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金英+沈文靜
摘要:新時期下,歷史虛無主義思潮正借助互聯網的隱蔽性,逐步沖擊和影響當代大學生的思想,造成部分學生政治立場混亂,給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嚴峻的挑戰。本文從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對大學生影響的現狀、 原因出發,指出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對大學生的不良影響,并提出對策。
關鍵詞:歷史虛無主義思潮 大學生 不良影響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7)17-0012-02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绷暯酵驹谌珖咝K枷胝喂ぷ鲿h上強調,我們的高校是黨領導下的高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辦好我們的高校,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要堅持不懈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抓好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為學生一生成長奠定科學的思想基礎。要堅持不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廣大師生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龔自珍在《定庵續集》里說:“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要滅亡一個民族,就要破壞民族的認同感、踐踏民族歷史、滌蕩民族的自信心、解構民族的文化。
歷史虛無主義,是一種唯心史觀,打著重新評價的名義,懷疑、否定客觀歷史的規律、真相與本質,對歷史事件、特定歷史人物解釋隨意且不客觀、不全面,甚至刻意丑化、歪曲。歷史虛無主義與主流價值觀背道而馳,借著互聯網的發達和便利使用,已經不滿足于傳統渠道的傳播,利用互聯網的隱蔽性,不斷消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積極、正面效果,給高校的育人育心育德工作帶來嚴峻的挑戰。它的流傳和泛濫,動搖了大學生的理想信念,“90后”大學生受年齡段的限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處于不斷建立、尚未完善的過程中,經歷高考后進入高校面對新的環境,心理活動波動頻繁,易受新鮮事物的吸引,但由于辨別是非能力及社會經驗不足,給了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可乘之機,極易受到一些不良社會思潮的影響。
一、大學生受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影響的現狀及原因分析
(一)大學生受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影響的現狀
對遼寧省大連市11所高校的抽樣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現階段,各高校大學生的政治立場、政治觀點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大學生群體主流是積極、健康、向上的,很大一部分學生還主動向黨組織靠攏。但也有一小部分大學生無法清楚辨析目前國內外的諸多危機,不能理性分析社會轉型中出現的各方面的問題,表現出對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以及共產黨的領導認識不清,對共產主義能否真正實現、何時實現、社會主義道路的堅持等問題都存在疑慮,在政治上表現為不關心、冷漠。
(二)大學生受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影響的原因分析
1.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未達到預想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能否入心、入腦,教學效果是否能如預想目標般實現,決定了教育功能的實現與否。當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還未能完全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利用此機會不遺余力地對大學生進行滲透。一是教學內容理論性、政治性強, 學生參與實踐的環節少;二是教學形式多以老師一人講完全程的形式進行,學生參與度不高,興趣降低;三是師資隊伍結構有待調整。理論教師都年齡偏大,思想狀況與所教授學生銜接度不高,受學生歡迎的教師較少,學生難以對課程有較高的吸引力。由此可見,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利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效果不佳而加速傳播。
2.社會問題突出與社會轉型期的沖擊
高校大學生關心社會熱點問題,想積極出謀劃策尋求解決辦法,但尚未進入社會,心智還不夠成熟,理想和現實之間無法協調,不能合理做出研判,看到問題解決的方向與自己預想的方向不一致就容易心生困惑,出現不滿情緒,歷史虛無主義打著反思歷史的口號接近大學生,散布不合理信念,迎合他們迷茫的心理。
3.互聯網絡的超速發展為歷史虛無主義傳播提供了媒介
近幾年,隨著互聯網絡的高速發展,大學生可以足不出戶了解天下大事并可發表評論。但由于大學生社會經驗少,不能正確甄別各類網絡信息,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在網絡隱蔽性的保護下,編造、篡改、捏造一些歷史事件及歷史人物,灌輸一些片面的、有傾向性的觀點,致使一些大學生以偏概全地理解和認為想當然,在網絡上抒發自己的不滿情緒、偏激情緒,成為“鍵盤俠”,時間久了,就會扭曲大學生原先正確的三觀,毒害無窮。
二、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對大學生的不良影響
(一)動搖大學生的馬克思主義堅定信仰
歷史虛無主義,作為一種唯心史觀,是與唯物史觀相對立的,它不承認我國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指導地位,恩格斯說:“如果不把唯物主義方法當作研究歷史的指南,而把它當作現成的公式,按照它來剪裁各種歷史事實,那它就會轉變為自己的對立物”。受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影響,部分大學生思維混亂,懷疑馬克思主義,一些大學生在入黨動機上產生疑慮,削弱了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
(二)撼動大學生對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深信不疑
大學生中大部分都是共青團員,還有一些學生黨員,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在學生中傳播一些不實言論,抹黑一些事件,片面評價領導人,對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視而不見避而不談,對已有歷史結論的事件試圖推翻重新下結論,等等,如果任由這種錯誤思潮傳播開來,會給我們黨的先進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的發揮帶來極大的沖擊,也會削弱我們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
(三)不利于學生形成完整人格
在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宣傳和影響下,使部分大學生行為怪異,無法成為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他們對正面宣傳教育反感、不當回事,對政治漠不關心、缺失社會責任感,對國家的建設和發展沒有信心也不提供支持和幫助。從認知上看,部分學生的表現是違反和違背一切的規矩、傳統、權威、教育、理性;從情緒上看,他們的表現是焦慮嚴重、脾氣暴躁、以憤怒發泄不滿情緒、不能承受人任何壓力;從行為上看,他們的表現是追求自由、鄙視紀律、以自我為中心。
三、抵制歷史虛無主義思潮,消除對大學生影響的對策
(一)幫助和引導大學生樹立科學的歷史觀及價值觀“必須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正確歷史觀教育,提高大學生嚴謹求實的歷史素養,增強當代大學生正確辨析和自覺抵御歷史虛無主義的能力”,幫助大學生樹立科學的歷史觀和價值觀。大學生應保持清醒的頭腦,不斷學習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形成自己的獨立思考和判斷,從當下做起,從自己做起,有力抵制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沖擊。
(二)加強歷史知識的學習
大學生普遍喜歡新鮮的事物,對歷史的關注少且深度不夠,歷史虛無主義者利用這一點,宣傳不實歷史事件,借反思之機行污蔑之實。對大學生要加強中國近現代史、中國共產黨黨史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的教育,讓大學生了解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過程中所發揮的中流砥柱作用以及新中國建立以來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不斷培養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認同感,提高認識和分析能力。
(三)加強對互聯網監管
根據互聯網新媒體的特點,各高校應層層部署,簽署責任狀,明確各管理者的監管職責,嚴密把關各信息的發布內容、方式、手段,遏制歷史虛無主義思潮的傳播。還要主動出擊,通過信息研判和反饋機制使互聯網新媒體成為新時期抵制歷史虛無主義的有效載體。
參考文獻:
[1]萬舒全.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對大學生的影響及對策探析[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6(9).
責任編輯:楊國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