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權輝
摘 要: 面對新課改的大綱要求,初中體育課程發生了相應的改變,其中,合作學習已經逐漸成為足球教學當中的主要學習模式。本文就初中足球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和討論,并就如何在初中足球教學中更好地運用合作學習模式提出建議和看法,以期更好地提高初中足球教學效率和質量,提高學生的體育達標率。
關鍵詞: 初中足球 合作學習 運用策略
足球作為一項團體體育活動,對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合作意識的要求更高,因此,需要加強學生在足球學習過程中的合作學習,從而更好強化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行為。
一、初中足球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實際教學過程當中,仍然存在一些較為普遍的問題,影響初中足球的教學質量和效果。具體問題表現在:
1.學生的參與度不平衡
通過對初中學生足球運動喜愛度的調查顯示,有六成以上的學生比較喜愛足球運動,這其中有九成是男生,女生對其的喜愛程度不高,這就導致女生在足球教學過程中的參與程度較低。同時,由于學生在足球方面的技術水平存在差異,造成學生在足球教學實踐過程中出現了主從地位的差別:技術水平高的學生往往占據教學活動的主角,體育教師的關注度更高,師生交流更加頻繁,獨立學習時間更長;而技術水平低的學生則成為從屬者,體育教師對其的關注度不足,師生交流機會較少,獨立學習時間較短。經過長時間教學后,更容易拉大學生之間在足球技術水平方面的差距,使好學生更好、“差”學生更差,嚴重影響到學生的足球學習興趣和動力。
2.教學內容不豐富
初中足球教學的主要內容是讓學生掌握一些較為基本的足球技術,包括如何站位、如何帶球、傳接球技術、運球技術、射門技巧和防守技術,等等。目前,大部分初中體育教師在進行足球教學時采取統一的教學內容,但由于學生在身體素質、學習能力和足球知識、技能水平等方面存在不同,導致教學內容對一些技術高、學習力強的學生幫助不大,而一些技術低、學習力差的學生則跟不上,從而影響教學有效性。
3.課堂教學的互動性不足
目前,在大部分初中足球課堂上,體育老師在講解完技術動作后,只有不到百分之六十的學生能夠積極、自主地進行足球自我練習和鍛煉,而且大多數以男生居多,剩下的百分之四十的學生則“自由活動”,沒有真正重視足球課,認為足球課程可有可無。體育教師沒有及時、有效地同“自由活動”的學生進行充分的溝通和引導,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引導輔助作用沒有得到充分地發揮,導致部分學生游離于足球教學課程之外,從而嚴重影響到足球教學的整體質量和效果。
4.教學方法的創新性不足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往往是先向學生示范技術動作和要領,然后讓學生進行模仿練習,教師在中間進行講評和糾正,最后讓學生進行自主練習。這種傳統教學方法雖然沒有錯誤,但其模式化、單一化、機械化的程度較高,容易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疲倦、厭煩的不良情緒,導致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下降。同時,這種“放羊式”教學方法不利于體育教師對學生整體學習情況的掌控,容易導致教學秩序出現混亂。
二、初中足球教學加強合作學習的措施
合作學習已經成為當前中小學各科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作為團體活動的足球教學,更應該積極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用和發展合作學習模式,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對足球的學習興趣,提高初中足球教學的有效性。具體措施如下:
1.積極應用合作學習模式
初中體育教師在進行足球教學時,要積極運用合作學習模式,充分發揮其在足球教學中的積極作用,從而更好地加強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互動,激發學生學習足球的興趣。通常情況下,體育教師應在上課前一周給學生發放學案(內容包括學習目標、重難點問題、動作技術要領及相關圖片等),讓學生了解和明白上課的知識內容。而后,吩咐學生在學案上列出疑難問題,并于上課前一天收回。體育教師結合學案反饋情況進行教學策略的具體制定。上課時,首先將班級學生以自由分組結合教師指導的原則進行分組(一般為4~6人/組),選出小組組長。而后體育教師進行本節課足球知識的講解、示范。之后,小組成員在組長帶領下進行足球練習,并在過程中進行相互評價、幫助和信息反饋,體育教師要及時進行穿插指導。最后,各小組要在課下進行充分的復習,從而更好地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
2.合理配置小組成員
體育教師要對班級中每個學生在足球知識、技巧、能力和身體素質等方面的情況進行預先摸底,充分、全面了解班級中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后按照成員的自我意愿和異質化原則進行小組劃分和組內成員的合理分配,針對小組成員的特點分配其在足球隊伍中最初的角色位置。同時,體育教師還要在足球教學過程中對小組成員的學習情況、進步程度、接受能力和情緒狀態等進行隨時的動態化評估,及時與小組成員進行交流溝通,并根據實際學習情況對小組成員在隊伍內的位置進行科學地調整,讓學生對自身情況進行充分、正確的了解和認識,并加強對后進成員的引導和鼓勵,從而更好地培養小組內的團隊凝聚力和合作精神,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進行戰術隊形的教學時,體育教師要首先向學生講解相關的賽制規則和在實際比賽中的應用情況,而后引導各學習小組進行內部討論,結合組內成員的特長、意愿和比賽需要,明確成員在足球場上的具體站位、跑動情況和比賽任務等,并在各組組長帶領下配合練習,提高小組成員對不同戰術隊形的適應度和配合度,從而有效強化足球教學效果。
3.提高合作學習的針對性
體育教師要根據小組成員在足球學習中出現的具體問題,有針對性、有目的地進行指導和糾正,有效強化小組成員在足球練習上的效果,進而提高足球教學質量。例如,體育教師在講解運球技術時,要著重對學生強調“球感”的重要性,通過對身體平衡度和敏捷度的訓練,提高學生的控球能力,讓足球能夠“粘”在腳上,從而極大地提高學生的運球能力和傳球準確性,提高學生的足球技術水平。
4.舉辦小組間的足球競賽
在足球合作學習過程中,體育教師可以根據各小組的學習進度通過采用競賽制增加小組之間的競爭,以便促進小組成員在足球實踐中對技術、技巧和能力的發揮,也有利于足球教學質量的提高。例如,在結束運球過桿、擲界外球和腳內側傳球三個技術動作的學習后,體育教師告知學生會在下次上課時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一次場地障礙運球比賽,分為個人賽和團體賽,讓學生課下在組長帶領下加強小組訓練,提高配合默契度,并做好各成員的出賽順序計劃。在比賽結束后,體育教師還要對比賽結果進行評價分析,主要包括對各小組成員的個人成績和小組整體合作情況進行點評,從而有效提高小組成員的個人足球技巧水平及在實踐中的戰術素養、配合意識、反應處理等方面的綜合足球素質。
綜上所述,初中足球教學要充分應用合作學習模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足球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確立學生在足球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發揮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輔助引導作用,從而更好地強化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提升課堂教學水平,繼而更好地實現素質教育改革的目標,為學生今后的體育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卻龍高.淺談新課改下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足球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35):89-90.
[2]余發林.導學、自主、合作,讓課堂更加精彩——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足球課堂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J].體育世界(下旬刊),2013(03):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