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緒帥+趙文君
摘要:本文介紹了四種主要的互聯網醫療模式,對互聯網醫療監管方面存在的問題和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認為應當確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的監管主體地位,完善法律法規,提高診療服務的準確性,保障患者的隱私權益,加強社會化監督。
關鍵詞:互聯網 醫療服務 服務監管
中圖分類號:R-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7)17-0001-01
一、問題意識
2015“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互聯網+”行動計劃①,于是,一場“互聯網+”的改革之風開始席卷整個醫療服務行業,類似在線診療、遠程醫療、移動醫療等新服務接連出現。在線醫療服務是互聯網最先滲透到醫療領域的一種服務方式,通過網絡在線及移動互聯網等技術,讓患者24小時隨時隨地都能夠接受醫療服務。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風險,在監管方面的問題也越來越凸顯。本文介紹了四種常見的互聯網醫療服務,并分析了互聯網醫療服務在監管方面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解決策略和建議。
二、研究現狀
“看病難、看病貴”問題長期困擾著人們,其原因一方面是醫療資源分配不均。雖然2015年衛生總費用支出是2010年的兩倍多,但人均醫療費用城鄉差異也很顯著,且80%的衛生資源投入到大城市,80%投入到了大醫院。另一方面,醫療服務行業效率低下。在人口數量超過500萬人、人均GDP在5000美元以上、人均壽命不足70歲的47個國家中,我國的醫療服務行業運行效率排名墊底,居于第36名。②
互聯網滲透醫療服務行業,產生了類似在線問診、預約掛號、健康管理等新的醫療服務模式。(1)在線問診。患者可以通過手機、網絡等形式向醫院專家進行醫療咨詢。(2)預約掛號。在網絡或者手機平臺上提前預約掛號,系統會自動顯示就診時間。(3)健康檔案管理。為患者建立健康檔案,全面掌握患者的健康狀況。(4)醫療社群。患者可以找到與自己相同或相似病情的病友,醫生之間也可以相互交流治療心得,并與他們交流和分享治療經驗。
三、在監管方面存在的問題與原因
(一)責任界定
國家明確規定進行遠程醫療的醫生必須在本單位進行,這便限制了提供在線診療的可能。網絡平臺上獲得的處方建議也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產生爭議時責任界定存在一定的模糊性。
(二)診療安全
在線診療在缺乏必要參考資料的前提下,醫生給出建議的可靠性有待考證。這是由于在線診療主要依賴圖文資料及語音內容,純線上的醫療服務難以像在醫院中那樣進行相關指標的體檢,同時缺少“觸診”產生的信息。
(三)患者隱私
2014 年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印發了《人口健康信息管理辦法(試行)》,但并未明確外部移動醫療實施過程中收集的個人健康相關隱私信息的管理和保護責權,在線診療在法律規范和管理方面還存在空白。
四、相關對策建議
(一)建立和完善相關政策法規
從政策法規方面探索促進互聯網醫療服務發展的方式及路徑,確立衛生計生委作為國家監管主體的地位,推動醫生多點執業,及時調整醫保方案,完善醫療糾紛相關條例,明確互聯網醫療引發糾紛的處理辦法。
(二)提高在線診療服務的準確性
面對潛在大病的可能性,線上問診能夠給出的最佳建議就是醫生在線回答問題過程中在以自身豐富的醫療經驗看病的前提下,幫助患者找出病因并建議患者到線下醫院進行就診。
(三)加強對患者隱私的保障
在法規層面,要健全對患者隱私權的法律保障,制定互聯網醫療行業監督規范,明確泄露患者隱私人員的行為責任。在管理層面,注意對各個環節信息系統的維護,加強對數據庫信息的管理,設置安全的認證方式,嚴格規范數據的采集。
(四)社會化監督渠道
可以利用微信、醫療社群等網絡平臺,建立社會化的監督反饋渠道,在醫療服務提供者和用戶之間建立通暢的反饋、投訴、信息協調與發布機制。
五、研究結論
互聯網介入醫療領域,重構了整個醫療價值鏈,優化了醫療資源,解決了很多醫療問題,但在監管和法律規范方面幾乎處于空白。文章根據其在監管方面出現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力求探索一套平衡的監管體系,并不斷對現有監管制度進行調整,使得通過監管保護病人權益的同時又能促進互聯網醫療領域改革創新和持續發展。
注釋:
①2015年3月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
②文丹楓,韋紹峰.“互聯網+醫療”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醫療健康革命[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5:24-26.
參考文獻:
[1] 裘加林,田華,鄭杰,程韌,秦浪.智慧醫療[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5.
[2] 李未檸,王晶.“互聯網+醫療”重構醫療生態[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3.
[3] 宗文紅,陳曉萍.國外移動醫療監管對我國的啟示[J].中國衛生信息管理雜志,2015(4):340-345.
[4] 喬羽,褚淑貞.國外移動醫療應用監管對我國的啟示[J].中國藥房,2014(29):2702-2704.
責任編輯:孫 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