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妍
摘 要:包裝飲用水新國標的正式實施,使包裝飲用水行業得到了很好的統一和整治,但不乏還存在一系列問題。因此,文章主要針對包裝飲用水的行業現狀和風險等各方面進行了綜合分析,并針對性提出合理的建議,以期為我國包裝飲用水健康發展添磚加瓦。
關鍵詞:包裝飲用水;現狀;風險
一、包裝飲用水行業現狀
(一)2016年度我國包裝飲用水產銷量
當前,我國約有18萬家以上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超過一萬家為包裝飲用水生產企業。2016年全國包裝飲用水總產銷量為9458.52萬噸,同比上漲7.9%,市場份額首次超過軟飲料行業的一半產銷量,年銷售收入達1450億元,在我國食品行業中發展非常迅速[1]。
(二)我國包裝飲用水質量安全現狀
包裝飲用水產業布局分散、群體量大、經營者良莠不齊,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近些年的抽檢合格率均偏低。微生物檢測不合格中桶裝水飲用水占據了主導地位,因為其保質期短且運輸成本高,大部分企業均將所在行政區作為主要市場,此外很多桶裝水生產企業均為微小型,技術力量比較薄弱、員工素質較差,隨著行業不斷成長諸多質量問題也顯現了出來。
二、包裝飲用水行業風險
(一)水源風險
公共供水系統風險:部分企業水處理技術較低、輸送水管網老化等,使得自來水消毒后到達供水末梢的各個環節都有污染的風險,易殘留消毒副產物和發生二次污染。
非公共供水系統風險:隨著我國醫藥、農藥、化工等產業的發展,種種未達到排放要求的生活污水、生產廢水直接進入水中,對水域及地下水源造成了嚴重污染。此外,由于抗生素的濫用,地表水中抗生素檢出率和濃度都很高[2]。
生產企業風險:一些生產企業并未將水源給予封閉處理,缺乏管理,周邊環境與人很容易污染到水源。也有企業未對礦泉水水源的豐、平、枯水期進行持續檢測分析,易使飲用水產品中鍶、鋰、偏硅酸等指標超出界限。此外,有些企業的水源池并未定期進行消毒與排空清洗,為微生物的繁殖提供了有利環境。
(二)生產環節風險
第一,一些企業并未嚴格對管道和過濾設備進行清洗消毒,反滲透膜沒有定期更換,導致過濾效果大大降低,成品水中混入微生物、雜質及鹽分,造成成品水質量不達標。
企業在包裝水生產時未進行徹底殺菌而導致微生物超標,有的企業在向半成品水注入臭氧時使用水氧混合閥代替氧化塔,造成水氧混合不好。對臭氧殺菌工藝的各項參數(水流速、臭氧流量、臭氧濃度等)設置不合理,不能有效的殺菌,還會因過多使用臭氧導致溴酸鹽超標。新的包裝飲用水國標(GB19298-2014)去除了菌落總數、霉菌和酵母計數,增加了銅綠假單胞菌指標。銅綠假單胞菌是一種常見條件致病菌,因其對紫外線、消毒劑等有頑強的抵抗力,所以比其他致病菌更難殺死。怎樣讓銅綠假單胞菌達標,是企業包裝飲用水生產過程中一項新的考驗。此外,新國標實行后一些企業的殺菌工藝參數并未及時調整,殺菌效果也未驗證。
第二,針對大桶水來分析,因桶需求龐大、耗損率高,企業為控制總成本需要對桶的成本進行控制。這樣有的企業就會投機取巧使用一些低價、質量差的PET桶,甚至經過廢舊塑料加工的一些不明來路的PC桶也在市場上出現。包裝容器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如酚類、含苯類化合物等)長期與水體接觸,飲用后會對身體造成潛在傷害;另外桶的超期服役情況也屢見不鮮,很多小微型企業未對桶的回收進行嚴格管理,報廢率不高,一些水桶的回收來源復雜,重復使用有很大異味還有長有綠苔的水桶。使用及清洗消毒不規范,不良企業抓住機會,打亂市場競爭秩序,使規范企業陷入兩難,一些本來規范的企業為求生存也逐漸使用劣質桶。
第三,桶裝水聰明蓋的材質為PE,其質量問題應重視。因為PE廢舊料源頭較廣,廢舊PE材料回收加工而成的聰明蓋成本低廉,行業利潤非常高。這樣制成的聰明蓋顏色深暗、密封性差、易開裂,容易使有害物質滲出,更嚴重的甚至將用過舊的蓋整體取下來裝上內蓋重復使用。此外,一些桶裝水密封蓋質量不高,質地太軟或脆硬,缺少應有的韌性和彈性,桶(瓶)和蓋沒有良好密封性,這樣的話生產而出的飲用水即使合格,在儲藏、運輸及銷售時都會受到外界污染。
(三)銷售環節風險
1.水站經營水平較低、有制假售假情況
當前水站的準入門檻較低,基本規模較小,經營水平較低,沒有充足專業知識與食品安全意識。一些水站經營地點在地下室內或遠離街道的胡同內,環境潮濕陰暗,未對生活區與經營區進行分離;還有面積較小的水站將大桶水放置于室外遭到陽光曝曬,易導致桶裝水二次污染。此外,一些水站沒有營業執照,憑借賣假水取得高額利潤,還有部分正規的水站也出現了制假售假的情況。
2.不規范運輸、有潛在風險
當前包裝飲用水的運輸環節中并未有相關規范,從生產出廠到消費者手里通常要經過裝車、運輸、卸貨、商店存儲、送貨上門等過程。由于我國桶裝水運輸、送貨人員專業素質普遍很低,很少有充足的食品安全知識,工作時暴力裝卸容易使桶裝水漏氣,受到環境污染。運輸和送貨的交通工具比較簡單,并沒有車內溫控設施及固定桶裝水的裝置,路途較遠,運輸溫度過高,桶裝水易滋生微生物,從而使原本生產出來合格的水,經過運輸送貨到消費者身邊時變成不合格。
三、監管建議
確保包裝飲用水生產許可和退出機制的嚴格實施,進一步進行源水保護,強化企業主體責任落實情況。提高基層監管專業化水平,加強對包裝飲用水生產企業的日常監管,建立跨區域、跨部門聯合懲戒、協同監管機制,健全食品標準與法律法規體系,完善監督檢查制度[3],一發現違法行為要嚴厲打擊。
有效發揮監管效用,對生產企業負責人安全教育和專業知識定期培訓;與教育、科協及宣傳等部門聯合,把專家、媒體等作用發揮到最大,加強食品安全科普宣傳力度, 提高公眾包裝飲用水質量安全消費意識, 努力形成群防群治的包裝飲用水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格局。
參考文獻:
[1] 中商產業研究院.2016年度全國各省市包裝飲用水產量排行榜[EB/OL]. http://top.askci.com/news/20170329/16530594621.shtml,2017-03-29.
[2] 李艷艷,劉迎亞,范霄,等.飲用水中抗生素殘留檢測方法的研究進展[J].化學通報,2016,79(3):213-219.
[3] 劉青峰.桶裝飲用水主要質量問題及改進措施[J].食品安全刊,2015,11(4Z):70-7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