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黎黎
在高中教學中加入區域地理教學內容,充分地展現了地理學科的獨特的區域特點。區域地理教學也是地理教學的基礎和重點。教師在進行地理區域差異內容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增強自身地理專業知識能力,并且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地理教學策略。帶動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下文著重從地理區域差異內容出發,制定出有效的高中地理區域差異內容教學的基本策略。
一、高中區域地理的教學內容及意義
(一)高中區域地理的教學內容。高中區域地理課程教學主要分為兩部分:即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自然地理教授自然環境和資源的相關知識。人文地理教授社會經濟與文化知識。區域地理知識把各個章節的內容都細化為具體的區域特性。自然環境與資源的學習內容主要包括區域的氣候、水文、土壤等。人文地理的學習內容主要包括人的生產活動和活動帶來的后果。比如人們建筑房屋、旅游娛樂等活動對自然環境帶來的影響。區域地理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兩個重要內容。
(二)高中區域地理教學的意義。高中地理的教學內容可以依據學習內容的不同分為不同的區域。高中地理教師的主要教學目標就是教授區域地理知識。第一,教學高中區域地理知識能夠讓學生掌握不同區域之間的差異特性,從而系統地熟悉高中區域地理知識。通過對不同區域特性的對比,鞏固了學生區域地理知識,從差異中提升學生地理學科學習思維。區域地理對某一區域的自然和人文知識詳細描述和分析。地形、水文、土壤、植物、建筑均是區域地理研究的重要內容。從區域地理的一個特定因素分析,能夠完整把握該區域的情況。第二,區域地理展現出某一特定的區域相關內容,表達出該區域的特征。發展為普遍到特殊的過程。第三,通過區域地理教學能夠提升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增強地理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區域差異的含義
區域差異是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呈現出的一種狀態。主要表現為區域在發展上存在一定的差距。通常情況下被稱為不發達的標志。從當前中國區域發展的狀況上來看,區域之間產生的差異正是促進中國經濟和資源發展的重要因素。成為帶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使人口出現大流動的趨勢。
三、高中地理區域差異內容教學的策略
(一)教師帶動學生重視地理區域差異學習。學生對學習內容的重視程度和教師有著很大的關聯。教師在提升自身地理專業知識素養的基礎上,須帶動學生重視地理區域差異的學習。從學生學習思想上著手,才會在學習上取得效果。想要學生重視地理區域差異學習的重要性,須讓學生親身體會區域地理在實際生活中的實用性,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比如在進行湘教版高中地理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教授學生《我國的三大自然區》。從自然地理土壤、植被、氣候等因素出發。根據氣候和植被就能劃分出區域,比如看到黑土、雪松就會想到東北,紅土和焦樹就想到南方。不同的土壤和植被代表著不同的區域。由此,教師結合學生所在家鄉分析區域代表性植被和土壤,學生就能夠明確不同的土壤和氣候下適合種植何種植被。在這樣的引導下,學生會激發學習地理的興趣,感受到區域地理的實用性,進而重視地理區域差異的學習。
(二)優化、改進教學方法。在學生重視地理區域差異學習的基礎上,教師須不斷完善和改進教學方法。在地理區域差異教學中最常運用的就是比較法。同時,在運用比較法教學時,須注意以下兩點:一是合理制定出比較的標準,標準為具體的角度,二是比較的結論應更加深入透徹,避免簡單表面的結論。比如在教學湘教版高中地理區域差異《區域發展階段》時,分析傳統農業為主的發展階段、工業發展階段和高效益綜合發展階段,可以從社會經濟水平、產業結構、交通狀況、開放程度和核心城市等角度入手。通過比較,就會明確區域在發展過程中的不同。學生頭腦中會形成知識框架,為以后知識的學習也能產生良好的影響,同時又能鞏固學生的之前學習的知識。提升地理區域差異知識的能力。
(三)培養學生因果關系分析和推理能力。無論學習區域地理的單個要素,還是學習區域地理之間的差異,都需要學生具有因果關系分析和推理能力。據此,教師在進行地理區域教學時,須注重培養學生因果關系分析和推理能力。通過對事物至今存在的關系,組建詳細的地理知識框架,在每個知識框架的節點上都能引發學生回顧以前學習的地理知識。在引出一個知識后便能分析類似知識點,對區域進行分析。這樣的教學背景下,學生學習知識的印象才會更加深刻,達到優化自身知識結構的效果。比如在進行湘教版高中地理區域《區域發展差異》時,教師便可以以東部地區為例,引導學生東部地區發展存在的優勢條件是什么,以及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分析東部地區的發展方向。這些問題是為引導學生學習區域地理內容,在此基礎上,構建區域地理知識的構建。比如東部地區發展的要素:地理位置、優勢條件、存在的問題、發展方向。通過對這些因素的分析判斷東部地區發展起來的原因,同時又可以借助東部地區的例子,推理學習其他地區的相關發展知識,比如中部和西部的發展狀況。
綜上所述,在進行高中地理區域差異內容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的教學策略起到積極作用。教師不能僅僅依賴教材教學,須結合高中地理教學的基本特點,在教材和教師雙重的引導下,制定出恰當的教學方式和策略。應該從帶動學生重視地理區域差異學習、改進完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因果關系分析推理能力三方面出發,為提升高中地理區域差異內容教學提供必要準備。
參考文獻:
[1]高雁.關于高中區域地理教學方式研究[J].亞太教育,2015(32):129.
[2]汪鐵軍.高中學生區域地理知識欠缺的解決策略[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02):48-52.
[3]趙榮兵.高中《地理》區域教學中的思想滲透[J].教育教學論壇,2012(17):223-224.
[4]張彬,平亞敏.區域地理差異比較教學策略初探——以北京版初中地理“日本”為例[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04):55-5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