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的版權保護需要更為靈活包容的政策措施,在保障原創者、版權人利益的同時,也為互聯網開放、共享的內生動力預留空間。今天,互聯網程序和應用如何開發設計,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生活的規則。將版權保護理念融入技術的開發設計中,已成為維護原創者與版權人利益的重要渠道。然而,強調版權保護并不意味著忽視版權制度本身的局限性。在互聯網時代,如何防止“我辛苦種草,你免費放羊”的尷尬又不妨礙開放、共享、流動的互聯網精神,如何化解以互動傳播為特點的新型傳播方式與現有版權制度的沖突,需要更為靈活包容的政策措施,在保障原創者、版權人利益的同時,也為互聯網開放、共享的內生動力預留空間。“知識產權是一種文化。”版權制度背后,是鼓勵創新、推崇理性思考、賦予知識以尊嚴等更為本質的價值追求。劃定法律邊界,以技術設計提升版權服務水平,以制度安排平衡各領域創新者的利益,才能為全社會的知識積累與進步增添不竭動力。(據彭 飛于《人民日報》2017/05/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