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磊
摘要:新課程改革對中學體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標準,要求廣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發展”為中心,以“健康第一”為指導,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體育對學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只有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學生才能進行持久的學習,很多的體育教學工作者都對初中體育教學質量進行了研究,筆者從事初中體育教學工作多年,對如何提高初中體育教學質量也有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質量;方法
體育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課改的實施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興趣、發展創新模式、努力提高初中體育教學質量,促進體育教育的發展是我們每個體育教育工作者值得探討的問題。那么,如何提高初中體育的教學質量呢?
一、建立有組織、有紀律的課堂秩序
體育教學通常由課前熱身、教師示范與講解、自由鍛煉三部分組成。由于體育教學靈活性較強,許多學生都把體育教學看成“玩”,缺乏一定的課堂紀律性。此外,在體育課堂上,由于一些體育教師教學態度不夠端正,在示范與講解之后,便放任學生自由練習與活動,學生也未意識到體育對自身的重要性,使得體育課堂變得隨意、散漫而缺乏組織紀律性。針對上述現象,教師應端正自身態度、嚴格治理,并建立嚴格的審查制度。同時,做到課前、課后的點名,遇到違反記錄的學生,要給予相應的懲罰,從而保證體育教學的質量和學生體育素質的提高。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教師根據不同課型采用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他們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還能開闊視野,激發他們的創作欲望,拓展他們的想象空間,對提高教學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①精心設計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課堂導入不僅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而且還會把學習當成一種樂趣,促使教學任務順利完成。根據課的教學內容,一上課體育教師或學生代表通過精彩的動作示范,來吸引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主動地來學。
②游戲教學法
游戲是一項古老的、始終充滿活力的活動,游戲具有多種功能和作用。而玩是孩子的天性,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這是體育教學課堂必不可少的,游戲的設計要有較強的針對性、目的性,以提高游戲教學的效果。
③把猜謎、講故事引進體育課堂
目前,體育教學方法基本是教師講解動作概念、要領、示范,然后學生隨教師進行模仿練習,方法單調,激發不了學生的興趣,學生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得不到充分的發揮。如果采用提問式教學,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針對學生喜歡聽故事、猜謎語的特點,我在教籃球等課時,給同學們講籃球運動員的故事,這不僅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還使學生對所學的東西易學易記,從而達到了寓教于學的目的。因此,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設計教法,要有選擇和針對性,常變常新,步步深入,始終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把教學過程變成學生想學、樂學的自覺行動。
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傳統的教學模式只注重教師的主體作用,重傳授輕方法,重技術輕素質,重應試輕應用,重繼承輕創新。在體育教學中,只講動作規范,卻限制動作創新和自由發揮。而教材明確指出體育與健康是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人才的重要途徑,強調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專長發揮。新的教學方法以人為本,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轉變了教師角色,確立了學生主體地位。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體育教學還要牢固樹立“健康第一”,“每天鍛煉不少于一小時”的指導思想,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培養學生創造思維和創新精神,以及自己動手制作器械的能力。要通過活動培養一批有組織能力的學生干部和體育專長的體育骨干,帶動全體同學鍛煉的熱情。要激發同學們積極鍛煉的興趣,開闊視野,愉悅身心,陶冶情操,將中學生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守紀律、有健康體魄的新一代接班人。
四、加強教法的改革
科學合理地運用教學方法實施現教學目標的重要途徑,教師的教應有利于學生更好的學,在教學中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教法:
①探究式教學:教師先讓學生練習體會,然后教師提問,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讓學生自己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接力跑的起動時機、傳接棒技術、壘球游戲中如何合理運用技戰術、障礙跑的起跨距離等教學中采用了探究式教學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籃球教學中,可采用先讓學生玩,在學生玩得過程中學生會發現技術戰術的缺乏,教師在針對學生練習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指導糾正,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
②分層教學法:教師根據學生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的差異進行分組,對不同水平的同學提出不同的要求,確保每一名同學都有進步。例如: 耐久跑教學時,根據學生能力不同將學生分成好、中、差三組,在練習距離、強度、休息時間和練習次數上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全體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能有較大進步。
五、豐富教學知識
在科技進步以及社會發展的影響下,體育項目得以持續地發展,不少較為流行的體育項目都難以在教學課堂上學習。因為教師的教學知識是既定的,從而造成教學知識的單一化。為此,教師需要持續地更新教學知識,在教學實際中融入學生喜歡的和比較流行的體育項目,使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和掌握,從而推動學生的進步和發展。例如,目前較為流行的排球、羽毛球、游泳、騎單車等體育運行項目等,教師能夠結合校方的辦學能力,有針對性和目的性地選用一部分,這樣不但能豐富學生的知識、拓展學生的視野,還可以讓學生獲得好的鍛煉。
總之,初中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需要老師們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到學習體育的樂趣,老師們還要加大教學內容,讓學生接觸更多的體育知識,之后根據學生的體育興趣進行分類教學,老師們也要多開展一些體育活動。
參考文獻:
[1]范軍平.論新課改背景下中學體育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09,10(S1):112-113
[2]劉玉強.新課改下中學體育教學的發展方向[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9,12(10):542-543
[3]朱毅然.農民工輸出區域農村中學體育教師貫徹體育新課標的現狀分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8(01):365-367
[4]魏玉琴,郭茹芳.天水市農村中小學"陽光體育運動"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1.20(12):546-547
[5]李同勝.構建"以學定教"的高效課堂[J].臨沂師范學院學報,2010,11(04):23-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