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功鍵
在小學階段,語文無疑是最難學的,因為它有著獨特的學科特點,如文字的多音性、理解的多義性、內容的復雜性等,學生時常感到無處下手。教師同樣困惑,導致了語文教學停滯不前,效果不理想。所以,很有必要就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不足進行分析與探究。
1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不足之處
1.1應試教育荼毒。這個問題雖然與我國目前的高校選拔制度有一定的關系,但是卻不能成為逃避語文教育“應試性”這個缺點的理由。但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都將語文教育“應試化”,語文教育的應試性將語文學習“技巧化”,即針對語文考試的不同題型,把語文教學演化成各種“做題技巧”。這樣的語文教學,完全把語文教育的初衷拋之腦后,完全偏離了語文教育的宗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市面上各種輔導機構的“三天80分作文”、“滿分作文培訓”諸如此類,這些無一不是靠強制灌輸所謂“萬能模板”、“萬能公式”、“萬能名言”來達到分數的,對孩子的思維與成長沒有半點益處,且憑空增加了孩子的課業負擔,可謂毒害深遠。
1.2定向思維泛濫 。一篇文章乃至一部書,涉及到的內容往往是多方面的。因此,對一篇文章涉及到的每個詞語,都應該嘗試從不同的角度理解。教師如果習慣于自己的定向思維或遵從教參的意見,呆板地講解,便會阻礙學生創造力的發展。
1.3重視思想教育,輕視現代意識。要結合課文內容教學生做人,這也是語文教學的一項任務,如,學習革命前輩艱苦奮斗的精神、生活樸素的作風,這是必需的,但要注意的是,學習其它學科也同樣可以學習做人的道理。語文教學沒必要獨攬教學生做人的大權,其更重要的教學任務是根據學科的特點,傳授學生文學常識、語法基礎、寫作技巧,并滲透現代的生活常識和培養學生的現代思維。
2 小學語文教學中不足之處的改進措施
2.1合理使用小學語文教材。傳統的教學都是完全靠教材的內容,一般情況下就是一篇課文就是一節課的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完全離不開教材。在小學語文教師的心目中,教授語文其實就是教授課文,把課文當做寶庫,當我們聽到的討論都是關于答案是A還是B的時候,就會對語文的學習失去了興趣。當教師走到學生們當中,問學生是否喜歡語文的時候,多數學生都會搖頭,因為語文的學習沒有給學生們帶來新鮮感,都是一些重復的東西。那么讓學生閱讀什么呢,語文的課文是需要認真閱讀的,有些課文是需要背誦的,但是課文并不是學生閱讀的全部。課堂教學的內容不僅僅是課文,童話故事和小說都能夠搬到課堂當中來,小學生的記憶力很好,在這個階段,語言的積累是學生學習的重要目標。語文作為一門語言,學習過程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沒有長期的積累,就不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語感,也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教師要通過閱讀讓學生積累材料,積累語言知識,要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擴大自己的知識面。要摒棄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教師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的背誦變得主動,變得容易;還可以通過講故事和表演的形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享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
2.2.提高課前備課質量。根據小學教研室工作要點,對教師的備課進行一次改革,針對教師備課重形式輕實效、重教法輕學法、重課前教案編寫輕課后反思等情況,我們應從以下幾方面采取措施:第一,備課本中不僅要增加 “教后反思”“學生、老師課前準備”等欄目,更重要的是這本備課本可以反復使用。教師第一次備課時,做到認真詳盡,在第二次教到同一內容的時候,該教師只需在原有基礎上稍作修改,使教案更豐滿即可。這樣不僅節省了教師的備課時間,而且有利于教師比較新舊教法,得出最好的備課方案。第二,改“教案”為“學案”,把教學過程分為“學生學習過程設計”和“教師教學策略設計”,學案中不僅關注知識傳授的正確性和系統性,更重視學生心理發展的要求。課堂設計講求實效性和創造性,要求體現學生的主體性,關注學生的學法,尊重學生思維的多樣性。
2.3加強師生合作。新課標鼓勵使用合作學習的方式,要促進學生之間互相交流、互相幫助、共同進步,促進師生良好的關系。合作學習強調的是教與學的互動,師生要能夠交流、溝通,要理解對方。教師要能夠啟發學生,補充教材沒有的知識,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要能夠彼此思考,彼此交流情感、觀念,從而把教學內容豐富化,求得新的發現,從而達到知識的共享,實現教師與學生共同發展。教師要摒棄傳統的灌輸式教學,讓學生與教師進行互動,形成一個整體。教學過程當中如果沒有互動,就不能夠順利把教學內容傳授給學生,那些只有教學的形式,而沒有實質性的交流,都是錯誤的教學。傳統的課堂教學所注重的是封閉性,讓課堂變得很機械,很沉悶,很程序化,沒有生氣和活力,不能夠很好地刺激學生的好奇心,學生的創新能力就得不到發揮,也不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果。
2.4豐富教學方式。科學技術的高速進步,使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越來越多,教師可以選擇的教學方式也日新月異。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該科學運用先進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構建最佳的學習環境,通過合理安排益智的小游戲、語文知識小競賽等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他們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更加輕松愉快的學到知識。語文教師還應合理運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通過音頻、視頻、圖片等生動形象的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增加傳播知識的渠道,進而拓展學生的視野,加深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不但應該從理論層面進行改革,還應該從實踐方面進行創新。語文教師教學的時候,應該緊抓教學的重要基礎,運用科學多樣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創造最佳的學習氛圍,最終提升語文學科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喬相鳳.淺析小學教學現狀及改革[J].課改行動研究,2008(8):29.
[2]張蘊蘭.探討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及走向[J].成功(教育),2009(12):108.
[3]李莉.小學語文教學現狀、問題與對策[J].吉林教育,2007(5):24-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