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娟
[摘 要] 基于科學性、系統性、客觀性和可操作性原則,以資料的可獲取性為前提,結合湖南省現狀,從社物流市場供給情況、物流市場需求情況、物流發展外部環境情況三個方面構建區域物流業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并選取2005-2014年數據對湖南省物流業發展情況進行綜合評價,由綜合評價得分可以看出,湖南省物流業市場供給、市場需求情況都是逐年增長的,且市場需求的增長幅度大于市場供給的增長,說明市場供給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發展環境也是逐年趨好,說明湖南省物流業發展綜合水平穩步提升。但是湖南省區域物流業發展綜合得分不是很高,說明湖南省物流業處于轉型升級的發展階段,服務理念和服務水平弱化,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關鍵詞] 區域物流;評價指標體系;綜合評價
[中圖分類號] F25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6043(2017)09-0068-02
物流業是國家十大振興產業的重點產業之一,在物流業發展勢頭強勁的今天,物流業被喻為國民經濟發展的動脈和基礎產業,其發展水平、服務能力成為衡量一個城市現代化和綜合實力的標志之一。湖南省委省政府為大力推進“四化兩型”戰略實施,把物流業發展規劃列入了重點行業規劃。湖南省現代物流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指出,推進長株潭物流樞紐與物流節點建設,優化物流業發展區域布局,將湖南打造成為長江經濟帶重要區域性物流中心,使物流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服務能力顯著增強。
關于區域物流學術界有不同的定義,區域物流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從不同的角度看,區域物流所包括的范圍不同,它可以指一個國家、一個城市或者一個特定地區的物流。而區域物流研究的一個重點是城市物流,綜合前人研究的成果,可以將區域物流定義為在一定的區域地理環境中,以區域經濟規模和范圍為基礎,結合物流的有效服務范圍,將區域內外的各類物品從供應地向接受地進行的有效實體流動;是將運輸、倉儲、裝卸搬運、配送、包裝、流通加工、信息處理等物流活動集成,以服務于本區域經濟發展的綜合體系。眾多學者開展了關于區域物流綜合評價的研究,但基于區域的特點、物流業發展變化的特點,到目前為止還不存在一個統一的區域物流評價指標體系,以下結合區域物流特點、湖南省現狀和物流業發展影響因素從物流市場供給情況、物流市場需求情況、物流發展外部環境情況三個方面構建了區域物流業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并運用主成分分析法對湖南省近10年的物流業發展進行綜合評價。
一、湖南省區域物流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在遵循科學性、系統性、客觀性和可操作性原則、可獲得性等指標選取原則的前提下,結合區域物流特點、湖南省現狀和物流業發展影響因素從物流市場供給情況、物流市場需求情況、物流發展外部環境情況三個方面選取易量化的18項指標構建區域物流業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如下:
市場供給指標(公路營業里程(X11)公里、鐵路營業里程(X12)公里、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從業人數(X13)萬人、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固定資產投資額(X14)億元、民用汽車擁有量(X15)萬輛)
市場需求指標(地區生產總值(X21)億元、第二產業總值(X22)億元、第三產業總值(X23)億元、外商投資總額(X24)億美元、進出口總值(X25)萬美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X26)億元、貨運總量(X27)萬噸、貨物周轉量(X28)億噸公里)
發展環境指標(高新技術產業產值(X31)億元、高新技術企業數(X32)個、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數(X33)人單位GDP能耗(X34)噸標準煤/萬元、單位GDP電耗(X35)千瓦時/萬元)
二、湖南省物流業發展的綜合評價
選取湖南省2005-2014年的相關數據,利用主成分分析對物流發展情況進行綜合評價。
1.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就是一種通過降維技術把多個指標約化為少數幾個互不相關的綜合指標的統計分析方法。其基本思想就是設法將原來眾多的具有一定相關性的指標(比如p個指標),重新組合成一組新的相互無關的綜合指標來代替原來的指標。主成分分析的步驟:
1)對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
2)根據標準化數據計算指標的相關系數矩陣R,利用相關系數矩陣求特征值與特征向量。
3)根據特征值的累計貢獻率達到85%以上的原則提取相應的特征向量,根據特質向量提取主成分。
4)各主成分的方差貢獻率占四個主成分總方差貢獻率的比重作為權重進行匯總求出各樣本的綜合得分,根據綜合得分進行排名。
2.對二級指標進行主成分分析
首先對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根據標準化數據計算指標的相關系數矩陣R,利用相關系數矩陣求特征值與特征向量。基于特征值大于1的原則提取主成分,第一個主成分的累積貢獻率已達到80.969%,因此提取第一個主成分作為市場供給指標的測度模型:
F1=0.4662X11+0.458X12+0.331X13+0.493X14 +0.469X15
按照同樣的思路,利用SPSS分別對市場需求和發展環境指標進行主成分分析,基于累積貢獻率大于85%的原則提取主成分,市場需求的第一個主成分累積貢獻率為98.737%,提取第一個主成分作為市場需求指標的測度模型:
F2=0.355x21+0.355X22+0.355X23+0.353X24 +0.351X25+0.355X26+0.352X27+0.352X28
發展環境的第一個主成分累積貢獻率為91.386%,提取第一個主成分作為發展環境指標的測度模型:
F3=-0.463X31-0.464X32+0.385X33+0.457X34+0.462X35
3.對湖南省近2005-2014年的物流業發展進行綜合評價
以每個主成分的特征值占三個特征值之和的比例作為權重構造綜合評價函數,即:
F=4.048/(4.048+7.899+4.569)F1+7.899/(4.048+7.899
+4.569)F2+4.569/(4.048+7.899+4.569)F3,得到2005-2014年湖南省物流業發展綜合評價得分如下表:
由綜合評價得分可以看出,湖南省物流業市場供給、市場需求情況都是逐年增長的,且市場需求的增長幅度大于市場供給的增長,說明市場供給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發展環境也是逐年趨好,說明湖南省物流業發展綜合水平穩步提升。
三、結束語
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迫使傳統物流業向信息化物流發展,結合湖南省現狀構建一套易量化的區域物流業發展評價指標體系,運用主成分分析法對湖南省近10年的物流業發展狀況進行綜合評價分析,同時,我們可以發現湖南省區域物流業發展綜合得分不是很高,說明湖南省物流業處于轉型升級的發展階段,服務理念和服務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于秀林,任雪松.多元統計分析[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9(1):171-184.
[2]鄭國義等.“互聯網+物流”推動兩型社會新升級——基于湖南省可持續物流發展戰略研究[C].2015年(第四屆)全國大學生統計建模大賽論文,2015(11).
[3]王健等.區域物流發展的影響因素分析[J].華東經濟管理,2014(5).
[4]麥強盛.廣東省物流業綜合評價指標的構建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5):70-73.
[責任編輯:蔡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