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建川
【摘 要】語文作為高中階段的必修課程,不僅是學生學習其他課程的基礎,更承擔著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重任,在高中學校教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而到高中階段,許多學生對語文逐漸失去興趣,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因此,教師應創新語文課堂教學方法,提高高中學生語文成績。
【關鍵詞】高中語文 語文成績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5.046
語文作為學校教育的基礎學科,從小學開始就一直是學生的必修科目,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態度也從小學階段的充滿好奇、積極,逐漸走向高中階段的失去興趣、機械應付,導致語文教學過程中缺乏師生互動,學生上課積極性不高,教學效率低下,學生的語文成績不理想。高中語文課程應致力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語文鑒賞能力,為學生將來的學習、工作與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基于這樣的課程目標,教師應全面創新語文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
一、夯實語文基礎知識
不同于小學、初中階段,高中語文作為基礎教育階段語文課程的深化,更重視提高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因此,高中語文教學更需要教師從宏觀上把握語文課程目標,充分解讀課程標準,為學生制定合理高效的學習策略,調動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主人翁意識,增加學生對語文課程的認同感,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但語文成績的提高并非立竿見影,許多教師在沒有充分認清這一現實情況的前提下,盲目采用高強度的題海戰術,期望能夠在短時間內快速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這樣不僅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反而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激起他們的逆反情緒,讓學生對語文學習失去興趣與動力。
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首先必須反思自身的教學模式,分析語文學科的特點,意識到語文課程的學習需要日積月累,教師應該立足于現實情況,采取適當的教學方法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一方面,可以鞏固學生語文基礎成績的同時,另一方面,又能夠為學生更深層次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于如何鞏固高中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作為教師,應充分考慮高中語文課程綜合性、廣泛性的特點,同時結合高中學生已經具備獨立的學習能力這一學情,合理安排語文基礎教學的內容與形式,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語文課堂教學,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合作學習,獲得語文知識,提高學習能力。
首先,語文基礎知識對于已經學習了九年語文課程的高中學生來說并不困難,在考試中許多學生之所以容易在基礎部分上失分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學得不夠扎實,對許多知識都是囫圇吞棗、淺嘗輒止,并沒有真正理解其含義,因而在考試中也就不能熟練運用。針對這一部分內容,教師不需要在語文課堂上做過多的講解,而是應該發揮自己作為教學指導者的作用,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學生點撥與引導,使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學習獲得知識。基礎知識不難理解,重在多練,但練習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題海戰術,教師應貫徹新課程改革分層次、多樣化的教學理念,為學生設計多種形式的練習模式,將語文學習的趣味性與基礎內容巧妙的結合在一起,這樣既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語文課堂參與度,又能讓學生在收獲知識的同時獲得快樂,可謂是一舉兩得。
其次,語文基礎知識的鞏固不能過于依賴課堂的講授,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整合語文基礎內容,構建知識框架,讓學生在語文實踐與嘗試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樣不僅能幫助學生快速高效地掌語文基礎知識,更能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基礎知識是提高學生語文成績的基石,教師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從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入手,循序漸進,由淺入深,最終幫助學生提高語文成績。
二、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
就高中語文課程而言,閱讀和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因此,培養學生擁有良好的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是提高學生語文成績的必經之路。高中階段的學生在經歷了小學、初中語文對閱讀、寫作的初步教學之后,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鑒賞能力和寫作能力。因此,學生并不是零基礎走進課堂,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充分考慮、了解學生的現有閱讀、寫作水平,分析學生的優勢與不足,因勢利導,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從而使學生的語文成績有質的提高。
首先,就閱讀能力而言,高中學生在經歷了九年的閱讀訓練后,能夠比較準確地把握閱讀材料的內容和情感,只是在一些細節閱讀上不夠深入,缺乏閱讀技巧的指導。針對這一問題,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向學生講授必要有效的閱讀技巧,從而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與思考。
其次,就寫作能力而言,為了適應高中寫作的要求和學生的學習特點,教師的寫作教學與指導應該有所側重,針對學生在寫作中的普遍存在的幾點弱勢進行針對性的講授與練習,讓學生能夠發揮優勢,補足弱勢,真正在寫作實踐中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
最后,無論是閱讀能力還是寫作能力,教師都應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課外閱讀的優勢。語文教學離不開閱讀,閱讀可以拓展學生的閱讀視野,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在培養學生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
三、激發學生的語文興趣
為了適應多樣化的教育發展趨勢,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高中語文課程分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兩部分。無論是必修課還是選修課,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主動性是提高學生語文成績的關鍵因素,因此,教師在進行語文課堂教學時,必須充分挖掘語文教學的趣味性與生動性,調動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為了更好的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在保證必修課教學進度的前提下,應合理安排選修課的課時和內容,充分利用選修課多樣、趣味、靈活的課程優勢,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合適的語文選修課程,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知識,更能激起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與熱情,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許多高中生對小說很感興趣,教師可以因勢利導,引導學生選擇小說與戲劇這一選修課程,將學生的興趣與語文課程相結合,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
高中學生語文成績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時必須有充分的耐心與決心,從自身出發,創新語文教學方法,在語文課堂上進行良好的師生互動,多與學生溝通、交流,多給予學生鼓勵性的評價,真正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