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杰
摘要: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進行的是一種“填鴨式”課堂教學,知識單純的給學生傳授知識,學生只是一個被動的接受者。這種教學模式很大程度的扼殺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在新課程的背景下,小學語文的課堂不再是學生進行封閉知識訓練的集中營,在課堂上,要樹立一種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結合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發展特點以及教學環境,為學生開展符合新課程時代背景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法。本文將主要是對新課程下優化課堂教學效率進行探討。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當前語文界的熱門話題和關注焦點,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促進學生積極有效的學習,已成為當前語文課程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將探討有效語文課堂教學的幾點策略。
一、課堂中要建立平等、和諧的教與學的關系
要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的人才,首先必須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教育教學觀念的轉變,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導課堂教學改革。語文老師要打破陳舊的教學觀念,要真正樹立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學生是課堂教學的真正主人。教師要實現角色轉換,由指揮者變為指導者,要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實現與學生平等交往、平等對話。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和諧的氛圍中,通過自己讀書、自己體會來了解課文內容,教師的指導作用是潛移默化的。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建立一種平等和諧的關系,學生才有可能去愉快地學習,才有可能產生創造性思維的火花。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由教學中的主角轉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師在學生的學習經驗中漸漸失去了第一主角的地位"。強調學生的自主性,重在啟發,貴在引導,妙在點撥,巧在如何幫助學生設計正確的學習線路,選擇正確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在課堂中始終處于一種積極、活潑、興奮的狀態,讓學生有自己的空間去探究、合作、體驗、創造,完成教學活動。教學不只是忠實地實施課程計劃,而更是課程的創新與開發。
二、注重能力培養,體現語文素質教育目標。
素質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能力。因此,語文素質教育的最終目的也應該是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基于此,我在語文教學實踐中,著重從聽、說、讀、寫等方面來培養學生的基本語文能力,并力求為學生創設一個自由發展的良好環境。讓會說者更會說,并以說帶動其他;讓會寫的越寫越好,并促進其能力的發展。使學生的整體素質和諧發展。
聽話能力的訓練。這是最基本的語文能力訓練。在聽話訓練過程中,結合語文教學的具體情況,我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指導訓練:聽準字音、聽懂意義、聽記結合、聽測結合、聽時能快速分析綜合,聽后能深入聯想品評等。通過訓練,有的學生不僅能聽懂別人說話的意思,而且還能聽出其"弦外之音"和"言外之意"。
說話能力的訓練。說的作用是很大的。如:它可以喚起聽者的注意,促使聽者去思考;可以流露說話者的主觀感情、趣味;還可以閑話聊天、交流友情等等。在實際教學中我主要是從說準字音、把握語調、快速組織語言的能力等方面,充分利用課前三分鐘講演來訓練學生說話能力的。有時還結合語文學科的特點,從看圖作文、課文復述、故事簡介、口頭作文等即興發言,來訓練學生的說話能力。
三、要以學生為主體
在課堂教學中,許多教師的教學目標都是從"教"的角度來界定的。目標中少有指導學生應該做什么,達到什么樣的結果等內容。新課標指導下的教學目標的優化必須以學生為主體,把教學定位到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的全過程中來。在這點上,關鍵是教師要立足于學生,做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促進者,最大限度地發揚民主教學思想,創設民主平等、自由和諧、主動探討和大膽質疑的教學氛圍,讓學生感到自己的周圍有一個良好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空間。譬如說,在優化的教學目標里,應該有這樣幾點:
(一)讓學生自主學習。引導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對自己的學習有著清醒明確的認識,從學習目標、學習計劃到學習策略以及學習情感的投入都非常主動。
(二)讓學生合作學習。在教學實踐中嘗試運用多種模式進行合作學習,培養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促進認知、情感的發展。
(三)讓學生探究學習。長期以來,學生習慣于接受性學習,習慣于由教師、教材把別人"已知""已會""已有"的東西傳授給自己,這種接受性學習所帶來的"被動性""強制性"和"簡單重復性",嚴重制約學生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發展。因此要鼓勵和幫助學生自己探究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尋找答案;鼓勵學生在探索中嘗試采用不同的方法,摸索適應于自己的獲取新知和能力的途徑。這三點盡管并不全面,但卻為實現"教,是為了不需要教"的美好境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四)減輕課業負擔
教師要從應試教育的誤區中走出來,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在教學中還應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利于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應該讓學生博覽群書,古詩文要讀,名著經典要讀,科普書要讀,時文政治要讀,學生經常徜徉在這樣的閱讀空間和時間里,收獲的不僅僅是語文,更能擴大自己的視野,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豐富自身的精神底蘊。
總結:
新課程改革為語文老師創造了一個新的機遇,變化學習方式、優化課堂教學,將令教師與學生在語文教學中共同成長,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既獲得知識有得到個性的培養與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志.新課程小學語文教學的思考與實踐.課程教育研究,2017(13)
[2]孫永宏.對新課改革小學語文教學的反思.科技創新導報.2009(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