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 軍,蘇傳儉
(1.合肥通用職業技術學院 體育教研室,安徽 合肥 230000;2.安徽三聯學院 體育部,安徽 合肥 230000;)
影響和制約體育教師教學評價發展因素的調查分析
——以安徽省民辦高校為例
凌 軍1,蘇傳儉2
(1.合肥通用職業技術學院 體育教研室,安徽 合肥 230000;2.安徽三聯學院 體育部,安徽 合肥 230000;)
該文以安徽省九所民辦高校為研究對象,調查分析影響和制約體育教師教學評價的主要因素,其中包括學校管理水平有限評價指標缺乏建立依據、評價內容未考慮學科差異、評價反饋機制不完善以及缺少有效的監督和管理等。針對上述調查的結果,提出了一些對策,為上級管理部門提供參考。
民辦高校;體育教師教學評價;影響因素;對策分析
體育教師教學評價是民辦高校體育教育發展的瓶頸,對影響民辦高校的體育教師教學評價現狀因素進行深入研究,有利于提高民辦高校體育教師隊伍綜合素質、體育教育的整體水平的提高,為規范民辦高校教學評價的管理,推進民辦高校體育教育工作的健康有序發展[1]。
1.1調查對象
教育部在冊的9所安徽省民辦高校:安徽三聯學院、安徽新華學院、安徽外國語學院、民辦萬博職業技術學院、安徽礦業職業技術學院、阜陽科技職業學院、蚌埠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安徽現代信息工程職業學院和民辦合肥經濟職業學院現行的體育教師教學評價為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
收集大量相關書籍和期刊資料并進行分析學習,為本文的順利完成做好了鋪墊。
1.2.2問卷調查法
設計三類相關問卷,以9所高校的學生、教師和教學管理者三類人群為調查對象。在體育課上課班級中隨機抽選100人,其中大學一年級學生50人,大學二年級學生50人,由調查員現場發放問卷,調查對象匿名獨立填寫完成后,當成收回調查問卷。在9所民辦高校中根據不同專業、不同職稱、年齡、性別隨機各學校抽選10位體育教師。9所安徽省民辦高校的校教務管理部門的員工以及二級學院(系)負責教學管理的領導和工作人員為調查對象。
表1 9所民辦高校調查問卷回收發放及回收情況

單位:份(N教師=90,N管理者=85 ,N學生=892)
調查中筆者還對教師和教學管理者做了關于影響和制約安徽省民辦高校體育教師教學評價發展因素的調查,結果顯示,以6個影響因素為主(見表2)。
表2 安徽省9民辦高校制約體育教師教學評價發展因素的調查結果 單位:人(N教師=90,N管理者=85)

2.1評價指標內容忽視學科差異
在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問卷中有7成的學生、教師問卷中也有近65%的教師認為現行的體育教師教學評價問卷的內容即指標不適用于體育專業教師,而在管理者問卷中有4成的管理者認為該評價指標不適用于體育教師。以安徽三聯學院體育教師教學評價采用的指標體系包括5個一級指標,包括:教學能力、科研能力、人際關系、教學態度和個人素質。在此我們只分析一級指標是否適用于體育教師。體育教師不僅僅要承擔課堂教學,還需要接受繁重的課余訓練競賽,還有課外活動的組織。而這樣的教學評價指標忽視了體育教師另外兩塊繁重的工作評價[2]。可見,用這種不分課程類型和學科特點的統一的評價指標進行體育教師教學評價的做法是有待完善的。
2.2教師教學評價指標缺乏建立依據
在教學評價指標的建立上,安徽省民辦高校教師教學評價指標主要是通過采用主觀經驗法和借鑒其他公辦院校的評價指標。一般是由教學管理部門工作人員或者有經驗的教師,根據主觀判斷來建立的[3]。受到各種外在和內部因素的影響,體育教師教學評價指標的建立是一項很復雜的工作,它不但要涉及到教學方面的教學內容、教學態度、教學方法和手段以及與學生溝通的能力,還要涉及到課外活動的組織能力,科研能力,而且還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感受、個人性格品質,人際關系等因素。這樣一個復雜體系的構建,需要長時間的經驗積累,在參照公辦學校體育教師教學評價指標和其他課程評價指標的同時,還要根據高校體育發展的需要,結合民辦高校培養的學生目標,結合本校教學改革的實際工作需要和體育課程的特殊性,進行系統分析。
2.3評價結果反饋機制不健全
在調查的9所民辦高校中,師生均有5成的人不滿意現行教師教學評價的處理和反饋,教學管理者中有4成認為教學評價結果的處理和反饋仍有不足之處。目前的評價結果的處理缺少了評價者和被評價者之間的正面溝通和交流的機會,教師不能從評價結果中了解自身的不足和存在的問題[4]。9所民辦高校中的安徽省第一所民辦本科高校——安徽新華學院除了以文件形式通知二級學院評教總體結果以外,還通過建立教師電子檔案,將所有被評價的教師評教結果輸入教師個人檔案中,只有本人憑登錄密碼才能查閱評價成績的做法得到了教師的一致好評,值得推廣和借鑒。
2.4缺少有效的監督和管理
在調查的9所民辦高校中,只有4所學校成立督導部門,而對教師教學評價的建立和管理工作只有1所學校的督導部門參與評價和監督工作。教師教學質量評價工作是牽涉到全校各個部門、二級學院和所有教師的一項復雜而繁重的工作,在工作實施的過程中任何關節都影響到評價結果的真實性和效果,因此對實施過程進行監督和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2.5體育課程總體地位不高,教學管理水平有限
上述調查顯示,在影響體育教師教學評價發展的因素中,有72.7%的教師認為體育課程的地位影響了發展,有56.8%的管理者認為體育課程的重要性制約了體育教師教學評價的發展[5]。體育課程作為一門國家強制實行的公共課程,沒有生源,無法創造表面上的經濟價值。近幾年來,在多所民辦高校中存在缺少體育教材、器材,還有很多民辦高校精簡體育課時和體育教師工作量打折的現象,充分體現了體育課程總體地位不高。
調查結果顯示有6成的教師認為,民辦高校中、高層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制約了體育教師教學評價的發展。安徽省民辦高校實行董事會或者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責任制,校長和其他高層管理者大多是辦學的投資者以及投資者指派的管理者,投資者把握整個學校的經濟和人事部門。往往教學管理的高層是聘請其他高校已經退休的校長或者副校長。中層管理者主要來自公辦高校的離退休教師和管理人員或者是曾在大中型企業從事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離退休人員。
3.1根據學科特點,設置體育教師評價指標內容
我們常強調對學生的教育要因材施教,那么對教師的評價呢?適合采取一刀切的評價指標嗎?每一位教師都有自身的特點。在年齡、教學和科研經歷、職業目標都是有顯著區別的,尤其是體育教師擅長的技能多樣化,那么發展目標也有著不同的領域和方向,有運動技能型、競賽訓練性和理論科研型等。教師的教學評價指標應體現教師的個性特點,在教師的能力特長上應予以肯定的評價[6]。
3.2規范評價指標建立的過程
一套評價指標制定的建議應征求被評價者、評價者和實施者的多方意見,根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發展目標,結合學校具體發展方向特點,由具有相關專業知識的人員來完成初稿后,再征求民意予以修正,教學評價指標完成后,需要經過一個實驗和驗證的過程。先進行試評價,其目的是希望通過試評價,來分析試評價的結果,檢驗是否與實際情況相符合,從而發現問題,征求參與者的修改意見,進行修改建立出一套更加完善的評價體系。這樣經過驗證的教學評價體系才是科學、合理、適用的。
3.3建立健全教學評價結果反饋機制
在教學評價結果反饋的調查中,教師們都希望對自己評價成績的來源有一個具體的了解,教師有對自己評價成績進行詳細了解的知情權,沒有溝通和交流就直接給一個分數和等級是侵犯了教師的知情權。建議在公布或者通知教師評價結果的同時,管理者給予一份書面的各方面的信息匯總,具體成績來源,教學評價結果分析,指出教師的不足和優點,并給予意見和建議,這樣的評價反饋機制能大大建立教師對教學評價的信心,使教師多了一個了解自己不足的機會,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進行改正和提高,明年再接再厲取得更好的發展。
3.4建立健全督導監察制度
督導采取的監察方式是事先被評價教師并不知情,采取突襲的檢查方式,避免了教師事先的精心準備,檢查、評價的結果能夠保證是教師的真實正常水平。建立健全督導評價制度,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使評價結果更加的客觀公正,是提高民辦高校體育教師教學評價水平、充分發揮評價的指導、激勵作用的有效手段。
3.5進一步提升提高課體育課程地位
大學體育是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最后一個環節,大學一年級、大學二年級的體育必修課是國家強制性要求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最后一站。只有養成正確的終身的體育價值觀,讓學生明白參與體育鍛煉給自身帶來的價值之后,學生才會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主動積極地運用正確的體育鍛煉方法,參與體育鍛煉,達到終身體育的目的。體育教師有效地實施體育教育、鍛煉,達到培養目標才能有助于學校體育目標的實現,為全民健身計劃貢獻一份力量[7]。
組建高水平運動隊伍,積極參加各項體育賽事,不僅能培養學生的人才競爭意識,還能夠通過體育比賽使安徽省民辦高校走出地區,走向更廣闊的區域。通過運動、比賽的方式,從不同的角度去宣傳安徽省民辦高校,讓更多的人群、更廣泛的地區了解安徽省民辦高校,以吸引更多的關注的目光,提高學生和家長對安徽省民辦高校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從而促進體育總體地位的提高。
按照同一指標對不同的課程類型和不同的學科的教師進行教學質量評價的做法是值得探討的,催進學科自我更新與對教學質量進行衡量是毋庸置疑的。民辦高校較普通高等院校的管理機制水平相對欠缺完善,使得評價制度在基層落實不到位;體育課程的總體地位相對其他課程地位不高,同樣制約了其體育教師教學評價在教學過程整個結構中的平衡,影響和阻礙安徽省民辦高校體育教師教學評價趨向于日漸多元不斷變化的動態現代教育跨步。
[1]李剛. 河南省民辦普通高校體育教學現狀調查研究[J]. 科技信息,2010(34):679-680.
[2]邵威,劉超,李國.高校體育教師評價研究述評與反思[J]. 河北體育學院學報, 2013(3):52-55.
[3]趙歡. 高校教學理論視野下的教師教學評價問題研究[D].上海: 華東師范大學,2007.
[4]覃翠英. ISO9000標準在高校教學質量管理中的應用研究[D].北京: 中國海洋大學,2008.
[5]杜國如. 江西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個性化發展調研[J]. 體育學刊,2009(6):75-78.
[6]趙曉. 高校教師教學評價理論與實踐的研究—附武漢工業學院624位教師教學評價[D].上海:華中師范大學,2007.
[7]甄衛民. 再議學校體育在全民健身計劃中的地位與作用[J]. 天中學刊,2002(5):80.
(責任編輯:高 堅)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factors hampering and restricting P.E teachers’ teaching assessment—— Taking Private Colleges in Anhui as Example
Ling Jun1,Su Chuanjian2
(1.P.E Department, San Lian CollegeP.E Department,Hefei 230001,China;2.Hefei Institute of GeneralProfessionalTechnology,Hefei 230001,China)
Based on the research on the nine private college,it is to study the major factors which may affect or limit the evaluation on the PE teachers' teaching, it includes the limited management level of the college, the lack of assessment index,unconsideration of the subject difference, incomplete evaluation feedback criterion and short of the effective supervison and management. 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 above research results, it is to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superior department
private colleges、the teaching evaluation of PE teacher、influencing factor、the strategies analysis
2017-03-20
G807.4
A
1673-8535(2017)03-0090-05
凌軍(1982-),男,安徽懷寧人,合肥通用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學、社會體育學。
蘇傳儉(1981-),女 ,安徽安慶人,安徽三聯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體育理論、社會體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