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蕾
摘要:課外作業是課堂的延伸,對學習者學習漢語發揮著舉足輕重地作用。本文選擇了初級階段的東南亞留學生對于《漢字與閱讀課》課外作業情況作為調查設計,從而得出初級階段東南亞留學生在課外作業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方法。
1.1研究意義
培養漢語學習者運用漢語進行交際的能力是對外漢語教學最直接的教學目的,為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合理規劃教師的教學環節和學生的學習環節。本研究從課外作業的角度入手,把教師的“課堂教學”和學生的“課外學習”緊密聯系起來,探討如何通過優化課外作業設計,充分發揮課外作業在提高教師教學效果和學生漢語交際能力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對于教師來說,首先,可以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提高教師對課外作業的重視;其次,整合作業內容,挖掘有效的作業形式,將促進作業設計向多元化發展;最后,可拉近師生關系,推動教師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認識,從而能從學生的漢語水平、興趣愛好、性格特點等方面出發,使教學有的放矢。 對于學生來說,首先,多樣化的作業形式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把教學的外在推力轉化為學生的內在動力;其次,科學有效的課外作業,可使學生獲得大量的實踐機會,進而對所學知識進行消化、吸收和鞏固。與此同時,學生也收獲了自信心和滿足感,消除了初學漢語的恐懼感。
1.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獻綜述法、問卷調查法。以學院2015級初級班東南亞漢語學習者為調查對象(5、6班),集中調查了《漢字與閱讀》課課外作業實施情況,調查內容包括課外作業的難度、內容、形式、作業量、批改反饋等方面。為課外作業實施現狀、作業布置存在問題的論述,以及為課外作業設計建議的提出提供了真實資料。
1.3文獻綜述
國內有關對外漢語教學的研究,主要是關于教學法、理論應用、語言要素教學實踐等方面的研究,而涉及課外作業研究的論文屈指可數,甚至可以說處于空白和盲點。
《對外漢語教學作業的布置與批改研究》(李孝貞,2011)中,作者在總結與作業有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教學實踐,論述了對外漢語教學的作業布置與批改的意義,并對作業類型和批改方式進行了分類。通過對學生的問卷調查和結果分析,掌握了目前作業布置和批改的現狀,從中發現了目前作業在布置和批改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策略。任務型課外作業的理論依據是任務型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法一直以來是對外漢語教學界關注的焦點,研究成果較為豐富,包括教學模式(崔永華,1999;姜麗萍,2013)、教材編寫與分析(吳勇毅,2005;趙雷,2008)、任務項目分類(馬箭飛,2002)、課堂應用(王燕,2005)等方面的論述。
二、東南亞初級階段留學生課外作業現狀調查
2.1問卷調查設計
為了了解東南亞初級階段留學生對于《漢字與閱讀》這門課程課外作業的現狀,本文采用了問卷調查的方法對2015級東南亞初級階段5、6班留學生進行了調查,兩個班級的學生都是同一個教師教授課程,但是總的人數加起來不超過45人,問卷發放了45份,有效問卷為35份。在調查時,35位學生中有三分之二的學生來自老撾,其余部三分之一來自泰國和越南,男生有21人,女生有14人,大部分學生學習漢語學習了一年以上,少部分是兩年或者半年。很多學生都認為自己的漢語水平一般,有少部分學生漢語水平差和很好。
2.2 問卷信息分析
(1)關于是否有必要做作業:出有85.71%的學生認為有必要做課外作業,但是也有14.29%的學生認為沒有必要做作業。由此見大部分學生對漢語課外作業比較認同,少部分同學反對,他們學習漢語的習慣還需要改進。
(2)按時完成作業情況:學生有71.43%的會按時完成作業,但又28.57%不按時完成作業,說明這一部分學生需要改正這一不良習慣。
(3)教師檢查作業完成情況:有65.71%的學生在教師不檢查會按時完成作業,但是有34.29%的學生在教師比檢查的情況下不會完成作業,說明這部分學生完成課外作業的自覺性有待提高。
(4)忘記做作業的原因:60%的學生忘記做作業的原因是由于作業太難,25.71%的學生覺得自己不認真,14.29%的學生在課堂上沒有聽懂,這些反應了留學生在上課時應該專心聽課,下課認真對待漢語,同時也指出教師在布置作業時不應該太難,應該結合學生的水平及學習知識的進度來布置課外作業。
(5)課后學習漢語的時間長短:28.57%的學生花一小時學習漢語,22.86%的學生花30分鐘以下,20%的學生花兩小時以上,11.43%的學生花一個半到兩小時學習,5.71%的學生不花時間學習漢語。這些數據表明不同的學生花不同的時間來學習漢語,但是從總體數據看,大部分學生課后學習漢語的時間相對較短,這說明學生在課后對漢語的重視程度還不夠。
(6)每次花時間完成作業的時間:37.14%的學生花1小時完成課外作業,22.86%的學生兩小時,20%的學生花30分鐘以下,17.14%的學生花1個半小時完成,2.86%的學生花兩小時以上,由數據可以得出大部分學生做一次作業花的時讀比較長,都是一個小時以上,完成課外作業時間的長短與學生在課堂上所花的時間有密切關系。
(7)作業難易度調查:62.86%的學生選擇了有點難,17.14%的學生選擇了難易適中,11.43%的學生選擇了非常難,5.71%和2.86%的學生選擇了不清楚和其他,沒有學生選擇很簡。這些數據總體上說明了作業相對有些難,這說明教師在布置這門課程的作業時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水平。
(8)作業批改方式:37.14%的學生喜歡教師寫分析,22.86%的學生喜歡評分數,11.43%的學生喜歡教師口頭批評或同學間相互批改,8.57%的學生喜歡被寫勵志話語和其他。教師在批改課外作業時應該多樣化,換不同方式為學生批改作業來增加學生的興趣。
(9)喜歡的作業類型:從知識的識記角度來看,“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一般都要經歷理解、鞏固、記憶和積累過程?!辈煌愋偷恼n外作業可以促使學生通過不同的方式進一步領會課堂知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記憶。16個學生喜歡練習題,9位喜歡抄寫背誦閱讀,4位喜歡小組合作,3位喜歡時間實踐活動。總體上來看由于是初級階段水平的學生,學生對漢語掌握的知識一些基礎知識,所以學生喜歡書本練習題和抄寫,課本中的題目對學生的識記和掌握影響很大。
三、總結
關于課外作業從學生方面來看,課外作業在學生學習漢語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學生對漢語的學習并不是在課堂上能全部完成,課外作業是對課堂學習效果的檢測和反饋,教師也能夠根據學生完成課外作業的情況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從而為自己的教學指明方向。
參考文獻:
[1]徐子亮.對外漢語教學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208.
[2]李孝貞.對外漢語教學罪業的布置與批改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