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丹
【摘要】現如今,我國經濟發展水平飛速提高,各個發展企業在面臨著眾多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很大的挑戰,為了能夠在同行業中保持著較高的競爭力,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各企業需要將原有的經濟管理模式加以創新,使其適應當下經濟發展的高速水平。基于此目的本文分析了企業經濟管理創新的重要意義,在之前管理模式上進行深入總結,包括新經濟體系下的管理理念、企業內部形成良好氛圍、創新經濟管理體制等。新經濟體系下,國內的各行的經濟發展都很迅速,要想能夠在新形勢下站穩腳跟,實現企業的創新模式是一重要的舉措。通過這一系列的創新模式提高經濟管理工作的實效性以及積極落實人本創新,形成人才競爭的良好局面等等,以期能夠對我國現代企業經濟管理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帶來一些具有參考性的意見。
【關鍵詞】新經濟形勢;企業經濟管理;創新模式
一、新經濟形勢下創新企業經濟管理的重要性
(一)能夠滿足企業經濟體制的改革需求
企業創新經濟管理模式,改變以往傳統的經濟管理體系,這對于現代企業的發展意義重大,不僅能能夠滿足在行經濟形勢下企業體制改革的需求,同時還能夠促進企業在經濟時代得以有效的傳承發展。有我國經濟目前的發展狀況來看,在新經濟的形勢下,企業要達到更長遠的發展,在同行業的競爭中有立足之地就必須要對自己原有的經濟管理模式加以創新。而縱觀近幾年經濟的發展來看,企業在完善自己經濟管理體系中會受到兩個負面因素的影響:一個是,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企業的經營性質也受到影響在發生著或多或少的變化,同時也逐漸的成為了行業市場環境下的競爭主體;另一個就是我國目前的形勢是市場計劃經濟與短期經濟相融合,而現代企業的經濟并沒有達到市場經濟體系要求的細節化。主要表現就是各項發展的能源資源使用率低、資源浪費嚴重以及管理效率低下等問題。基于上述問題存在的原因,我們認為在新經濟的形勢下企業還是有必要創新自己的經濟管理模式。基于此,通過經濟管理模式的創新,現代企業將逐漸掙脫以上這兩個因素所帶來的制約,繼而得到更加長遠的發展。
(二)能夠滿足知識經濟發展時代的要求
從知識經濟的角度來分析,知識經濟本身就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經濟,也屬于信息經濟的一種。因而,企業經濟管理模式的創新在某一程度上也是滿足了知識經濟的發展。從知識經濟的角度來分析,知識經濟具有著超強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因此,就需要企業在原有的經濟管理體系上加大對新信息的投入。將更多的精力投放到決策支持系統的制定上,重新安排企業的運作流程。其次,知識經濟同時也是一種網絡化經濟,它需要企業適當的減少內部的管理層次,進一步加快信息的內部流動速度,在減少資源浪費的情況下提高企業的經濟管理效率。
二、目前企業經濟管理體系中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理念傳統落后
改變傳統經濟管理體系創新新經濟體系下的經濟管理模式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一改變的過程中會有好多的阻礙因素,其中管理者的傳統經濟管理觀念就是一個首要障礙。部分企業的管理者對創新經濟體系模式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仍然將絕大多數的精力都放到了日常的經營管理工作中。在新經濟形勢下,企業要具有一定的危機意識,還要建立一整套與企業發展相關的戰略計劃,但是在具體的經濟管理工作中,這些卻被很多管理者當做了可有可無的會議或演講內容,很少會將其落實到實踐管理環節當中。如果企業建立了通過制度構建組織的理念,企業成員在經營活動中對制度的不斷完善就可以不斷推動企業組織的發展,提高企業的組織價值,從而將全體企業成員學習和創新的成果通過制度的完善繼承下來,這樣,企業的發展就具有了更多的動力。例如,如果一個企業的財務結算完全由老板一個人來決定,執行老板指令的財務人員即使發現老板有不妥之處也未必愿意和能夠糾正,因為其所糾正的不僅是錯誤,而且還包括老板本人。但是,如果財務結算是財務人員根據企業確立的財務制度來進行,財務人員一旦發現問題就更愿意指出錯誤,而老板和財務人員也都更愿意通過完善制度來解決問題。
(二)管理制度實施不夠完善
現階段企業的經濟管理制度中都存在幾個共性的問題,首先,企業的經濟管理制度是完善的,但是在其經濟制度體系執行下的管理結果卻是不完善的,這個問題究其原因就是在管理制度實施的同時沒有缺少了監管這一重要的環節。其次,我國部分企業的經濟發展現狀與其經濟管理制度并不相符,通常情況下,經濟管理制度內容的完善速度很難跟上企業的發展速度,這樣一來,經濟管理制度很容易落后。另外,還有一少部分企業的經濟管理制度非常先進,但是其內部的發展環境卻無法適應制度內容,從而造成了不必要的制度資源浪費。
(三)內控管理缺位
現階段的經濟發展可謂是飛速發展,國內的市場經濟環境也是變化多端,而在目前的企業經濟管理者中絕大部分的管理人員是不具備當下環境中應有的戰略管理意識和危機意識的,這樣一來,將整個經濟管理創新變成了紙上談兵。尤其是在國內發展的一些中小企業,經營規模較小,為了控制成本爭取較大的利潤空間,還在采用財務審計等手段減少成本支出來進行成本控制,試圖通過這種控制成本的方法減少資金的流失。然而,我們通過對以往經濟實踐活動分析后發現,單單通過財務、審計等手段對成本的控制來提升利潤這種方法的局限性是非常大的,也是我們出于對問題授權方面的考慮,局限很大。例如,有很多企業為了擴大經營而選擇建立加盟公司,而加盟公司的管理工作需要由總部來完成,如果沒有設置專崗專人來完成管控工作,那么就極有可能導致企業財產的不必要損失。
三、在新經濟形勢下企業經濟管理的創新策略
(一)創新經濟管理理念,在企業內部形成良好的創新氛圍
在經濟環境的新形勢下,國內企業要得到迅速的發展,要想在同行業的競爭中仍然處于領先地位,就必須要緊跟時代的潮流,抓緊調整自身的經濟管理模式。雖然在行經濟的形勢下部分企業已經積極的加入到創新的隊伍中,但由于受到了諸多因素的影響,導致創新速度一直處于比較緩慢的狀態。因此,要做到真正意義上創新經濟管理理念,就必須在在企業內部形成良好的創新氛圍。在現實形勢下,企業要做到經濟管理模式的創新首先要實現的就是管理者的理念創新。更新管理者的創新理念,使其不再受傳統思想的影響,那我們的經濟管理創新就會順利進行。我們要從整體高度著手,重新布置企業的統籌戰略規劃,為經濟管理理念的創新打下良好基礎。首先,處于新興時下的現代管理者要具有與時俱進的思想觀念,并時刻提醒自己要不斷提高、不斷更新。不要受之前管理模式的影響,從根本上剔除掉那些守舊迂腐的管理方法,虛心地學習其他優秀企業的管理措施;其次,作為企業的優秀管理者要積極起到帶頭表率的作用,充分發揮自己作為管理者的領導地位,在單位里營造一種良好的氛圍,讓員工們都能真實地感受到我們實現經濟管理模式的創新是能夠給我們的企業帶來幫助和利益的。這樣一來員工的工作也充滿了動力,形成一股自上而下的改善潮流。管理者也可以將經濟管制制度前后的報表展示與員工,用事實說話,證明創新后的經濟管理制度確實是有利于企業的發展與進步的。再次,企業的管理者還要權衡好企業所處的戰略位置,在心中時刻又有危機意識,由危機意識帶動著危機創新。管理者要以長遠的目光來衡量企業的發展,從長遠利益來著手制定企業的創新發展方案。endprint
(二)發揮信息技術優勢,將信息技術同財會管理有機融合
目前的經濟迅速發展帶動著信息技術也快速的發展,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新經濟形勢背景中,出現了大批量的數字化平臺、高效率的經濟管理系統以及高智能化的經濟管理技術。這些一系列的創新技術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同時又在現代企業經濟管理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事實上,在新形勢的現代企業內部的財務信息部門有好多的工作是涉及到信息種類與數據的。這些龐大的數字、數據計算的任務都是需要強大的信息化系統作為支持的。具體表現為如下的幾個方面:首先,在新形勢下大部分的現代化企業在都需要有成本核算這一項目,在進行成本核算的時候,如果我們引用信息系統,使用數據庫來處理這些成本核算是能夠大大提高成本控制工作效率的。而目前,現代企業經濟的發展都是以供應鏈的形勢出現,經濟行為發生在每個供應鏈的環節中,并且每個環節的數據都是需要有財務來處理的,無論是采購營銷,還是倉儲派送,均會出現大量的財務信息,如果僅僅是通過傳統的財務管理方法手工錄入,很明顯這些工作是不可能被合理有效并且無誤地完成,而且后期也沒有辦法進行系統化的管理。增加了管理的成本卻提高不了工作的效率。為此,通過應用信息化平臺一方面可以減少企業財務人員的工作量,另一方面還能夠將繁瑣的工作簡化處理。其次,在新經濟的發展形勢下各行業的市場變化波動是很大的而且變幻莫測,企業的發展想要謹慎、跟市場潮流的變化就必須要提高財務管理的工作效率,進而才能夠為公司的各項投資活動打下堅定的基礎,提高科學性的有利參考依據。基于這個目標,現代企業的信息采集、信息分析以及信息統計工作就開始面臨了更大的壓力。通過引入信息化系統,不僅能夠從根本上提高對信息數據的運算速度,同時還可以大幅提高運算結提高信息的時效性,而我們在這一過程中是要隨著經濟活動的動態發展來進行管理的,否則很難保證企業運行的正常。最后,在以往的財務管理模式下我們經常會遇到財務人員的的管理不到位,或者管理范圍過寬的現象,部分企業中的財務管理人員為了就很有可能因為延遲過長而影響數據的實用價值。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應用則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財務管理人員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來完成遠程監控,通過信息系統來集中處理財務理業務。
(三)進一步創新企業的戰略管理方案
在新形勢下,現代企業的經濟發展要進一步落實自身的發展戰略,首先要加強自身的戰略管理意識,在面對外部動蕩的經濟環境下要提高自身的競爭力,面對變化多段的市場環境不斷調整自身的發展戰略來從容應對外部環境的變化多端。作為現代企業的管理者是時刻明白企業的發展戰略是提升企業行業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確定好這個重心之后,在企業的發展中就要積極選擇與企業發展相關的路徑與業務。積極揣摩客戶的實際需求,在現有的基礎之上擴大自身在行業中的市場占有率。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現代企業在實施戰略管理的過程中,要建立與之匹配的戰略管理體系,研究自身發展的優勢和劣勢。積極接受來自其他伙伴的意見和建議來保證企業的戰略計劃可以順利完成。
(四)創新經濟管理制度,提高經濟管理工作的實效性
在新經濟形勢下,我國的部分企業的經濟管理制度很明顯已經不能夠完全適應市場的行業發展速度,要提高企業在市場中的市場份額就必須要改變當前的經濟管理制度,企業的管理者也要充分考察市場的發展動向,從完善經濟管制度、調整市場導向等方面入手,來促進經濟管理制度的改革。在整個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創新企業的管理體制是核心。企業管理者在充分考察企業自身的優勢和劣勢后積極的引進一些先進的組織管理技術,爭取在較短的時間內建立起靈活高效的管理機制。此外,還有一項值得注意 的是在整個創新經濟體制管理的過程中還要在其中注入人性化與柔性化的管理元素,切記不可過于盲目的調整經濟管理的工作內容,避免整個創新工作變得華而不實。
(五)積極落實人本創新,形成人才競爭的良好局面
在當代這個知識經濟發展迅速的時代中,企業之間的激烈競爭實際上就是人才之間的激烈競爭。企業之間發展有高素質人才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為了在新經濟形勢下企業能夠立足腳,建立以人為本的創新成為迫在眉睫的首要問題了。企業要培養屬于自己的人才專項,切實做到以人為本。留住和發展人才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完善優秀員工的福利待遇,給每一位優秀的員工都提供晉升的機會。其次在單位中要盡量創造一種充滿人性化的管理體制,讓每一位員工在單位里面都能舒心辦公、踏實辦公。在這樣一種充滿和諧氛圍的環境中我們所需要的優秀人才才能長期留在企業中。最后,企業管理者還要為員工營造出一個和諧自由且舒適愉悅的工作氛圍,用心做好對內部員工的人文關懷工作。在新經濟形勢下,企業與員工一起積極落實創新的經濟管理體制,這樣才能形成良好的競爭局面,從而始終保持在行業中的領先水平。
四、結束語
讓企業在同行業的競爭中始終處于優先的地位。最后,即便是在企業經濟管理制度創新的過程中遇到了危機,面臨著風險,企業管理者也要帶領所有員工一同開拓進取、直面困難,一方面要準確認識到潛伏在表面之下的危機風險,另一方面還要不斷的提高企業的經營與管理技術,在潛移默化的過程當中促進經濟管理創新工作的順利完成。
參考文獻:
[1]劉萍.企業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各項問題[J].經營管理者,2013
[2]李鑫.信息化背景下企業存在各項問題的探討[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4
[3]劉民.新形勢下對企業創新戰略管理探討析[J].科技風,2015
[4]欒波探究在信息化時代如何做好企業的經濟管理體制制度的改革與創新[J].現代商業,2014(11):106-108
[5]張穎,任佳門,莉莉探究新形勢下企業對優秀與工人才的培養方案[J].中國商貿經濟總匯,2014
[6]俞元洪.企業的創新戰略管理的形成以及如何培養優秀員工使其實現以人為本[J].現代經濟信息雜志論壇,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