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樹松
摘要:初中正處于一個承上啟下的階段,語文這門課程所占的分值比例較高,所以要重視起如何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為學生打造一個活力四射的語文課堂。要知道語文不僅是一門工具學科,更是一門基礎學科,也是一門及其深奧又具有活力的學科,此外,語文還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它包含了豐富的語言知識。所以,要想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效率,還需要結合時代的發展與和學生的需求,讓學生在學習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時候,還能夠陶冶情操,學以致用。老師除了需要具備淵博的知識、善變的口才以及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還需要有一顆公平、公正、善良的心,能夠認識到教與學之間的關系,能夠以和諧、友愛的態度與學生們互相交流和學習。
關鍵詞: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教與學;模式
一、 導入教學,活躍課堂
俗話說得好“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語文課堂的導入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只有一個有效的、新奇的、出巧的以及具有創造性的導入方法才能將枯燥乏味的語文課堂變得活躍,巧妙地導入新課,即可以起到先聲奪人的效果,還能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例如,故事誘導,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可以培養他們的興趣;謎語導入,開啟學生的智力,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與參與性;游戲激趣,游戲的導入能夠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能營造和諧、愉快的學習氛圍;課本劇表演,將要學習的內容讓學生演繹出來,似乎別有一番風味,充分地激發他們的興趣。導入設計得當,對學生學習新的知識有著重要的作用,如果照本宣科顯然難以讓學生對新知識感興趣,也就難以提高教學效率,所以語文課堂的導入為新知識的學習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二、 質疑激思,活躍思維
俗話說的好“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只有疑問才會去思考、探究,疑問始終是引導學生學習的重要動力,學會質疑所學的知識,是體現學生學習能力的一種重要表現,作為教師要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這種學習意識,善于運用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去質疑,將學生引入問題情境中。例如,在學習《濟南的冬天》一課時,讓學生閱讀文章內容,讀后大致能夠知道在作者筆下寫了一個怎樣的濟南的冬天,再對文章進行賞析后,教師可以提問:“學生們是否有了解過文章的寫作背景,文章中又描寫了怎樣的一副冬景?”從而來了解學生對課文的掌握程度。如此一來,學生的興致就會高漲,積極踴躍的發言,不管是通過小組合作解疑,還是個人獨立思考,都能夠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從而活躍思維。
三、 巧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隨著時代和科技的發展,現如今多媒體教學已經深入到各個地區,以往在課堂上教師借助文本、聲音、圖片等進行教學,而隨著多媒體機技術的發展,課堂已經開始采用多種電子媒介進行教學,如幻燈、投影、錄音、錄像等綜合運用于語文課堂教學,又或者可以利用多媒體制作PPT課件,如:在教學《女媧造人》一課時,易知形象生動是PPT課件的鮮明特點,這個故事對于學生來說,大都耳熟能詳,所以教師只需要在原有故事上進行演繹和擴充,對作者大膽奇特且合情合理的想象進行拓展與分析,充分的利用起多媒體的功能,讓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加快速。在傳統教學過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師決定,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也就處于被動狀態,即處于灌輸狀態,而在多媒體實施的情況下,學生就能主動的參與到學習當中。
四、 分清教師的主導與學生的主體作用
往往很多人容易將學生的主體與教師的主導作用顛倒,所謂的主導,既是教師身為主導人,帶領學生學習,正確引導學生學習,教會學生合理的學習方法。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主要體現在對自己學習目的的清晰度和學習過程中動力的強弱。新課程標準指出,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例如,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根據每一個學生愛好和性格制定學習計劃,不要過分規定統一要求,而是讓學生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學習方法;給學生創造自由活動的空間,在語文課堂教學時,應給予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和時間,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適合自己的活動;教師自身素養的提高,教師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開拓自己的視野,不斷地創新,從而形成新的教學風格。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兩者相互結合,才能全面提高教學效率。
五、 改變傳統教學模式,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以往的傳統教學模式阻礙了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因此,教師必須改變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思想,因材施教,不斷地填充自身的教育教學手段,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在組織語文課堂教學時,首先,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密切的關系才是學生與老師情感交流的紐帶。其次,要做出合理的評價,初中生面對老師的評價是較為敏感的,所以合適的評價非常重要。再是,和諧美好的學習氛圍,對于初中生而言,他們容易被身邊的人、物所影響,所以創造和諧的氛圍能夠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傳統教學模式的改變,將會給學生帶來更多的創新學習的機會,給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幫助。
總結:初中是一個過渡時期,為了能夠給學生創建更好的學習環境,教師要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做出改變,不斷地創新,探索和研究出新型的教學方法,尊重學生的個體發展,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且客觀、全面、科學地對學生做出評價。
參考文獻:
[1]趙清秀.《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媒體的應用》,《關愛明天》 2016年2期
[2] 莊素芳.《淺談初中語文教學策略》,《讀與寫(上,下旬)》 2014年17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