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中兵
初中時期是青少年最佳的培養時期,是青少年形成良好人格和品質的關鍵環節,同時,是培養學生團結、互助共同發展的最佳時期,初中教育也是被國家教育機構廣泛的關注。學生在學習數學時不僅僅是學習關于數學的相關知識,還是對于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和邏輯思維的培養。除此之外,還對學生的合作能力有一定程度的培養,讓學生在學習數學時學會與其他的學生,或者是老師之間進行相關的合作,讓課堂能夠形成一種良性的互動。本文主要從當前數學教學中合作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針對當前的合作問題如何進行改變、進行改變之后帶來的優勢這三個方面,對于如何在數學課堂上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對于當前初中數學課堂上關于合作的問題進行一定程度的剖析。
一、合理組織合作小組的成員
要想真正的發揮合作學習的優勢,確保整個教學的質量,老師在進行分組的時候,一定不能夠隨機應變,較盲目的進行分配,相反應該根據一定的分配原則進行科學合理的分配,這樣才能夠促進每一個小組成員都能夠進行積極的發言,而且也能夠有效的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比如說在具體分配的時候,可以根據學生的性別,學生的個人特點,學習的成績好壞,以及相關的學習能力進行分配,要是每一個小組都分配得比較均勻。而且在提問的時候,可以采取輪流的方式,使每一個小組都有機會表達發言。當然,每個小組之間的人數也要把控好,不能太多也不宜太少。其次,教師也應該控制好交流時間,具體應該按照所需要討論的問題難度進行控制,這樣才能夠有效的利用時間,達到很好的教學質量及效果。
二、教師在教學中充分發揮主導作用
教師作為教學活動中的主導者,要正確地處理學生在合作學習階段出現的各種問題. 同時教師也是合作探析式教學的安排者,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帶動學生來主動學習數學,讓每位學生都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學習. 教師在組織安排學生時要有充分的耐心,將運用合作探析的教學方法當作本次教學課程的關鍵內容,體現合作探究學習的價值,才可以確保學生有效地學到數學知識,從而達到合作探析式教學的教學目的. 另一方面,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的職業素質,運用高知識水平和優秀的職業素養,來彰顯教師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導地位.
三、重視主體地位,挖掘學生潛力
雖然教師是學習過程中的主導者,但是教師必須要重視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將課堂還給學生,讓初中生主動進入到數學課堂中,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尤其是在合作探析式的教學中,初中數學教師要讓每個學生都貢獻出自己的一分力量,而不是只讓學習好的學生來回答問題,要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探究提高成績差的學生的成績,從而提升班級整體數學成績. 同時,初中數學教師應該不斷發掘初中生身上的閃光點,多表揚學生,一個肯定的點頭和眼神都是對學生莫大的鼓舞,從而增加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比如在講解初中數學“等腰三角形”時,教師先帶著學生學會證明三角形是一個等腰三角形,讓學生明白證明的理論過程,然后進行數學探析,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最后讓學生能夠獨立地進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然后教師給各個學習小組提出一個需要討論的問題,讓小組成員之間相互交流,逐步討論出答案. 教師要充分發揮合作探析式教學對于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作用,為初中生今后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在幫助學生探索整個知識的過程中,應該明確合作探究學習的方向,不要過多浪費學生的時間,讓學生能夠將課上的幾十分鐘充分利用起來學習,保證學習的效率. 在小組進行合作討論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規劃學生的交流時間,避免學生討論完問題之后聊天,教師還要在學生出現問題時及時地引導,為學生指明接下來的思考方向,從而提高課堂的效率,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和教師教學的質量.
四、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讓學生學會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就是學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礎上,和合作者之間相互交流意見,展現個性思維,合力完成教學任務的團體活動。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討論、分析和交流,取長補短,可以讓學生的理解更加全面。合作學習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要素:積極承擔在完成共同任務中的個人的責任;積極的相互支持和配合,組員之間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組員之間建立信任,盡量避免沖突,且能有效解決沖突;對于個人完成的任務進行小組的加工;對于共同活動的成效進行評估,尋求提高有效性的途徑。合作學習不僅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團隊意識和集體的概念,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此外,合作學習還有助于因材施教,有效彌補了教師一人無法兼顧多層次學生需求的不足,從真正意識上實現學生的均衡發展。
五、通過課堂問題的設置,引導學生參與合作
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為保障合作學習活動的有效開展,教師可在課堂教學中設計綜合性、開放性、探究性的問題,激發學生積極參與的欲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應適當的設計綜合性強的問題,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積極合作,在具體的教學環節,對于操作性強的問題,教師可應積極的創設情境,幫助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通過學生間的相互配合,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教師應合理設計開發性的問題,由于開放性問題內容及答案多樣性的特征,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學生間會發生不同的意見引發爭議,例如,在學習函數圖像時(如圖1),教師可通過設計問題的方式引發學生積極思考,如觀察圖中函數圖像,你有什么發現,在一次函數y=2x+3中,隨著x值的不斷增大,y值如何變化等,通過具體問題的設置,學生積極探索,在相互討論中交換意見,學生從函數圖像的對稱性,具體坐標及與坐標軸間的關系入手,進行思考,有效的激發了其學習的熱情。
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已經被廣泛地應用于中小學教學過程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還應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充分發揮合作學習的優勢,使課堂教學高效、趣味、實用,且能增進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及對知識的深度理解,并使其提高對知識的進一步運用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秦明冬.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問題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3(12).
[2]徐明洋.探索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途徑[J].教育界,2014(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