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云
摘要:新課堂強調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強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滿堂講或滿堂問僅僅是教師的單邊活動,是以教師的口代替學生的口和腦,達不到培養學生發現與創造能力的目的。
關鍵詞:教學空間 教學內容 教學過程
開放的語文課堂,就是說學生始終是教育過程的主動參與者。教學時,我緊扣新課標理念,重視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構建開放的語文課堂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更廣泛的學習空間,盡可能在學習上給學生自由選擇的權利,讓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
一、開放教學的空間
語文學習的內容不僅僅限于課本,它更多來源于學生的生活。學生的生活世界是豐富多彩的,語文教學必須通過傳統課堂這個封閉、狹小的圈子,根植于生活這片沃土,將語文學習和生活密切聯系起來,讓語文真正成為生活化的語文。語文學習應當充分利用好課程資源即課本。課文的插圖,可使教材增輝添彩,不僅能幫助師生理解課文的內容,把插圖用好,可以教活語文課.運用插圖導入課文,往往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學《趙州橋》時,由于學生從未見過歷史悠久,外形優美,結構堅固的趙州橋,不知大拱兩肩上那兩小拱空間位置究竟如何。我就出示掛圖或指導學生看課本的插圖,將古老的趙州橋變作具體可感的形象。這樣,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大大增加了。又如:從大眾傳媒上開發利用。大眾傳媒是指報刊、書籍、電視、電影、互聯網等;從活動場所上開發利用,活動場所有圖書室、生物角等;從學校附近的自然環境上開發利用。這樣的教學,讓我感受到隨地都是課堂,生活即是語文,語文是與生活聯系在一起的,我們只要積極地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創造性地處理好教材,將語文教學同社會生活聯系起來,語文教學必將面目一新,發揮更為強大的功能,我們的學生置身于這樣的教學中,也必將受益匪淺,獲益終身。
在社會生活精彩紛呈的今天,語文教學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可謂琳瑯滿目,數不勝數。語文教學除扎扎實實抓好每一堂課的教學,還應把關注的視角引向課外,充分利用好各種教學資源。教師要引導學生閱讀、欣賞、品味、感悟,積累更多語言素材,豐富自己的情感體驗。那些流傳千古的詩歌、詞文,更要帶領學生抑揚頓挫地去朗讀、背誦,提高對語言的感悟力,欣賞人類文化的精華,激發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開放教學內容
從內容設計上說,要回歸兒童的生活。“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實際上語文課文中的內容反映的無非是自然中或社會中的人文內容,因此學習課文時不能孤立地處理課文內容,必須盡量把自然中、社會中的人文性內容引入課堂中來,盡量聯系生活實際來幫助學生理解和感悟。這可以通過實物或表達、圖片、錄像、課件等再現自然或社會內容,或通過引導學生表情朗讀、聯想、想象、表達、表演等表現課文情境。一直以來,我總是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使孩子們深深地感受到:語文離他們很近很近。這樣,孩子們便會更加自信、更加主動地去學習。抓住生活的點點滴滴,眼里有資源,心理有教育,課程資源就無處不在。
讓孩子感受到開放的內容,還應該與其他學科融合?!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化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互相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如教學《家》一課時,體會詩的第二句“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就是我們的家?!卑囊馑?,是理解詩句的難點。為了突破此難點,我進行了如下設計:昨天老師已經布置小朋友回去畫自己的家了,誰來介紹一下你的家?(學生上臺實物投影下介紹)其實呀,我們小朋友也有一個共同的家,它的名字叫――中國。(課件出示盛開著朵朵鮮花的中國地形圖)這就是我們的中國地形圖,看!這一朵朵盛開的鮮花,多美呀!我們小朋友的張張笑臉多么像這朵朵鮮花呀!我們可以在祖國的大花園里幸福健康地成長,你看,他們多快樂呀?。ㄕn件出示一幅幅學生的學習生活畫面,配樂:娃哈哈)來吧,就讓我們一起快樂的唱起來吧?。▽W生齊唱娃哈哈)我們能生活在祖國的大花園里,是多么得幸福?。。ㄕn件出示:“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就是我們的家?!保┰诖藢⒚佬g、音樂有機地結合到語文學習中,讓各個學科的教學資源與學生的情感有效地結合。這說明語文雖然姓“語”,但語文決不單是語文,必須注重與其它學科的融合。
三、開放教學過程
從過程設計上說,我鼓勵學生對教科書多元的個性化的解讀,使學習過程成為一個富有個性化的過程。如閱讀,《課標》特別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奔丛试S學生個性化的多元解讀,同時要求教師少一點理性化的分析,少一點無謂的文字游戲,以重點精讀帶動全文瀏覽;多一點熏陶、多給學生一點揣摩、感悟的機會,著力于閱讀態度、情感和價值觀的培養。在教《月光曲》一文中時,文中講到聽了貝多芬的曲子,盲姑娘激動地問道:“……您,您就是貝多芬先生嗎?”可“貝多芬沒有回答”。此處就這樣設問:貝多芬為什么不回答?請多角度進行思考。我就提示學生從性格人品、心理感受、特定氛圍、觸發靈感、進入創作情境等方面進行思考。這類發問激發了學生在理解語言上發表一些新穎、獨特的見解.
我們倡導自主學習,讓學生從生活、書本等資源中獲取知識;我們倡導合作學習,在合作學習中,由于有學習者的積極參與和交流互動,因而教學過程遠遠超越了本身,它變成了師生交往、創新的過程.學生可以在活動、討論中學得知識,可以通過采訪、寫報告等共同解決問題,這對于培養他們的團結協作精神無疑是大有幫助的;我們倡導探究學習,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這種學習方式對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是有益的。
總之,在具體操作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來確定和設計開放水平。課堂教學不應當是一個封閉系統,也不應該拘泥于預設的固定不變的程式。因為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組成的集體,他們都有獨特的感情和個性,只有發揮并培養其個性,引導他們正確表現自我,才能使每個學生在班級生活中有困難得到幫助,有錯誤得到糾正,有煩腦就得到化解,有成績得到鼓勵,有才能得到發展。也只有這樣,學生的個性才能得以充分發展,成為品學兼優的學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