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聰云
摘 要:幼兒期是語言基礎形成的一個關鍵時期。孩子只有真正學會了說話,把自己的愿望用準確的語句表達出來,才能自由地和人交往,同時也才能更好的接受知識和經驗。因此,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是幼兒園教育工作者的一項艱巨任務。
關鍵詞:直接感知;思維能力;圖畫讀物;表達能力
在教學中,要給幼兒創設豐富多彩的生活環境,增長幼兒知識,開闊幼兒視野,擴大加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理解,促進幼兒思維發展,培養幼兒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
一、掌握幼兒學習語言的規律,有計劃地進行培養和訓練
(一)在認識身邊事物中發展幼兒語言
嬰幼兒學習語言,都會和身邊的人、物、大自然及社會現象緊密相關。通過聽、看、觸、摸、嘗、聞等,獲得感性印象知識,繼而發展成為語言。根據幼兒直觀感知的身心特點,給幼兒創設豐富的生活內容,使他們在實踐中認識世界,發展成幼兒語言。如:下雪后,讓幼兒去玩雪賞雪觀察雪的形狀,他們能觀察到雪花有六個瓣,一片片,一團團飄落下來的。可引導幼兒欣賞樹上、地上白茫茫的雪景。適時向幼兒提出一些啟發性的問題:“這白茫茫的白雪像什么呀?”有的幼兒說:“像雪白的棉花?!庇械恼f:“像白糖?!庇變簳{自己的興趣愛好去形容白雪,欣賞雪景,語言基礎也漸漸形成。春暖花開時,教師可帶幼兒去松土、選種、種植、移植……在做活動時,教師可給幼兒講解,使幼兒知道這種勞動叫什么,借此也能豐富幼兒的詞匯。通過讓幼兒動手、動腦、動口,使幼兒在直接感知中豐富知識和發展語言。
(二)在語言教學中,發展幼兒思維
在教學過程中,幼兒教師要運用多樣的形式,發展幼兒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和思維能力,不單是讓幼兒具備模仿語言的能力,還要讓他們會依照原有的語言范例,填換內容,表達出新的意思,從而形成口語表達能力。如教學《我給月亮做衣裳》時,有幼兒問:“月亮為什么沒有一件合體的衣服?”為了激發幼兒的興趣,教師說:“是呀!為什么呢?”然后教師建議幼兒每天晚上觀察月亮的變化。經過一段時間后,教師讓幼兒說說月亮是怎么變化的?有幼兒會說:“有時像小鉤,有時像小船,有時像半圓……因為它總在變化,所以沒有辦法給它做合體的衣服?!痹趯嶋H觀察中,幼兒不僅得出了結論,而且還豐富了知識。
二、讓幼兒多看、多聽、多說、多練
(一)多看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計劃地帶領幼兒直接觀察,給幼兒多創造條件。采用直觀形象的方法,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如:給幼兒講“春天”的故事之前,先問:“春天到了,大樹、天氣、人、花、草、小動物呀,都有一些變化。一看到這些變化,就知道春天到了,你們找一找,看一看,春天到了有些什么變化,以后講給大家聽?!庇變焊鶕约河^察和親身的體會,積極地發言,興趣很高。
圖畫讀物是幼兒喜愛的一種文學形式。它生動可愛,色彩鮮明美麗,深受幼兒喜愛。教師可以先教幼兒看書的方法,拿到一組圖畫,要求幼兒先看數碼,或按情節排好順序,然后找出書中的主要角色,記住他們的形象,觀察他們的動作,想象他們在干什么。聯想組合成故事。如《刺猬樹》是由6幅畫組成。讓幼兒按順序找好每一幅畫,看完(一)看(二)……第二步讓幼兒看里面有誰?第三步讓幼兒看它們在干什么?發生了什么事?看完后,請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想像講故事。這樣既豐富了他們的知識,又發展了語言表達能力。
(二)多聽
幼兒學習語言,首先要學會聽,聽得準確,聽得懂,然后才有條件正確地模仿說。給幼兒積極創設聽的環境,如給幼兒聽錄音故事、聽別人講故事;邀請幼兒談話,互相傾聽并交談;帶領幼兒聽多種聲音:樂器、動物的……讓幼兒聽后模仿想象。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要求幼兒會聽,聽得懂,聽講時不打斷別人的說話。
(三)多說
教師要善于利用幼兒來園、飯后、游戲、離園等分散時間,有計劃有目的地與幼兒交談。在交談中,教師和幼兒進行感情交流。教師在組織幼兒集體學習時,還要注意啟發幼兒學習的積極性,鼓勵幼兒說錯了沒關系,老師會幫助的。教師應注意給每個幼兒“說”的機會,給孩子創設一個“說”的環境,讓孩子練習“說”,學習“說”,在說中學說。
(四)多練
教師應給幼兒提供多練的機會,創造多練的環境。幼兒發音不準,教師和家長應及時糾正。幼兒如果說出不合乎語言結構的話時,如“老師,”幼兒經常說成“老?!钡?,凡屬幼兒用詞不當的,老師就給予糾正,并讓幼兒重復練習。
三、教幼兒禮貌用語,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
禮貌教育要從小抓起,教師要為幼兒創設使用禮貌用語的條件和環境,使孩子從小就會使用禮貌語言,養成良好的語言習慣。
教師進行文明禮貌言行教育時,應始終堅持“正面教育與具體行為相結合,”使孩子直觀地理解禮貌用語的含義,并能正確使用??匆娎夏耆朔Q呼為:“爺爺、奶奶。”看見像學生一樣的人就稱呼:“大哥哥、大姐姐?!卑嗌霞依飦砣藭r,會問:“客人好。”等。
總之,在培養幼兒的語言時,要把握每個幼兒的生理、身心健康,掌握幼兒學習語言的規律,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有計劃地進行培養和訓練,讓幼兒多看、多聽、多說、多練,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那么,幼兒的語言一定會能夠健康的形成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志明、林健編.幼兒園教育活動與研究[M].蘇州大學出版社.
[2]肖憶萍主編.家庭育兒寶曲[M].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3]張虹主編.幼兒教育.2001年第10、11期刊[M].浙江教育報刊出版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