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男
自2015年9月國務院發布《關于促進大數據發展的行動綱要》,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提出要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之后,各地紛紛出臺大數據相關的政策文件,來統籌推進大數據發展。數據也將如土地、資本等一樣成為生產要素,企業內外數據、線上線下數據等與外在價值的融合將會誕生出新的商業模式,不斷創造出新的價值。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帶來了相當大的數據流量,由此產生的大數據也進一步促進了電子商務的發展,我們認為電子商務與大數據之間存在著協同發展的關系。
一、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現狀
2016年中國宏觀經濟實現穩步增長,中央加快“供給側改革”力度,旨在通過“互聯網+”來促進傳統企業轉型升級。從中央到地方,電子商務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增長點。2016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22.97萬億元,同比增長25.5%。
隨著中國經濟增速趨緩亟待轉型,整個產業鏈重構機會明顯,為了推動產業全面升級,國家提出“互聯網+”戰略,大力推動產業互聯網的發展,在此背景下各類B2B平臺應運而生,B2B市場交易規模也在逐年增加。2016年B2B市場交易額16.7萬億元,同比增長20.14%。
2016年商務部印發《2016年電子商務和信息化工作要點》,國家政策的不斷出臺與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得網絡零售市場得以快速發展。“新零售”商業模式的誕生更加速推動了線上線下融合的進一步發展。2016年網絡零售市場交易額達5.3萬億元,同比增長39.1%,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4.9%,較2015年的12.7%,提高了2.2%。
二、大數據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的作用機理
1.消費行為的數據化。電子商務的發展是傳統商貿流通主要交易流程被數據交換取代的結果,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和商業模式的不斷創新,大數據技術在電子商務的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大數據使企業獲得消費者的真實需求成為可能,人們的細微行為,都會直接暴露內心的真實想法。例如我們在網上留下的足跡、點擊、瀏覽、留言等都能直接反映一個人的性格、偏好、意愿、生活方式、價值觀等,而這些都可以被數據化,企業可以利用這些數據來精確瞄準用戶群,并更新產品來滿足消費者的真實需求和潛在需求。在大數據時代,商戶只有通過數據分析深入了解用戶,剖析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才能實現精細運營和精準營銷。
2.利用大數據進行商品推介。零售業作為一個典型的數據驅動定制化的行業,在線零售商利用實時數據提供精準的商品推介已十分普遍。新一代的零售商可以通過互聯網點擊流跟蹤消費者的個人行為,更新偏好、實時數據化消費者的行為模式,快速識別出消費者在什么時候接近購買決策,然后打包首選商品促進交易的完成。零售商也會根據消費者的瀏覽足跡來確定消費者的購買意向,并實時推介相應的產品來促進交易的完成。
3.大數據服務商品化。電商平臺在運行過程中存儲了海量的交易數據。如淘寶網就擁有自己的云存儲系統Ocean Base,通過專業的數據挖掘,形成了面向進駐商家的多項數據產品,實現了數據的商品化;進而利用Ocean Base 開源還可以為非淘寶的其他電商網站提供數據產品及軟件,為各類網站及社區提供電商解決方案,淘寶賣家和消費者提供各類優化工具,從而實現了從交易平臺到“生態圈”基礎服務提供商的角色轉變。
4.利用大數據創新產業。擁有大數據的公司利用大數據和大數據技術優勢,開拓行業之外的業務,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解決傳統業務出現的問題,實現跨界經營,從而成為這一傳統產業的破壞性創新者,或者創造出一個全新的產業。例如,小額信貸需要提供抵押品或者擔保,但是小微企業沒有任何可以抵押的資產,也沒有人愿意為小微企業提供擔保,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小微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同時也使銀行等金融機構無法將資金貸出去,從而限制了銀行的資產業務。而“大數據”就可以使這一問題得以解決,通過分析這些小微企業的交易數據、信用數據、客戶評價數據,可以掌握他們的資金流動狀況、信用狀況等。這種模式與傳統的銀行小額信貸業務相比,業務成本和放貸風險都大大降低。另外,數據所帶來的經濟效益越來越大,催生了許多關于數據的業務。如:數據分析業務,供應商開始提供數據分析服務,通過用戶的非結構化數據提供標準的報告和數據服務。數據可視化服務,以可視化的形式如圖表等來展示數據的規模和數據點。眾包模式,企業利用互聯網將工作分配出去,以發現創意或解決技術問題,從而幫助分析和發現數據中的模型。
三、電商企業大數據發展應用現狀
1.阿里巴巴的大數據平臺——聚石塔、天池、數加、大數據學院。從2005年開始,阿里巴巴就積極投入到大數據的研發當中,組建了商業智能部的數據部門,專門負責數據產品開發。淘寶網作為互聯網購物平臺,會產生相當大的數據量。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普及,網絡購物逐漸成為大眾的消費方式,隨之產生的數據量也越來越大。為了應對不斷增加的數據存儲和查詢問題,阿里巴巴成立淘寶云存儲系統,淘寶利用云存儲系統對海量的交易數據進行分析處理。2012年7月,天貓攜手阿里云、萬網聯合推出了一個“開放式電商云工作平臺”——聚石塔,旨在匯聚整個阿里系的各方資源優勢,實現“云+SAAS”模式的打通,通過資源共享與數據互通創造無限的商業價值。2014年,阿里集團推出“天池”大數據可研平臺,基于阿里云的開放數據處理服務,面向學術界開放海量數據(包括阿里數據及第三方數據)和分布式計算資源。依托阿里云生態,阿里云數據提供了大數據基礎服務、數據分析及展現、數據應用等大數據產品,幫助組織迅速搭建自己的大數據應用及平臺。2016年1月,阿里云推出大數據平臺“數加”,它是阿里云為企業大數據實施提供的一套完整的一站式數據解決方案,從數據導入、查找、開發、ETL、調度、部署、建模、BI報表、機器學習,到服務開發、發布,以及外部數據交換的完整大數據鏈,一站式集成開發環境,降低數據創新與創業成本。覆蓋了企業數倉、商業智能、機器學習、數據可視化等領域,助力企業在大數據時代更敏捷、更智能、更具洞察力。隨著數據產業如數據采集、數據存儲、數據挖掘、數據分析的快速發展,對大數據人才的需求也逐漸增加,大數據人才的培養也應提上日程。2017年,阿里巴巴集團開始與全國高校合辦大數據學院,培養云計算、大數據云安全和人工智能方面的高端專業人才,為大數據產業的發展輸送新鮮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