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冰
在當今全球化時代的背景下,習近平從世界全局出發,深入思考發展國家如何崛起,各國如何相處、全球如何治理這些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提出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理論,揭示了國際關系的規律和特征,超越了現有國際關系的舊思維、舊道路,為全球治理和文明進步指明了新方向,是引領世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新理論。
一、“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時代的呼喚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和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代表的一批社會主義國家的誕生,世界發生了深刻變化,全球殖民體系土崩瓦解,一大批國家實現了民族獨立,紛紛崛起,隨著世界格局的變化,人類社會已從壟斷、對立、對抗、沖突,進入到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新時代。
新時代的主要特征主要有三個方面構成:多元互鑒、開放包容是主基調;相互聯系、相互依存是大潮流;合作共贏、和平發展是主旋律。具體來說,一是各國都面臨著共同發展的機遇,世界經濟已經跨出一國壟斷,成為無法割裂整體。各國之間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二是各國都面臨著共同安全的挑戰,恐怖主義、環境問題、網絡安全、能源與糧食安全、重大傳染性疾病等非傳統性安全成為全世界的共同挑戰,沒有一個國家能脫離世界安全而保持自身安全。三是以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南非等金磚五國的崛起,改變了世界的政治格局。金磚國家人口30億,土地面積占全世界的30%,國內生產總值約占世界的20%,中國、俄羅斯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巴西、南非、印度是非常任理事國,在國際事務中的立場和行動,對國際問題的走向有著巨大的影響。
新時代呼喚新理論,新理論來自新實踐。習近平順應新時代的呼喚,在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政治報告中曾指出:這個世界,各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共同在同一個地球村里,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空間里,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從此,命運共同體就成為新時代的最強音。
四年多來,習近平先后在不同場合談到“命運共同體”。2015年9月28日,第70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會上,發表了《攜手構建合作共贏新伙伴,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發言,強調全人類的共同價值和聯合國的最高目標是“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指出當今世界,各個國家是相互依存,休戚與共的關系,各國應該繼承與發揚聯合國憲章宗旨及原則,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國際關系,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2017年1月18日,他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發表演說時指出:當今世界充滿不確定性,人們對未來既寄予期待又感到困惑,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而中國的方案是:構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合作共贏,是當今世界唯一正確的選擇。
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涵
人類命運共同體,既是人類利益共同體,又是人類責任共同體。要回答的問題是用什么樣的觀念,讓世界永久和平;用什么樣的思想,讓更多人共享發展成果,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核心理念是強調世界各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利益共享,責任共擔,其內容非常豐富。習近平對此作了科學概括和通俗解釋。
一是各國必須堅持相互尊重、平等對待。不同的國家體量有大小,發展有先后,但都是國際社會中的平等一員,都有自主選擇社會制度、發展道路和平等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力,別國不得對其進行干涉。涉及大家的事情要由各國商量來辦,不能以大欺小、以富欺貧、以強凌弱。主權平等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基礎。
二是各國堅持合作共贏,共同發展。只有合作才能辦好事、辦大事、辦長久之事。當前世界經濟仍處于深度調整期,低增長、低通脹、低需求和高失業、高債務、高泡沫等風險交織一起,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依然存在,作為大國對世界和平與發展負有更大責任,而不是獨善其身,在追求自身能力時應該兼顧他人利益,在尋求自身發展時要不斷促進共同發展。
三是各國必須堅持實現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縱觀當今世界,安全的內涵和外延更加豐富,各種因素更加錯綜復雜,各國人民命運與共,唇齒相依,安全是發展的條件,要以合作謀和平、促安全,不得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尤其是大國之間,要不對抗、不沖突、共同走共建共贏共享之路。
四是必須堅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鑒。在全世界,不同文明之間只有特色之別,沒有優劣之分,可以在競爭比較中取長補短,在交流互鑒中共同發展。
習近平上述四個“必須堅持”,指明了全球治理的新方向,也是解決世界面臨的挑戰和問題的根本出路。
三、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路徑
冷戰結束以后,世界人民都在思考:如何才能實現世界和平與發展?全球怎樣治理?西方自由主義派提出了“全球治理論”,認為各國應該弱化主權意識,制定共同的規則來共同管理世界事務;而現實主義派則提出“霸權穩定論”,認為應該構建一個超級大國來主導和統領國際事務;建構主義派則提出“普世價值論”,主張推廣某種自認為先進的價值觀及對應的社會制度來一統天下。這種將世界上一些熱點和難點問題,歸咎于主權過時了,從而否定主權為國際正常秩序基礎的思潮,是極其有害的。這些理論說導致的結果就是近年來不少國家和地區出現的政治動蕩、經濟低迷、文明摩擦、地緣矛盾乃至是恐怖危機,有西方學者甚至驚呼:人類正在走入“失序的世界”。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論,是習近平正確運用全球觀和義利觀,所作出的科學理論,是對上述西方理論的超越。同時,還提出實現這一理論的總布局和總路程: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諒的伙伴關系;要謀求開放創新、包容互惠的發展前景;要營造共享的安全格局;要構建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要促進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化交流。“一帶一路”的倡議和踐行,亞投行的成立,說明中國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和人類美好未來的開創者。
當然,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會自動生成,需要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全世界人民要團結起來,運用新理論,開創新愿景,向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前景進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