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磊
摘要:繪本不僅具有文學性,還具有高度的藝術性,其蘊藏著豐富的美術教學資源和價值。將繪本運用于幼兒園美術教學中,可以豐富幼兒的審美經驗,提升他們的藝術感受能力和藝術表現與創造能力。文章將提出及分析繪本在幼兒園美術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關鍵詞:繪本;幼兒園美術教學;運用策略
繪本,英文叫做“Picture Book”,中文也譯做“圖畫書”。繪本是以圖畫為主,文字為輔,甚至還有一個字也沒有的無字書。繪本的插畫以具有藝術美感的視覺畫面呈現,對兒童進行最初的藝術和審美熏陶。繪本中蘊藏著眾多可借鑒的美術教學資源,為我們的美術教學帶來鮮活的生機,拓展了教學新的思路。《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明確指出:“創造條件讓幼兒接觸多種藝術形式和作品。”因此我們嘗試以繪本為教學載體服務于美術教學,巧妙利用繪本中潛在的美術教學資源,提高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用屬于他們自己的方式去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
一、 利用繪本故事情節創設游戲情境,激發美術創作興趣
我們必須尊重和理解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在幼兒園美術教學中,充分利用繪本故事情節創設游戲情境,讓幼兒在快樂的游戲體驗中完成屬于自己的美術作品。
繪本《小黑捉迷藏》就講述了一場你藏我找的智力角逐,是一本讓孩子們翻開第一頁就要一口氣看完的好書。書中一個個充滿挑戰的場景,花樣百出的躲藏在孩子們心中激起此起彼伏的驚喜。于是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定了以下活動目標:1.感知繪本中各種彩色的圓形物體,學會畫圓,能大膽地使用各種顏色進行創作。2. 能積極地和同伴互動游戲,體驗美術活動帶來的樂趣。活動現場我為孩子們布置了繪本中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場景,讓孩子們躲藏,孩子們開心極了,一下子進入游戲情境中。然后,我話鋒一轉:“你們看,這里有這么多彩色顏料和筆,你們可以去畫許多彩色的圓形寶寶,等會把你的‘小黑藏進去,我們一起和‘小黑玩捉迷藏好嗎?”孩子們一聽興奮不已,一個個跑到畫架前拿起畫筆用靈巧的的小手畫出大大小小、實心空心、五顏六色的圓形,一邊畫一邊嘰嘰喳喳交流:“看我畫了一個紅色的圓形寶寶!”、“我的圓形寶寶大大的!”、“等會我要讓我的小黑躲在這里,讓小朋友來找”……整個活動中,孩子們在圍繞繪本故事情節創設的游戲情境中進行生動有趣的感知和體驗,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享受著美術創作的快樂。
二、借助繪本美術元素進行巧妙融合,培養審美感受與表現
(一)色彩
迪克·布魯納說:顏色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每一種顏色都會產生唯有那種顏色才會有的特別的力量。色彩是最基本的美術元素,在繪本里有許多特殊的作用,有時是一種溝通的特殊語言,有時又被當成一種象征來使用。在美術教學中,我們提取繪本中的色彩元素,通過美術游戲體驗,幫助幼兒建立起對色彩認知的概念。在選擇繪本時根據繪本主題內容來設計相關的色彩體驗活動,比如李歐·李奧尼的繪本《小黃和小藍》,用小黃和小藍擁抱在一起變成了綠色的小故事來傳遞給孩子們有關顏色的概念,頗具巧思。顏色的千變萬化激起了孩子們的好奇心,我們順勢提取繪本中的顏色概念,設計相關的色彩感知活動,豐富幼兒的色彩體驗。
(二)線條
在繪本中,線條勾勒出景物的輪廓,塑造了場景與角色。或粗或細、或曲或直、或疏或密、或剛或柔,營造了情景的氛圍,傳達出角色的情緒與感受。孩子們剛開始繪畫時線條是非常單調的,也感受不到線條傳遞出來的思想與情緒,那么利用繪本就可以讓孩子們感受到線條豐富的變化和強大的表現力。比如繪本《風到哪里去了》,作者講述了一個小男孩睡前和媽媽的對話,抒情的文字和簡單明了的線條構圖展現了生命的輪回、萬物的循環。畫面中,波浪線畫出媽媽的頭發,傳遞了溫暖柔和的感受;直線畫出房子,營造了安定平靜的場景;曲線畫出流動的水波,呈現了廣闊靜謐的天地……我們引導孩子們在畫面中去感受線條的美、去發現線條傳遞的信息,鼓勵他們看一看、畫一畫、說一說,從而在美術創作中有更好的表現。
(三)構圖
繪本的構圖是指畫面布局,包括主角、配角與各種物體在畫面中的位置、視角、比例等。通過對構圖的認識,了解布局安排,就能進一步感受角色在環境中的處境,以及角色之間的微妙互動或情感對應。比如繪本《變色鳥》中,彩色的羽毛總是在頁面的右邊緣,暗示下一頁白鳥羽毛的顏色變化。通過對繪本構圖的感知,為幼兒之后的美術創作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四)媒材
繪本豐富的表現技法來自于不同的媒材,除了水彩畫、水粉畫、鉛筆畫、油畫、版畫,還有照片、拼貼以及電腦制作等等,正是這種多元化,讓繪本更具魅力,深深地吸引著幼兒。繪本《收集東·收集西》的圖畫作者就是采用簡潔的造型,借助彩色畫報剪貼出質感很強的“娃娃衣”、“木屐”、“落葉”、“云朵”等,同時用蠟筆簡單勾勒出主要形象“我”、“奶奶”、“媽媽”等,造成了對比鮮明的畫面效果。在中班美術活動《我的收集》中,我們為幼兒準備了五顏六色的畫報和蠟筆,孩子們會根據自己的審美經驗,主動模仿繪本《收集東·收集西》的表現手法,用自由剪貼與繪畫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創作,既豐富了審美感受,又提高了藝術表現力。
三、圍繞繪本角色形象展開豐富想象,提升美術創造能力
每個繪本中都會有一個經典的形象,由此展開的奇妙際遇構成了豐富精彩的內容情節:蛻變成蝶的毛毛蟲、天真可愛的鼠小弟、淘氣頑皮的大衛、悠閑自得的母雞蘿絲、從天而降的月光男孩……這一個個栩栩如生的角色形象,吸引著孩子們的目光,打動他們的心靈。也讓我們找到了借助繪本實施美術教育的切入點,引導幼兒圍繞繪本角色形象展開豐富想象,用畫筆大膽創造。
翻開繪本《阿羅有支彩色筆》,我們就立刻被書里的小男孩阿羅天馬行空、充滿幻想的繪畫之旅所吸引。月光下,阿羅拿著一支彩色筆,從信手涂鴉到用簡單抽象的線條來表達自己心中想象的故事,隨意跳躍、無拘無束。美術教學中,我們給孩子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假如你是阿羅,拿著彩色筆會畫些什么呢?”孩子們對于這種挑戰性的繪畫內容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在無限的想象空間里,呈現出極具創造力的作品。
參考文獻:
[1]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2012年9月。
[2]彭懿,《世界圖畫書閱讀與經典》,2011年9月。
[3]林美琴,《繪本有什么了不起》,2011年10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