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丹丹
【摘要】當前英語課堂教學改革中存在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是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學生卻沒有得到真正有效的發展。因此,在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提高英語教學效率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難題。本文從教學方法著手,探討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
【關鍵詞】新課程 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提高 策略
英語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是溝通、交流、獲得信息的工具。英語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交際服務。其教學策略有其獨特性。因此,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判斷一堂課的教學的好壞主要看其是否達成傳授者所預定的教學目標,判斷學習者是否能夠掌握既定的教學目標并能達到一定程度的運用,獲得預期效益的最優化,使學習者與傳授者雙方獲得最大的進步與發展。
一、優化教學方法,才能提高課堂效率
優化教學方法首先要求教者在對教學目標有了充分的認識與掌握后,才能有信心有目的的實施一定的教學活動,才能與課堂所取得的效果成正比。新課程標準強調對教材的“整合與開發”,其實質是強調教師使用教材時要對教材“再次開發”,對于教材上的一些材料進行適當的重新組織與整合。因此,在教學實際中就會出現這樣一個問題,有些教師無限制的擴展教學的內容,不斷增加、擴大知識的深度與廣度。例如,在學習樂器的時候,一位老師課堂上講完piano,violin,guitar后,給學生呈現了很多很多其它的樂器等等。一節課下來,看似課堂容量很大,但學生真正掌握的內容卻沒有什么,而且對于那些樂器更沒有什么印象。我們不如在擴充一兩個重要的樂器的基礎上,其他的則讓學有余力的學生作為課外興趣去了解。
教學目標切合實際、教學內容的適度把握的同時,我還十分重視有關教學輔助的準備工作。教學輔助包括多媒體課件,電教器材,動漫,學生課堂所需要物品等等。這些輔助手段的利用是語言教學中有效的輔助與補充,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思維與興趣,也可以給所有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學生的學習進度、前一階段學習內容及其對相關背景知識的預測與了解,是決定授課內容與授課深度的重要指標。
二、優化教學方法的目的是提高教學質量
著名的英語教學專家L.G. Alexander說過:‘Nothing should be spoken before it has been heard; Nothing should be read before it has been spoken; Nothing should be written before it has been read. 通過聽、說、讀、寫這個由簡單到復雜的過程,對語言的掌握也由低級到高級、從被動輸入到主動輸出。語法的學習一直都是英語教學中一個較為困難的問題,但只要努力實踐,困難就能迎刃而解。一次,我用口語課來引導學生學語法,先給學生講了一些運動項目,再從中提出I have no interest in swimming這個句型,然后,引導學生在反復、大量練習,接下來,學生經過大量的交流與談論,能夠非常流利的使用并掌握,最后讓各組學生寫一些相似的句子,學生順利的完成了任務。可見,說與寫是兩個重要的環節,它們以聽和讀為基礎。因此,在呈現新的語言項目時,教師一定要清晰、明確地表達,一定要讓學生聽清楚,才可能有它們的有效輸出。
有效輸入與輸出是教學成功的基礎,生動有趣的課堂、有效活動的組織與實施才是問題的本質。
生動有趣是要求課堂要有吸引力,能讓學生高度注意與投入到課堂中來。在學習activities時,我們可以利用阿迪和耐克的這兩句廣告語:Impossible is nothing! Just do it!語言的規范化,既強調語言結構、語法的規范與恰當,更要強調語言的得體與適用。
課堂上我特別重視問題提出的技巧。一些好的問題,有效的問題,往往是激發學習者思維、點燃學習者思路的火花。問題提出還要考慮到涉及的面和切合實際。在實際中,經常有老師為了活躍課堂氣氛,常有使用一些不需經過多少思考的問題,一些有經驗的老師提出,課堂盡量避免提出一些簡單的是或否問題。問題的提出應關注于是否有利于學生思維的活躍,是否有利于學生使用英語表達的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我曾嘗試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這些問題先讓學生來回答,當學生無法回答時,我再做出一定的幫助或引導,這樣做的效果也很不錯。
優化教學方法并不僅僅只在課前的準備與課堂的實施,還包括課后的反饋與反思。從學習者的交流、作業和反映可以較為準確的了解課堂的效率與預定目標的達成與否,同時還可以加強對程度薄弱學習者的輔導與幫助,為程度較高的學習者提供更多的建議與擴展;作為教師個人的反思,可以更好的提高自我的教學效果,更有利于下一次的教學。
對于課堂所采取的一些教學方法,根本的評價要看其對于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的發展的作用,這是否與語言學習的規律相一致。能有效激勵學習者參與語言的學習,激發他們使用語言的信心與動力,使語言的學習高效化、快樂化、趣味化,這不僅僅能提高英語學習者學習的效率,促進學習者更快的成長,也有益于教師的發展與提高。
參考文獻:
[1]胡壯麟.語言學教程[M].北京大學出版社.
[2]王道俊,王漢瀾.教育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
[3]朱慕菊.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