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和數理統計法,對上海市楊浦區9所校園足球運動員的運動損傷現狀進行了調查研究。結果表明:上海市楊浦區校園足球運動員運動損傷主要部位依次是踝關節、膝關節和腳部;主要損傷類型依次為挫傷、擦傷、扭傷和拉傷;損傷的主要原因是身體過度疲勞、技術運用不合理等。并提出相應的預防對策。
【關鍵詞】校園足球;運動損傷;預防
1.前言
足球比賽場地大、時間長、運動量大、技術復雜多樣、對抗激烈,常需踝關節、膝關節、腰部等身體部位不斷進行伸屈、內收、外展和旋轉等動作,因此很容易造成關節及其周圍的肌肉、肌腱處于超負荷工作狀態。上述特點使得足球運動是創傷發生率最高的運動項目之一。特別是青少年運動員,損傷的發生不僅影響正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同時也影響了他們的身體和心理健康。
本文通過對上海市楊浦區9所校園足球運動員的運動損傷現狀進行調查研究,以尋求運動損傷產生原因的一般規律,并提出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為校園足球教練員、運動員進行科學訓練,提高訓練效果,減少校園足球運動損傷提供參考依據。
2.研究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上海市楊浦區校園足球運動員損傷的原因。
2.2 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找相關足球教練員培訓的文獻資料,了解研究現狀,為論文奠定理論基礎。
2.2.2問卷調查法。
依據研究目的設計《上海市楊浦區校園足球運動損傷調查問卷》,以了解上海市楊浦區校園足球運動損傷的現狀。調查了上海體育學院附屬中學、同濟一附中、復旦附中、鞍山初級中學、延吉第二初級中學、控江初級中學、平四小學、六一小學、五角場小學等9所學校共180名校園足球運動員。共發放問卷180份,回收問卷180份,回收率為100%,有效問卷176份,有效回收率為97.8%。
2.2.3數理統計法。
將問卷所收集的調查數據進行歸納整理。
2.2.4 訪談法。
為掌握第一手資料,實地走訪了所調查學校的足球教練員及家長。
3.結果與分析
3.1上海市楊浦區校園足球運動員損傷的現狀
3.1.1運動損傷主要部位。
足球運動是一項需要全身協調配合來完成的有球或無球技術動作。腰部、大腿、膝關節、踝關節、小腿、腳部等身體各個部位在足球運動中起著很關鍵的作用。
由表1可見,運動損傷主要部位依次為踝關節、膝關節、腳部、小腿,所占總樣本的比例高達72.7%。足球運動技術復雜多樣,且大多數動作都是由下肢完成的,加上賽場上對抗性強,因此所造成的損傷部位大多集中在下肢。其中踝關節與膝關節運動損傷率達50%,主要是由于足球運動中經常采取急停、變向、轉身,并且伴有身體對抗的情況下完成技術動作,致使這兩個部位易受傷。
3.1.2運動損傷主要類型。
由表2可知,運動損傷主要類型依次為:挫傷、擦傷、扭傷和拉傷。前兩者主要是由于在足球比賽中的對抗激烈,由于場地是人工草坪,且較硬實,再有練習者摔倒時自我保護能力較差造成的;而后兩種的損傷主要是練習者準備活動不充分,關節部位的力量不足所致。
3.2上海市楊浦區校園足球運動員造成損傷的原因
由表3可見,在損傷原因中,身體過度疲勞最多,占損傷原因總比例的15.7%;其次是技術運用不合理,占13%;再次是肌肉力量不足,占11.6%。調查顯示,造成上海市楊浦區校園足球運動員損傷的主要因素是:身體過度疲勞、技術運用不合理、肌肉力量不足、局部負荷過重、運動負荷過大等。
其中生理因素主要是過度疲勞和肌肉力量不足;訓練因素主要是局部負荷量過大、運動負荷過大及準備活動不充分造成的;技術因素主要是技術動作不合理;心理因素主要是訓練、比賽過度興奮;其他因素主要是場地條件所致。
3.3預防對策
3.3.1科學訓練,合理安排訓練負荷。
運動疲勞所導致的運動損傷率非常高,合理安排訓練的內容和負荷十分關鍵。訓練內容和負荷的制定應該根據青少年運動員的生理承受能力,遵循循序漸進和個別對待的原則。運動負荷應由小到大,逐漸增加運動時間、距離、速度和強度,訓練方法也要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低到高的逐步進行。合理調節運動量和運動內容,及時反饋運動后身體特別是局部運動器官的不良反映,可以減少由身體狀況不佳和局部負荷過量造成的損傷。
3.3.2全面發展校園足球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與技術動作能力。
全面發展身體素質,尤其注意均衡發展踝關節、大腿、足部及膝關節的力量素質、柔韌性以及靈敏性,對容易受傷部位周邊的肌群進行專門訓練。青少年足球運動員有些技術動作還沒達到自動化,還具有技術動作可塑性,因此要正確掌握各種動作技能的同時,還要能在對抗情況下熟練運用。完善的技巧有助于運動員在對抗激烈的爭奪中合理使用技術動作,既能達到預期的戰術意圖,又能降低受傷的機率。
3.3.3設立運動員醫務監督制度,避免舊傷未痊愈、帶傷訓練。
舊傷病未痊愈、帶傷訓練比賽作為運動損傷中的重要原因,它的出現主要是因為青少年運動員在受傷后沒能得到及時的治療,或是延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期。相關職能部門要利用各種手段幫助運動員預防和治療運動損傷。如:進行醫學常識、防護手段的學習;針對運動員的傷病進行綜合性的恢復指導等。
3.3.4進行體育道德教育,堅決抵制故意傷人,減少犯規動作。
在訓練之余要進行文化課教育,提高自身文化素養。對運動員、教練員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加強對運動員的組織紀律教育,在參加訓練與比賽時,自覺遵守足球規則與裁判法。教練員要培養運動員耐心、寬容和互相理解的品質,杜絕蓄意犯規和故意傷人的行為。
3.3.5 訓練與比賽前充分熱身準備,賽后伸展放松。
正確的熱身是訓練與比賽前的需要。熱身要求運動員在身體和精神兩方面做好準備。熱身時間的長短取決于氣候、訓練、比賽等。進行專業性練習要在身體充分活動后進行,但是強度不要太大,以免導致肌肉疲勞,從而影響訓練與比賽的質量。訓練比賽后通過做拉伸練習,來放松肌肉。
3.3.6加強運動員自我保護動作能力,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在訓練中多增加自我保護技術動作的訓練,提高隊員的自我保護動作能力。比如在訓練中增加保護性動作的連接。有針對性地將有關預防運動損傷的保護措施、方法形成知識點,適當給運動員進行講授,以提高運動員的自我保護意識。
4.結論
4.1上海市楊浦區校園足球運動員運動損傷主要部位依次為踝關節、膝關節、腳部。
4.2上海市楊浦區校園足球運動員損傷主要類型依次為挫傷、擦傷、扭傷和拉傷。
4.3上海市楊浦區校園足球運動員損傷的主要原因是身體過度疲勞、技術運用不合理、肌肉力量不足、局部負荷過重等。
參考文獻:
[1]劉文波.對兒童、少年足球運動員運動損傷的調查分析[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1999年04期
[2]易南等.不同項目優秀運動員運動損傷特點及對心理影響的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0,26(8)
[3]賴炳森等.不同層次足球運動參與者運動損傷的比較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2年05期
[4]陸勇等.高校足球運動常見運動損傷的相關因素調查[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3年06期
[5]董坤等.中國U-15男子足球運動員運動損傷調查及防治對策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年03期
作者簡介:
鄒勇(1971—),男,山東龍口人,上海體育學院體育教育訓練學院,副教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