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小林
摘要: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是一個值得進行深入研究的課題。本人就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和水平上進行了深入、系統的研究,在新課程教學平臺下,結合閱讀教學的特點,在即時閱讀→自上而下閱讀→多媒體輔助教學閱讀等教學模式與手段中增強了學生的閱讀,從中分析了當前閱讀教學的現狀,使之形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閱讀策略,呈現新的活力。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現狀;策略
新課程教學改革中明確指出:中學英語教學的目的在于發展學生聽說讀寫的基礎能力,培養學生口頭及書面初步運用英語交際的技能,側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為將來靈活運用英語奠定扎實的基礎。下面本人結合多年的實踐教學經驗對初中英語教學現狀及策略提出幾點看法。
一、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分析
現行的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由于受傳統閱讀理論和英語標準化測驗方法的影響,存在如下問題:
1、弱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目前,在我國初中英語教學中,很多教師仍然采取“逐字逐句”的講解方法,而忽視了整篇文章的思想構建,造成了學生認為閱讀就是背誦和記憶語言點的錯誤思維,從而弱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這種“滿堂灌”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的東西,使教學過程變成了“知識搬運”的過程,而忽視了學生意識與思維的不可分割性,也忽視了語言作為交流工具的重要性,直接導致了學生認識能力發展的滯后性。
2、忽視了學生的自主默讀。很多教師在教授文章前,總是讓學生將文中不理解的生詞或詞匯標示出來,然后通過查閱詞典的方式掃除生詞障礙。殊不知,將所有生詞掃除干凈之后,雖然有利于學生通讀全文,但是卻失去了讓學生根據上下文猜測詞義的機會。還有的教師喜歡在閱讀課上播放錄音,在播放之后,由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再進行回答和討論,并復述文章內容,最后由教師將文中的重點和難點簡單提示一下。這種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能力,但是卻忽視了學生對文章的自主默讀,無形中削弱了閱讀課的教學效果。
二、中學英語閱讀教學的主要對策
針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現狀中存在的問題,本人結合初中閱讀教學實際,提出了以下幾點相應的教學對策:
1、培育學生的閱讀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當學生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時,才能充分激發其內在驅動力,并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閱讀學習中。學習興趣是學生基于自身發展需求而表現出來的一種認知傾向,這種傾向總是伴隨著較為良好的情感體驗,因此,興趣是一種帶有強烈情感色彩的認知意識,具體體現在學生對學習的好惡程度上,同時興趣也是推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巨大內在驅動力。經過多年的閱讀實踐教學,筆者發現,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感官刺激:充分利用各種教具、實物、圖片、幻燈片等作用于學生感官,讓學生對知識產生形象化認知,最大限度地激活學生的趣味意識。
2、幫助學生樹立信心。現行英語閱讀教材中文章的結構較為復雜、句子長度適當增加、詞匯密度也隨之增大。這與老教材的“填鴨式”教學方法相比,新教材更注重采取即時閱讀與兩遍閱讀相結合的策略,不僅有效地減少了學生的焦慮感,也增強了他們閱讀學習的信心。
4、創新閱讀教學模式與手段。(1)采用即時閱讀,提高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把握能力。即時閱讀,即對閱讀的文章限定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讀完全文,然后回答問題。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總會遇到一些生句、生詞,但因為時間有限,不容他們再去查字典,所以他們只有根據上下文猜測生詞的含義。日積月累,學生的閱讀速度加快了,聯系上下文猜生詞的能力也逐步提高。(2)采取“自上而下”(top- and- down)閱讀方式。閱讀指導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第一步:以當前的“Go for it”教材為基礎,把握好文章的整體,使語言知識與文化溝通融為一體;第二步:在閱讀指導過程中逐步細化“預測”“略讀”,首先讓學生略讀,然后再在抓住關鍵詞的基礎上預測文章的背景與大意,學生對材料有了總體的把握后,再進行同一篇章兩套問題,使學生養成“從略讀到精讀”的良好閱讀習慣;第三步:分析文章中的重點詞、詞組與難句及重要的語法現象,即知識點教學,并注重對詞、詞組、句子、段落以及文章的進一步理解。(3)多媒體輔助閱讀。多媒體技術因其趣味性、直觀性的特點,為閱讀教學提供了寬廣的教學平臺,利用逼真的視聽效果、形象的畫面刺激、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之參與到閱讀中,改變了傳統閱讀課的單調乏味。
5、創造閱讀環境。良好的閱讀環境能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閱讀經典名著,培養了學生的文化素養,學生有一個正確、優雅的為人處世觀、價值觀,陶冶了情操,給人以深沉的思維空間。課余時間,不斷與學生談論看過的書籍,互相交流想法,為學生起模范作用。用我最常閱讀的《21century》語言學家許國璋大師說過的話去教育學生,“單純為提高外語而學外語反而進步不大,而要用外語去吸取各學科的知識,在吸取知識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學會外語,這才是學會外語的有效途徑”。
三、研究的成效與思考
通過對英語閱讀教學現狀與對策的研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1、課題經過本人的教學嘗試-實踐-反饋,對學生的興趣培養、語言能力的拓展、思維路徑的鋪設,都得到了良好的發展、提高,如果長期堅持這樣的教學方式,那么“不待老師教”的愿望自會實現,教師也能擺脫用奴隸的雙手培養奴隸般的學生的尷尬境地。
2、學生的合作精神得到培養,不同層次的學生互相啟發、幫助、鼓勵,教學意識和應用意識得到了進步,學生會注重從生活實際和知識背景中提出問題,會結合生活中的具體實際,去分析解決問題,體會英語是一種社會實踐性工具。
3、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與對策的研究探索之路還只是一個起點,師生原有積塵的陋習難以一下子根除,有時會制約學生的閱讀。由于我校處于城郊結合處,只有走課題化的研讀之路,讓學生與教師共同思考、實踐、探究,才能真正走出封閉圈,共同享受閱讀所帶來的樂趣。
參考文獻
[1] 劉志成.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初探[J].科教文匯(上旬刊),2008,(08).
[2] 仇圣云.關注初中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J].中學英語之友(下旬),2010,(10).
[3] 赫忠敏.初中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與答題技巧[J].中學英語之友(下旬),2010,(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