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這次,我深有體會:在班級管理中我特別關注留守學生生活,給予他們特別的愛。
小強,父母忙于打工掙錢,無暇很好地照顧她,將她交由姑姑帶,每到逢年過節,眼巴巴地盼著父母親回來……面對這一雙雙渴盼的眼睛,一個個孤獨寂寞的孩子,這樣的留守兒童,我們該做些什么?
她剛進校時,每天憂郁、孤獨地坐在座位上,沒有什么朋友,沒有太多話語。當我問他原因, 她也只是瞪大眼睛瞧著我,拒人于千里之外。五年級的一天早上,上到第二節課,她同桌告訴我說她生病了,我問她要她家長的電話號碼,好叫她家長來學校接她去醫院看病,她才告訴我她父母都不在身邊,自己在姑姑家住,姑姑們都去上班去了,中午還要自己做飯吃呢。后來我把她送到醫院安頓好后,輕輕地擁住她雙肩,微笑著告訴她:老師關心你,老師愛你!她聽后抬起頭,眼睛瞪得很大,很驚訝,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緊接著流下幸福、感動的淚水。我和她一下子拉近了距離。后來,我經常和她耐心談話,節假日噓寒問暖。從這以后,她知道了除了爸爸媽媽,還有許多人都真心愛著她;從這以后,她敞開了孤獨的心扉,安心學習、生活.......也是從這以后,我更加細心關注這個留守孩子。知道她渴望父母的愛,她需要更多家庭的關愛。所以,只要有機會,我都會毫不吝嗇地把自己的愛灑落在這個孩子身上,還經常鼓勵她打電話給父母,讓電話傳遞家庭的溫暖,慢慢引導她向好的方向發展。使她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現在的她,以經上到初三了,都有了明顯地改變,身邊有了要好的伙伴,學習認真,性格也變得開朗得多了,各方面都在健康發展著。
是啊,學校和老師應給“留守兒童”以更多的關注、鼓勵、幫助。愛是教育的基石,對于長期生活在“孤獨城堡”中,處于父母“關愛缺失”的“留守兒童”,愛是教育的前提,教育應把愛放在中心位置。教師應與“留守兒童”交朋友,多關心、愛護、照顧、理解他們。在面對如此之多的“留守兒童”問題上,我們廣大教師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用心關注留守學生,調查了解留守情況,愛心建立留守兒童個人檔案。學生入校時,班主任要建立學生的個人檔案,實行動態管理,并用愛心建立留守兒童個人檔案,留守兒童的家庭住址、父母打工地點、目前監護人和聯系電話要另類登記造冊,并針對留守孩子的性格,家庭等不同的特點進行分類管理,建立留守學生成長記錄卡。關注留守學生生活,在愛心建立留守學生檔案基礎上,教師要清楚每個留守孩子及監護人的基本情況,清楚孩子的父母外出務工的去向及聯系電話,定期與留守孩子談心交心,定期到留守孩子家里家訪,用愛開啟留守兒童孤獨寂寞的心扉。
2.多給予鼓勵和表揚,既要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又要輔以良好的行為指導和訓練。留守兒童大多數其實是很自卑的,老師可以在他們取得小小的進步和成績時,及時的進行表揚,增強他們的信心,讓他們覺得自己其實并不比其他的孩子差。
3.要號召全班同學關心和幫助他們,創造一個團結友愛、溫暖和諧的班集體。“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視。長久的分離,會導致這些留守兒童性格孤僻,感情淡漠,尤其與父母之間,交流漸少,距離漸遠。嚴重的甚至出現心理失衡。青春期的孩子們最需要正確有效地引導,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容易受外界物質因素的影響。父母常用金錢來彌補與子女的情感交換。這就造成了一些小孩把錢看得比較重,淡漠了與父母的情感。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要讓他們學會怎樣和別人交流,怎樣讓他們很好的溶入班集體,使他們的心里能健康的成長,從而創建一個和諧溫暖的班集體。比如,可以先調查弄清留守孩子們的生日,讓同學們和他一起度過一個愉快的生日聚會,讓他融入到集體當中,感受到集體的溫暖。還有,可以經常組織班上同學到他們家去幫忙,讓他們感受到學校給他們的愛。
總之,一切為了留守兒童,為了一切留守兒童,教師要播撒大愛,不僅要關注留守學生的學習、生活,更要關注留守生的心理,讓他們的各種煩惱與困惑有地方、有人傾訴,為他們打開心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在安全上,要時刻提醒;在生活上,盡可能提供幫助;在心理上,要細心觀察,多方溝通;在學習上,要多予指導;在交往上,鼓勵他們融入大班級集體中,減少其心靈的孤獨和寂寞,使其保持活潑開朗的學習和生活心態。
我相信,教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讓我們攜起手來,給留守兒童撐起一片愛的藍天,用心關愛每一位留守兒童,他們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