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玲瑩
【摘要】在本文中,筆者首先總結了專科英語教學現狀,然后闡述了交際語言教學法的內涵,最后提出了交際語言教學法在專科英語教學中合理應用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交際語言教學法 專科英語 教學 策略
當今社會,經濟發展趨于全球化,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其重要性越來越明顯。同時,作為基礎課程中的一門,其對學習者的要求日漸升高。以往的英語教學,只重視學生們閱讀能力的提升,現在的英語教學,講求的是聽、說、讀、寫、譯全面提升,同時還要求學習者們熟悉西方文化,能夠靈活運用英語進行交流,真正的懂英語,會英語,這樣才會符合社會發展的需求。人才的需求無疑增加了對英語教學的要求和挑戰,專科英語教學也不例外。在英語教學實踐中,怎樣提升英語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而專科英語教育面臨的挑戰更大。鑒于此,筆者總結了本文。
一、專科英語教學現狀
1.學生們的整體水平較低。和本科生源相比,專科生源的整體水平較低一些。當高考考生的分數不盡如人意時,專科院校也是他們的無奈之選,亦或是選擇本科院校中的專科,然后再“升本”,繼而完成本科學業。在這一條件下,專科學生的整體水平就較差:英語底子薄、掌握的詞匯少、語法學得不夠扎實等等,這些都將阻礙專科英語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更為嚴重的是,不少學生的英語成績不理想,使得他們失去了學好英語的信心,對英語學習不再感興趣,毫無學習動力和激情,英語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更是沒有,這樣的狀況對于專科英語實踐教學而言,非常不利,教學效率提不起來。
2.教學效果不達標。有專家指出,英語教材的編寫,要在重視英語技能提升的基礎上,重視學生人文素養的提升,教材編寫時,要特別注意和社會的進展同步,讓教材展現出濃厚的人文精神。專科英語教材的選擇,也需在重視學生英語水平提升的前提下,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英語實踐運用綜合能力,這里指的的綜合能力,是多種能力的統稱,包括學生們的思想性、科學性,更重要的是重視將英語課堂趣味化、生動化,從而讓學生們的英語能力得以提升,同時,也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這一課程標準,前瞻性非常強,但是專科學生大多基礎薄弱,學習積極性不高,使得最終的教學目標很難實現。
3.教育資源缺乏。關于英語課程的開展,雖然有很多院校使用了差異化的教學模式,及時更新課程內容,使用了多樣化的教學輔助設施來幫助學生學好英語,但是,總體而言,專科英語教學的資源還是相對缺乏:先是,教材缺乏。難易程度適中、又有著很強的實用性的教材很是缺乏,很多專科的學生,被迫使用本科教材。本科教材,內容緊湊、難度較高。針對一些難度較高的教材,教師不得已有選擇性地講一些精品課文,很多內容被“刪除”,這將不利于學生們完整知識體系的構建。
二、交際語言教學法的內涵
語言專家Hyems在1972年首次提出交際語言教學法這一概念,此教學法側重于交際能力的認知和提升,所謂的交際能力,就是將語言使用、文化背景、語言能力三個方面結合到一起,這也是各大高校英語教學的最終目標。在這一教學法中,語言教學的目的就是使用語言進行溝通,它強調的是用溝通讓學生掌握知識,認為溝通更有利于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活躍課堂氣氛。
三、交際語言教學法在專科英語教學中合理應用的幾點建議
1.強調教師的指引作用和學生們的主體位置。教學是“教”與“學”的統稱,需要教師、學生一起完成。交際語言教學法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只是引導者,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練習在各個場景中的英語能力。學生主體位置是否發揮出來,將關系到交際語言教學法的實際效率和教學質量。教師的指引,會直接關系到學生能動性的提升,交際語言教學法更關注教師“地位”的變化,以前,教師是課堂的主體,是知識的傳授者和課堂的管理者,現在教師只是充當了指引者,尊重學生這一課堂主體,教師引導他們積極參與課堂,師生互動一起進步,這樣的課堂將會更生動、更高效。
2.讓課堂教學模式更豐富。以前的“填鴨式”教學,體現不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應用交際語言教學法,需要豐富課堂活動,讓學生們積極參與,專科學生的基礎薄、能力弱,這就更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引入各種活動,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而不是讓他們死記硬背理論知識。以前的教學模式,教師在臺上講,學生在臺下可能已經走神了,甚至是做小動作。篩選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教材內容,通過豐富有趣的活動,提升學生們的綜合能力,學生可以在活動中暴增詞匯量、可以用簡單的話語講述自己的故事提升自己的表達能力、可以通過角色扮演提升自己的語言靈活使用能力。交際語言教學法將學生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實踐運用上。同時教師還可以組織各項校園、社區活動,為學生們的交流創造機會。
3.提升教師的整體素質。這是一件復雜的事情,需要教師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優化自己的教學形式、提升自己的道德素養。一名合格的教師,要具備以下幾點:第一,要有很好的語言能力。不斷提升自己在聽說讀寫等各方面的綜合能力。第二,重視學生們交際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將不同的文化信息融進課堂,讓學生們接觸到更豐富的文化。第三,要為學生提供各種學習機會的能力,必要時適當引導,在潛移默化中鼓勵學生們勇敢交流。第四,要認識到交際語言教學法不是萬能的,這一方法的使用要求教師敢于批判課堂活動的不足。總起來講,提升學生的交流能力需要教師、學生一起努力,教師指引、學生參與,師生互動,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肖仕瓊.跨文化視域下的外語教學[M].暨南大學出版社,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