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露
小學階段,班級管理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內容。在管理班級過程中,溝通占據重要地位。尤其對班主任而言,需要采取科學方法進行管理管理。為了達到理想管理效果,需要明確認識到與孩子的溝通對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重要性。
1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溝通藝術的重要性
1.1有利于營造和諧的校園環境。在進行小學班級的管理活動時,有效的師生溝通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彼此了解,協調師生之間的關系,老師們才能在熟悉學生個人情況的基礎上給予學生學習上的指導和生活上的關心幫助。小學班主任加強與學生家長間的溝通和聯系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生活狀況,實現學校與家庭之間的互補,推動學生的健康生活與學習進步。小學班主任要充分尊重自己的學生,跟他們成為朋友,同時注意協調各個任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消除彼此之間的矛盾,營造一個和諧融洽的學習生活環境,為學生的健康學習提供保障。
1.2 有利于因材施教的開展。小班主任在同小學生進行交流溝通的過程中,要注意堅持公平對待,一視同仁的原則,不能偏袒也不能忽略。注意觀察學生的日常舉動,切實掌握班級動態和學生個人狀況,以每個學生的變化特點為依據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指導和教育,因材施教。只有通過有效地溝通才能掌握學生的真實情況,通過正確的方法促進學生潛能的充分發揮,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保證班級的和諧健康發展。小學生作為學校教學活動的對象和主體,擁有強烈的特性和獨立人格,小學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和引導者,必須一切以學生的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為學生提供服務,為教育事業貢獻力量。
1.3 有利于培養班級榮譽感 。對小學生集體觀念的灌輸和集體榮譽感的培養是小學班級管理活動的重要環節,小學班主任要注意加強與班上學生的交流和了解,并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提高集體意識,增強班級的凝聚力,使本班級在與其他班級的競爭中處于優勢位置。另外,集體榮譽感的培養還有利于對學生進行約束,提高學生自我控制力和維護班級榮譽的主動性,使學生實現全面健康發展。
2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溝通藝術
2.1班主任與學生的溝通藝術
2.1.1以生為本,尊重學生。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交流溝通,都離不開尊重。教師只有懂得尊重學生,才能做到愛護學生。尤其在小學階段,學生年齡較小,自尊心很強,渴望得到他人的關心和尊重。因此,在小學階段開展各項教育工作過程中,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應當對學生有著足夠的尊重,日常管理時注意對學生自尊心的保護。小學生年齡較小,正處于性格塑造的關鍵階段。對于不同學生而言,在性格等方面存在極大個體差異。因此,管理班級的時候,班主任不應只憑自身好惡對待學生,而要充分考慮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性格特點、個體差異等,予以針對性對待和引導。班主任應當努力發掘每個學生身上的優點,激發學生潛能,為學生個性發展和塑造提供保障,最終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在教學過程中,一些學生在學習各種新知識和新技能的時候,可能會出現接受新知識較慢,理解水平較差的情況。針對上述情況,教師要注意及時對其進行引導和幫助,予以充分鼓勵。用心引導和幫助學生,為其打氣,幫助其增強學習信心,避免對其學習自信心及自尊心造成傷害。
2.1.2包容學生,糾正錯誤。在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要注意培養自己的親切感,少一點嚴肅和威嚴,在學生出現錯誤時要給予理解,用寬容的態度對學生進行耐心開導,以朋友的身份跟學生進行深入交談,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愿意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告訴老師,也才可能會在老師面前流露真實的情感。假如學生一犯錯,班主任立刻對其進行責備,則會容易引起學生的恐懼和反感,久而久之師生之間就會產生情感隔閡,學生遇到問題時再不會跟老師如實反映。所以,在對待小學生的錯誤上,班主任須持寬容的態度,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循循善誘,慢慢啟發學生,使其認清自己的不足并積極主動進行改正。
2.2班主任與家長的溝通。學生的一半時間是在家里度過的,因此要想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和家長的溝通必不可少。班主任應多與家長交流,多了解學生,并就教育理念和方法與家長進行交流。在具體溝通時,班主任應在尊重家長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基礎上,適時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建議家長多尊重孩子的內心世界,盡可能采取賞識教育,多多鼓勵孩子,讓其在和諧的家庭環境中健康成長。
2.3班主任與科任教師的溝通。不同的科任老師都會有不同的性格和教學方法,學生也會因此產生不同的反應,尤其是高年級的學生對事物有著越來越濃厚的獨立看法,常常會因教師的教學方法或性格特點而產生喜愛或反感。因此,班主任要與科任老師多進行交流,了解學生在其課堂上的表現,并將所了解到的學生特點反饋給科任老師,讓他們在因材施教上有所依據。此外,在班級管理中,要多多向學生宣揚其他教師的優點,拉近學生與其他教師的距離,讓學生能夠專心聽課,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2.4加強班級內部溝通。每一個班主任都會有自己獨特的管理方法,如果班主任的方法適合班里的學生,就會取得好的管理方法;如果班主任的方法不適合班里的學生,那么就達不到班主任預期的效果。學生是否認同班主任的管理,需要班主任與學生進行溝通,而這種溝通應該是與所有的學生一起進行的。所以,班主任應該加強內部溝通,讓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溝通交流,培養班級師生間的感情。
綜上所述,班主任作為班集體的核心,要想較好地完成教學工作,處理好班級內部工作,離不開溝通,包括與學生的溝通、與家長的溝通以及與科任老師的溝通。因此,在實際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要靈活掌握溝通藝術,在鼓勵學生個性發展的同時,促進班集體健康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白瑪多吉.用心溝通,構建和諧班級――淺談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策略[J].新課程·下旬,2013(4):174.
[2]旦珍.架起溝通的橋梁――談小學班主任管理中的溝通藝術[J].速讀(中旬),2015(6):24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