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平
摘 要:本文從政工工作人員構建和諧人事關系的相關基本概念出發,闡明了這項工作的重要意義,分析了政工工作人員構建和諧人事關系的三種方法,提出了相關保障措施,很有借鑒性與指導性。
關鍵詞:思想政治工作;勞動關系;企業管理
一、政工工作人員構建和諧人事關系的意義
政工工作人員,就是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員,部隊、企事業單位、行政部門都以專職或兼職的形式,設立這一職位。本文是指在企業或實行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中,專門從事黨的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員。人事關系一般是指人事行政關系,本文所指的是人與人之間或人與企業之間發生的交往關系。人際關系、企業與員工之間的聘任、聘用關系,都屬于以上意義上的人事關系。和諧穩定的人事關系目前還沒有規范的定義,筆者理解為企業內部人與人之間、企業各部門之間及企業、部門、員工之間,關系氣氛融洽,企業的追求、部門的管理與員工的個體價值實現有機融合,統一于共同的發展之中,是企業健康、順利發展的內在要求。政工工作人員構建和諧人事關系,指政工工作人員立足本職崗位,通過自身不懈努力,采取一系列措施,促進并保持企業人事關系的和諧穩定,為企業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這既是自身工作職責的應有之義,也是提高自身工作效果的重要舉措。因為只有企業人事關系和諧了,政工工作人員所負責的黨建工作、思想教育、精神文明建設、企業文化培育、組織紀律管理、勞資關系協調等才能有效開展,取得佳績。
二、政工工作人員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方法
(一)創新企業政治思想工作,構建和諧人事關系的根本所在。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既是政工工作人員的主要職責,也是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基礎工作。目標是促進企業全員思想認識的統一與提高,消除有礙和諧人事關系構建的思想根源。圍繞這一目標,創新工作內容與工作方法,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一是加強黨的方針路線政策的學習,促使職工與時俱進,轉變觀念,適應新的形勢變化,意在使職工理解企業的改革,正確認識并接受改革帶來的崗位、利益調整。二是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堅定職工的理想信念、道德觀念、法制意識、職業操守、崗位職責,減少和避免各種問題矛盾的發生。三是以人文本,促進員工個人價值追求與企業發展目標的統一。結合企業實際,幫助員工策劃職業生涯規劃,使其明確自己的發展方向與努力目標。建立企業內部幫扶機制,解決困難員工生活上的后顧之憂,等等。促使企業上下人心舒暢、人盡其才,人的積極性創造性在企業發展中得到發揮,人生價值在企業目標的視線中充分體現和挖掘。
(二)完善企業人事管理制度,構建和諧人事關系的基礎保障。大部分企業政工工作人員兼職人事管理,即便不兼職的也要通過積極地合理化建議,影響或促進企業人事管理制度的完善。通過以下兩個環節實現:一是內容的制定上,無論是人員的招聘、培訓、晉升、調動管理,還是勞動合同的簽訂與解除,無論是考勤管理還是福利制度,其相關標準都要體現人性化,在不損害企業利益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可操作和可接受性,實現剛性制度的柔性化。一是制度的執行上,堅持公平公正,在最有可能出現人為左右的環節,強化鐵腕處理。通過以上措施,員工的個體價值得到尊重,合法權益受到保護,能夠積極認可并接受制度管理,可以有效避免由此可能產生的大量異議、分歧甚至糾紛。
(三)搭建與員工的溝通渠道,構建和諧人事關系的平衡機制。企業內部建立溝通渠道的途徑很多,政工工作人員要積極牽頭組織,傳統的合理化建議征收、員工意見箱、工作總結,現代的問卷調查、業績評定、述職報告等,都可以成為與員工溝通的渠道。具體形式上,可通過政工工作人員基層蹲點調查、現場專題會進行語言或書面交流,可嘗試微信、qq群、電子郵件等電子交流。具體內容上,意見建議、合理訴求為主,便于及時了解苗頭性、普遍性的問題,制定綜合性措施解決。其他方面如經驗分享、工作感悟、所學所得、所知所會等,也要積極組織互動交流,促使老員工轉變觀念,改變自我,新員工適應環境,融入團隊,全體員工不斷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努力適應崗位需要,實現與企業的共同發展。
三、政工工作人員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保障措施
(一)優化政工工作環境。強調經濟效益第一的片面訴求、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壓力,導致大部分企業的政工工作不被重視;難以定量化考核的行業特點,更使企業政工工作難以得到企業的認可,政工工作的價值得不到體現,政工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創造性受到壓抑和打擊。長期下來,政工工作人員對工作失去了的熱情,工作落不實,信息上不來,企業員工真實的思想狀態企業領導無法知曉,產生的負面工作情緒和訴求得不到有效落實,企業效益下滑,企業領導進一步增加對經營一線的關注、對政工工作的忽視,企業由此陷入惡性循環。解決此問題的關鍵,在于黨的各級政工部門要加強對企業政治思想工作的關注與指導,引導企業主要負責同志強化以人文本的理念,樹立環境也是生產力的觀點,充分認識政工工作部門及人員在構建和諧人事關系方面的重要作用,完善相關考核機制,改善其工作環境、薪酬待遇,盡快從惡性循環中跳出來。
(二)提高政工工作人員素質。由于企業人員招聘重點與專業政工人員的就業方向,都不把對方作為選擇對象,雙方沒有交集,導致企業普遍缺乏專業的政工工作人員。現有在職政工人員情況熟、經驗多,但不具專業知識,缺乏理論根底,制約著個人工作的進一步提升。企業要采取外引與內培相結合的方式,解決這一問題。特別要積極鼓勵并支持現有人員走出去,開拓視野,接受專業知識與理論的培訓,彌補其短板,發揮其優勢,迅速提升企業政工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
(三)創造共同構建和諧人事關系的企業文化導向。要把“和為貴”這一深深根植于中華傳統文化的優秀理念,納入企業文化,在企業管理中發揚光大。圍繞構建和諧人事關系,企業要建立相關激勵機制,對工作積極配合、人事關系和諧的部門或人員給與獎勵,對作用明顯效果顯著的建議、舉措給予總結推廣,等等,促使構建和諧人事關系立足于更廣泛的群眾基礎,更有利的輿論環境,取得更切實的效應。
四、結語
構建和諧人事關系意義重大,企業政工工作人員要立足本職,求本溯源,從根本上、基礎上、機制上著手,拓寬構建和諧人事關系的深度與廣度,實現企業人事關系的整體和諧。企業要為之創造良好環境,確保和諧人事關系構建工作順利開展,實現與企業經營發展的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 魏勝啟.淺談如何構建和諧人事勞動關系[J]. 知識經濟 ,2011,08:130.
[2] 崔穎.基于構建和諧單位的政工工作開展研究 [J]. 辦公室業務 ,2014,11:228+239.
[3] 楊耀峰.在和諧企業建設中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政工干部隊伍 [J]. 世紀橋,,2014,19:12-13.
[4] 鄒燕.政工工作人員如何構建和諧人事關系 [J]. 東方企業文化2015,17 :100
[5] 李穆.政工工作人員如何構建和諧人事關系現代經濟信息[J]. 2016,12: 48
[6] 王芳.試論政工工作人員如何構建和諧人事關系信息化建設 [J]. 2015,08: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