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進
摘 要 閱讀能力在英語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閱讀理解是學好一門語言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閱讀教學的關鍵,本文簡要論述運用元認知策略指導閱讀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自我約束能力,培養他們把控自我學習行為的能力,進而切實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
關鍵詞 高中英語 閱讀教學 元認知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17-0086-02
一、元認知策略簡介
(一)元認知策略的概念。元認知策略是一種典型的學習認知策略,它旨在通過事先計劃、過程監控和行為控制等方面,讓學生提高其學習管理能力,從而達到自主學習、有效學習的學習目標。Ellis(1994:538)指出 ,“元認知策略是指學習者利用對認知過程的理解和認識,試圖通過計劃、 監控和評價管理學習活動的略策?!焙唵蔚卣f,“元認知就是對認知的認知”。
(二)元認知策略的優點。第一,間接性:即和一般的認知策略不同,元認知策略對學習起間接影響作用,通過對整個學習過程的協調、管理,運用不同的學習方法,達到學習目的,間接性是元認知策略區別于其他學習策略的重要特點;第二,與其他認知策略的兼容性強:元認知策略雖然并不是具體的學習方法,但是學生自我學習管理過程與整個學習過程并不矛盾,這也體現出元認知策略與其他認知策略相互兼容的特點。
二、元認知策略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以學生為中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元認知策略的應用目標即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管理能力。但是,傳統的教學結構總是以老師為課堂的“獨裁者”,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就與元認知策略的培養目標背道而馳。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力求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自己則作為課堂的引導者,引領學生們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
(二)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元認知策略應用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前提。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為最終導向。學生對閱讀有興趣才會充滿動力。學生有閱讀興趣才會抓住閱讀機會,才能從閱讀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獨立自主的完成各項閱讀任務,培養其獨立分析文章的獨立思考和分析能力。新課程概念的推進下,老師要注重改善的教學模式,從傳統的知識灌輸者逐步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啟發者、咨詢者、鼓勵者,將學生從學習的機器中解放出來;追求和諧的課堂氛圍,教學需改變以往課上自我為主體意識,讓學生充分參與課堂教學中,想方設法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變“要我讀”為“我要讀”,最終達到“輕松讀”的狀態。
(三)元認知策略在閱讀教學“三部曲”中的應用
1.閱讀教學之前的準備——全面而充分的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身為教師,全面而充分的了解學生是非常必要的,只有當教師了解了學生們真正需要什么,教師才能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將學生們想要的東西傳授給他們,這也是元認知策略下制定閱讀目標,明確閱讀方向的重要前提。而教師要做到這一點,必須要拉近和同學們之間的關系,讓課堂成為師生之間進行思想交流的平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和學生們成為朋友,善于傾聽他們的心聲,了解他們的英語閱讀興趣和閱讀需求,找尋更多符合他們年齡特征的英文文章供學生閱讀。
2.閱讀教學過程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資源。創建和諧而有趣的英語閱讀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培養學生學習管理能力,踐行元認知策略的有效途徑。良好的英語閱讀教學環境對于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搭配自己獨特的教學手段,為學生營造和諧而有趣的學習環境,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3.閱讀教學之后的總結。教學總結對于提高高中英語課堂閱讀的教學質量是非常重要的,對學生而言,它可以幫助學生總結學習得失,改進學習方法,轉變學習思路。因此,學生在閱讀之后,應做好相應的總結工作,為進一步提高自己的閱讀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礎。課后閱讀總結是元認知策略的重要環節,它旨在讓學生明確自身的學習不足,從而正向激勵學生的學習行為,提高他們的學習管理能力。
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將成為英語教學中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提高英文閱讀水平,轉移教育教學中心,讓學生成為英語閱讀教學課堂上的主體,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以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為初衷,綜合提升發展學生英語閱讀水平為目的,從各個角度出發鍛煉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為國家和社會培養高素質的英語人才。作為我們的一線英語教師,要通過元認知策略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提高學生對整個學習過程的管理能力。英語閱讀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難點,利用元認知策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其效果也是非常明顯的。
參考文獻:
[1]施冬青.新課程理念下培養和提高高中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J].現代教育科學,教學研究,2010,(12).
[2]經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