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丹
摘要:興趣是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動力,也是學生思維開發的源泉。小學數學是門抽象的學科,要想進行良好的學習,首先就要以興趣作為前提。要明白的是興趣并不是天生就具有的,往往需要教師進行巧妙的課堂教學設計,以此來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關鍵詞:小學數學;興趣;課堂教學;方法
小學數學學習是奠定小學生數學基礎的關鍵階段,對小學生來說,學習數學具有客觀上的難度,以及主觀上的挑戰。數學學科十分注重邏輯運算和推理分析能力的培養,內容抽象難懂,需要學習者反復實踐和總結,才能真正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學習數學需要學生從夯實基礎做起,在平時學習中注重積累和思考,才能最終有所收獲。
當然,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所具備的難度也是小學生能夠克服的,關鍵在于能否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內在動力和潛力,這就數學教師加強教學研究,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小學生天性活潑,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教師應利用小學生的上述特點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濃厚興趣。
一、構建更加和諧互動的師生關系是基本前提
師生關系是否和諧關系到課堂教學是否順利高效,在健康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引領下,小學生的天性將充分激發出來,學習過程中也會收獲更多的快來和滿足。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師生關系一直處于緊張甚至對立的狀態,基本上呈現的是教師到學生的單向教學模式,教師為了保證所謂的教學效率無形中剝奪了學生自由發言和討論的時間,使得課堂教學變成了教師的一家之言。
然而,真正高效的課堂必然是師生充分互動的課堂,學生能夠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在學習中獲得更多的自主性,從而更加全面得解決自身的學習問題,教師也能獲得更多有益的反饋信息,進而更加科學地調整和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案。師生之間應始終保持良好的互動關系,學生敢于并且樂于向教師表達自己的困惑,而教師也會積極地幫助學習解決問題,并進行有效的引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引用實際生活案例增強教學親切感是基本內容
數學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與人們的生產生活聯系十分緊密,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也十分廣泛。因此,小學數學教學不應完全專注于課堂上的理論學習,還應深入生活,引用實際生活案例,實施生活化教學,增強小學生數學學習的親切感,進而激發小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生動鮮活的現實生活案例為抽象的數學知識賦予了生機與活力,也使得小學數學課堂更加生動有趣。
例如在學習小學數學“統計與概率”的內容時,為了使學生更清楚地認識到統計與概率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運用,教師選取了幾個典型性案例,如安排酒席過程中主人要統計每個桌子的座位和人數,還要統計實際到場人數。辦酒席在人們的生活中是一件極為普遍的事,但有的人因為沒有正確地統計賓客人數,導致宴會時氣氛尷尬。教師引用上述案例,要求每一個學生嘗試安排和布置酒席,每個人要上報最終的方案,包括人數統計、安排等重要內容。
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實踐以獲得滿足感是基本歸宿
一直以來,數學教學都陷入了一種誤區,即教師過分注重理論化教學,忽視了實踐的重要性,導致學生靈活運用數學知識的水平難以提高。在新的教育形勢下,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積極而廣泛地參與學習實踐互動,培養小學生綜合素質,已然成為小學教育的基本歸宿。學生始終是課堂學習的主體,在課堂教學中無法完成的教學任務,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課后學習,全方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例如在學習“圖形與幾何”的相關內容時,為了使學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圖形之間的關系,以及幾何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教師組織學生參與課后方塊游戲。學生要從若干個任意形狀的方塊中尋找合適的方塊,按照圖紙正確拼出預先設定的物體,在此過程中學生還需要進行測量和分析。
四、營造公平競爭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是基本手段
小學生性格活潑,好勝心強,具有強烈的自尊和榮譽感,為此,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學習競爭,營造公平競爭的課堂教學氛圍。小學數學教學應始終堅持以生為本的原則,通過競爭的手段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和求知欲望,最大程度地激發每個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例如在學習“加減法”內容時,教師將班級學生分成若干組,布置相同數量的計算題,每個小組同一時間開始計算求解,在規定時間內正確率最高的小組獲得最終的勝利。通過比賽的形式,將每一個學生都吸引到課堂學習中來。
五、設計有趣的導課方式,改善師生關系
教師首先要把學生當成課堂的主體,讓學生在課堂上主動起來,這就要求教師主動改善和學生之間的關系,讓學生從心里把教師當成知識的引導者,而不是傳播者。為了達到這樣的效果,教師不妨在上課之前做好導課設計。
例如:“加法”這節課,在上課之前教師不妨帶著幾個水果去課堂,比如蘋果等。然后在講臺上拿出蘋果,這時學生的焦點都集中在教師身上,教師就可以問學生自己手上拿了幾個蘋果,然后說:“老師現在加上一個,現在有幾個?”這時教師再拿出一個蘋果讓學生去數。慢慢引導學生去理解1+1=2這個式子,在學生對這個式子有所理解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接著思考1+2=3,2+2=4這樣的式子,并讓學生拿著自己身邊的事物去比較、去數數。拿出實物尤其是小學生喜歡的事物來導入新課,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加關注教師。
總結: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學習要緊緊圍繞上述基本前提、內容和歸宿設計教學方案,控制教學進程,注重掌握激發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基本方法,真正了解和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當然,小學數學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引導和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需要教學者始終保持足夠的耐心、恒心和決心。
參考文獻:
[1]徐妍.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13(6)
[2]侯須紅.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習興趣培養的關鍵點[J].學周刊,2011(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