。
在問卷調查中有54.6%的同學是因為“想去日本發展”、“對日本文化社會感興趣”、“喜愛日本動漫影視”或者“方便就業”的原因而選擇了日語專業,這一部分學生對日語興趣濃厚,學習動力足,有利于日語水平的提高。但是有45.4%的學生卻是通過“調劑”而進入日語專業,這一部分的同學本身并非自愿選擇,所以日語學習動力不足。因此,在大一入門階段,除了加強基礎語言能力的學習之外,同時學校還應該通過開設日本花道、茶道、和服表演、日本經典動漫等一些課程和活動來提高學生對于日語的興趣,以興趣為動力,加快學生入門速度。
在對于日語專業在校大學生的問卷調查反饋中,有許多人表示學習日語之后,英語能力水平變低。日語專業學生的二外英語課程是從大二下學期開始,總共持續4個學期。然而從大一上學期到大二上學期的日語學習過程中,許多人逐漸淡忘英語,英語發音也趨向于日語中用假名表示的“外來語”的奇怪發音,以至于二外英語水平低下,不利于就業。因此,建議日語專業課程能著重加大對英語的學習,例如:二外英語課程應從大一開始,與日語學習同時進行。大學英語的學習不能繼續沿用初高中的“應試英語”的模式,教師應幫助學生區分好日語和英語的發音、聘請英語外教,加強練習英語口語。加強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和日語專業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相互學習,共同促進為了滿足市場對于“復合型”日語人才的要求,在本科的學習中應鼓勵學生考雙學位,或大膽采用“外語專業雙學位制”培養模式,在日語專業的學習基礎上,從大一下學期開始學習第二學位。基于對行業人才需求的研究,建議開設“國際金融類”、“管理類”“計算機技術”和“第二外語”這幾個大類的專業學習。
四、結語
通過對日語專業課程設置的改革,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具有多種技能的復合型日語人才,提高本科人才的含金量。充分利用本科四年學習時間,培養跨學科的高層次人才,提高本科生自身實力和競爭力,解決本科生就業難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戴煒棟.高校外語專業教育發展報告[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
[2]王志松.改革課程設置培養研究能力——關于北師大日專設置專題討論課和改革論文指導課的實踐評估[J].日語學習與研究,2001,(04).
[3]秦明吾.關于21世紀大學日語本科復合型人才的培養[J].日語學習與研究,2002,(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