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可鋒+高雅
摘 要:天然藥物化學實驗教學是藥學專業天然藥物化學的重要教學內容。為增強學生天然藥物化學實驗操作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自主性,培養學生的思維創造能力,采用啟發式教學結合網絡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改革,彌補傳統灌輸式教育的不足,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關鍵詞:天然藥物化學;藥學;實驗教學改革;啟發式教學
天然藥物化學是藥學專業的一門非常重要課程,在藥學教育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天然藥物化學是關于天然產物化學成分和活性成分的化學結構、理化性質、提取分離純化方法及結構鑒定等內容的學科[1]。從天然產物中尋找活性成分是新藥開發的重要途徑之一[2-3]。中國藥物學家屠呦呦先生,因用從青蒿中提取得抗瘧活性成分,研究出新型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的突出貢獻,獲得了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獎或醫學獎[4]。隨著中藥開發日益受到國內外的廣泛關注,提高天然藥物化學的教學質量,引導學生觀察分析與思考問題,培養學生的科研興趣和科研思維。培育行業所需的高素質藥學專業人才。天然藥物化學的實驗教學是天然藥物化學課程的重要內容,是鞏固和幫助記憶理論知識的重要途徑。筆者作為一名天然藥物化學的任課老師,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天然藥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進行探討。
1 天然藥物化學實驗教學內容
目前,我國高等院校的天然藥物化學實驗教學普遍存在教學內容缺乏新鮮感,實驗方法模式化,驗證性和揭示現象的實驗比重大,缺乏創新性和綜合性實驗。這些都對培養學生的科研思維和科研興趣不利。我們應該結合天藥物化學研究的前沿進展與合適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查閱文獻、專著去探索其他實驗方法,設計實驗流程,確定關鍵因素。由教師選定一個天然產物提取的中間產物,引導學生展開異法同步性實驗。如事先按照學號把學生分組,采用溶劑法、微波提取、超聲波提取、超臨界流體萃取、酶法提取、雙水相提取、半仿生提取和膜分離法等不同方法自主設計實驗方案,提取同產地同采收季節的銀杏葉總黃酮,并測定其含量,教師點評各組的提取效果,與學生討論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選出較佳的提取方法。之后,還可以開展綜合性實驗,從提取得活性成分后,進行檢測鑒定,再根據活性成分的特性制成相應的劑型,最后進行藥理實驗。整個流程下來,需要綜合天然藥物化學,藥物分析,藥劑學和藥理學等理論和實驗知識,這將極大調動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科研思維。
2 啟發式教育,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傳統的教學方法是對學生進行滿堂灌的教學,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老師講授的實驗目的原理和具體實驗步驟,然后按照實驗講義進行驗證性或揭示現象的實驗,實驗結束后,很多學生對實驗的目的和原理都沒有清晰的認識,學習積極性較差。要改變這一現象,老師的作用應從主導變為引導,積極開展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翻轉課堂等以問題為中心的啟發式教學,充分發揮好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更多的參與到課堂和實驗前期準備中,以便認識每一個儀器的用法和各個實驗步驟的意義。這將使課堂變得更活躍,學生學習更主動自覺。老師主要負責引導學生發現分析問題,如從黃連中提取小檗堿,鹽析過程的控制要點有哪些?提取液PH值的調控目的是什么?組織鼓勵學生進行討論并提出假設找出解決方案,并使學生充分利用網絡等信息資源(如小木蟲、丁香園、愛課程和慕課等)來獲取所需的資料和信息,以便順利的展開理論學習和實驗學習,還能開闊學生的眼界,及時了解學科最前沿的進展。這些網絡資源一般都是圖文并茂或配有語音的精彩講解,更能引起同學們學習的興趣。
3 教學效果及其評價
在教學改革期間,老師可隨機將學生分成兩組,一組學生進行啟發式教育,另一組學生繼續接受傳統模式的教育,待課程結束后,對兩種不同教育方式的教學效果進行評價。但原來評價考核的方法比較單一片面,主要以實驗報告成績作為考核指標,不能客觀反映學生實驗操作能力及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筆者認為考核方式應轉變為以實驗課上表現(課上老師組織學生對本堂課的實驗方法進行討論,并抽選學生講解實驗目的原理等,期間學生的表現由老師記錄打分作為總成績的一部分)、實驗報告成績和期末實驗操作考核并重,綜合評價學生的表現,對兩種不同的教學效果作出客觀的比較。結合兩者的優點,更好的提高教學改革質量。
4 教學資源,教師隊伍建設
由于實驗教學條件受到限制,常是幾個學生共用一套儀器設備,學生動手能力得不到充分鍛煉。筆者認為應把大班教學分成小班教育,提升對學生的關注度,學生的學習自覺性也隨之提高,學習效果應該也會更好。其次,教師之間應經常相互交流教學方法、心得等,提高教學整體水平;學校和二級院校也要多組織對教師的教育心理學、教學技巧等的指導和培訓;并增強與國內外同類院校的合作和交流,及時了解關于天然藥物化學的最新動態,豐富教師的知識體系,能更好的服務于教學工作。
教學改革需要學校提供相應的配套條件,也要求教師和學生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為適應天然藥物化學行業的發展,使學生具備扎實的操作功底和進行新藥開發的初步科研思維能力,進行天然藥物化學教學改革刻不容緩。結合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在學校和師生的共同努力下,筆者相信天然藥物化學實驗教學改革將會取得成功,為社會培育行業所需的優秀藥學人才。
參考文獻
[1] 金, 王樹. 天然藥物化學教學改革與實踐 [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5, 8(8) : 173.
[2] 周偉. 論天然藥物化學研究與新藥開發 [J]. 南方農機, 2017, (6) : 194.
[3] 謝晶曦,劉延澤. 我國中藥新藥創制的多樣性探討 [J]. 中草藥, 2017, 48(8) : 1473-1483.
[4] 蔣華良. 藥物研發與諾貝爾獎—2015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解讀 [J]. 中國科學:生命科 學, 2015, 45(11) : 1156-115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