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馨,陳煉紅
(長沙衛生職業學院,湖南 長沙 410100)
高職護理專業實踐教學質量和影響因素分析
劉靜馨,陳煉紅
(長沙衛生職業學院,湖南 長沙 410100)
目的 分析高職護理專業實踐教學質量和影響因素。方法 選擇2015級高職護理專業563名學生進行技能抽查并發放調查問卷。結果 高職護理專業學生技能抽查成績為(85.57±6.52)分,學生對帶教教師的評價為(89.87±6.01)分,學生自評為(78.83±7.95)分。實踐教學質量與帶教教師、課時數、考核方式、帶教教師正確指導、學習方法、學習主動性顯著相關(P<0.05)。結論 學校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優化課程體系,加強院校合作。
護理專業;實踐教學;教學質量;影響因素
實踐教學是高職院校發展的“生命線”,其他任何教學形式都無法取代[1]。護理專業因其專業的特殊性,更加重視實踐教學。實踐教學對護理專業人才培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何提高護理專業實踐教學質量是護理教育者研究的焦點。本文對高職護理專業實踐教學質量和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1.1 對象
選擇某職業院校2015級三年制高職護理專業563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生22人,女生541人,年齡18~21歲,平均(19.23±0.66)歲。所有研究對象均已開始學習基礎護理技術、內科護理、外科護理、婦產科護理和兒科護理等專業課程。
1.2 研究工具
采用自制問卷進行調查,調查內容包括學生自評、實踐帶教質量、實踐課時數、教學場地、教學設備、學生學習能力與學習主動性、考核方式、教學效果等。調查前請5名專家對問卷效度進行評價,內容效度指數為0.91,Cronbachα系數為0.75。
1.3 調查方法
本研究屬于非實驗性研究,調查前向學生說明研究目的,當場發放問卷,20分鐘后收回。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563份,回收538份,回收率95.6%。
1.4 統計分析
應用SPSS 20.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進行Spearman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2.1 學生技能抽查、自評和對帶教教師的評價得分比較(見表1)

表1 學生技能抽查、自評和對帶教教師的評分情況(n=538)
2.2 臨床見習質量的影響因素
57.1 %的學生認為是臨床見習課時偏少,41.6%的學生認為是醫院安排不恰當,31.2%的學生認為與自己思想上不夠重視有關。
2.3 實驗教學質量的影響因素
41.1 %的學生認為帶教教師在引導學生方面有所欠缺,35.9%的學生認為課時數偏少。40.3%的學生認為實訓場地充足并能得到充分利用,42.4%的學生認為教學資源能得到充分利用,47.6%的學生認為目前的考核方式可以準確評價學生實際情況,65.4%的學生認為帶教教師能及時指導操作,51.3%的學生對自己的學習主動性表示滿意,60.6%的學生對自己在實驗課堂上的表現表示滿意。學生自評得分與其對帶教教師的評分、課時數、考核方式、教師正確指導、學習方法、學習主動性顯著相關(P<0.05),學生對帶教教師的評分與實訓場地、教學資源、考核方式、教師正確指導、學習方法、學習主動性顯著相關(P<0.05),見表2、3。

表2 學生自評與對帶教教師的評分、課時數、考核方式等因素的相關性分析

表3 學生對帶教教師的評分與實訓場地、教學資源等因素的相關性分析
2.4 實踐教學效果評價
47.6 %的學生認為實踐教學對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有促進作用,48.9%的學生認為實踐教學提高了其溝通能力,46.8%的學生認為實踐教學提高了其團隊合作能力,50.7%的學生認為實踐教學提高了其分析問題能力,50.4%的學生認為實踐教學提高了其解決問題能力,43.7%的學生認為實踐教學提高了其反思能力,37.0%的學生認為實踐教學提高了其創新能力。
3.1 建設綜合能力較強的專業教師隊伍
學生對帶教教師的評分為(89.87±6.01)分,說明學生對教師總體滿意。學生自評得分和對帶教教師的評分顯著相關,說明實踐教學質量受教師專業知識水平和帶教能力影響。41.1%的學生認為帶教教師在引導學生方面有所欠缺,說明學生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更高要求。應加大“雙師型”教師培養力度,通過短期或長期教學醫院進修學習來提高教師實踐能力。帶教教師不僅要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還要具備嫻熟的操作技能,能正確處理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學院可對中級及以上職稱臨床護士進行教學理論培訓,聘請臨床業務精英作為帶教教師,建立一支專兼結合的教學團隊。
3.2 優化課程體系
35.9 %的學生認為實踐課時偏少,47.6%的學生認為實踐考核方式可以準確評價學生實際情況,學生自評得分和實踐課時、考核方式、教師正確指導、學習方法和學習主動性顯著相關,說明課程結構還有進一步優化的空間。山東大學[2]對護理專業文化課和醫學基礎課課時進行刪減,安排學生實習前兩個月在實驗室實訓,加快學生從課堂向病房的過渡,使實驗室成為醫院病房的縮影。如何淡化學科界限,整合不同課程教學內容,構建全新的課程體系,是護理教育者需要思考的問題。教師一定要關注學生是否具備學習能力,而不僅僅只是教會學生多少知識。
3.3 加強院校合作
57.1 %的學生認為臨床見習課時偏少,41.6%的學生認為醫院安排不恰當,表明學校和醫院還不夠重視臨床見習,沒有真正實現院校合作。醫院和學校可以共同建立一套臨床帶教教師選拔標準,定期開展業務培訓和集體備課,減少教學過程的盲目性、隨意性,確保臨床見習教學質量[3]。除此之外,對于學生評價好的教師應給予一定經濟獎勵或在職稱晉升、進修深造等方面有所傾斜[4]。
實踐教學是護理教育的核心,它提供了真實的工作環境,為學生即將到來的護理工作提前做好準備[5]。培養合格的護理專業人才是我們的目標,因此,要不斷探索和完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以期更好地指導學生實踐,提高實踐教學質量。
[1]鮮耀.高職院校實踐教學全面質量管理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4.
[2]焦烽.基于實踐教學模式的護理課程改革應用及效果評價[D].濟南:山東大學,2008.
[3]曾兢.護理碩士專業學位臨床實踐培養模式研究[D].重慶:第三軍醫大學,2014.
[4]陳莉軍.關于提高護理臨床實踐教學質量的相關性研究[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1,19(4):347-348.
[5]Robert Lovric,Silvija Piskorjanac,Vlasta Pekic,et al.Translation and validation of the clinical learning environment,supervision and nurse teacher scale in Croatian language[J].Nurseeducation in practice,2016(19):48-53.
G420
:B
:1671-1246(2017)17-0088-02
注: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XJK016CZY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