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波+徐超+曾明
【摘要】本文介紹了“參與式”教學模式的概念和特征。并且重點介紹了在藥學專業有機化學過程中開展“參與式”教學模式的具體方案,通過“參與式”教學模式的開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關鍵詞】參與式教學模式 藥學專業 有機化學教學 教學效果
有機化學是藥學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有機化學的基礎知識為后續課程的藥物化學、藥物分析和中藥化學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培養學生運用有機化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今后進一步發展提供必要的知識儲備。如何搞好藥學有機化學的教學,使培養出來的學生既具有一定的理論水平,又具備較強的專業技能,能夠適應社會對高級藥學人才的需求,是在教學中需要探討的重要內容。這幾年筆者擔任藥學專業有機化學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嘗試過多種教學改革,其中“參與式”教學模式在我校藥學專業有機化學教學中有比較好的效果。本文就“參與式”教學設計的構建,“參與式”教學模式在藥學專業有機化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進行了具體的闡述。
一、“參與式”教學模式的定義和特征
“參與式”教學是指通過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來創建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到學習中來,是一種合作式教學模式。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直觀的教學手段,鼓勵和引導學生積極的參與到教學中來,不僅提升了學生的交流與探究能力,同時也有助于學生理解能力的提升,對提高教學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幾點:
(1)平等性。在參與式教學中,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合作者,共同完成教學內容。但許多大學生擔心自己在主動回答問題時如果出現錯誤可能會遭到斥責,甚至是教師與同學的嘲笑,所以在上課時大多選擇沉默以自我保護。鑒于此,創造一個自由、積極的氛圍很重要,這樣學生才能自由自在地表現自己。同時,通過建立心理相容、相互尊重、平等博愛的師生關系,在師生的心靈深處碰撞出和諧、愉悅的火花,實現教育、教學成果的最大化。
(2)全程參與性。“參與式”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全程引導和指導學生,絕不是整個教學過程全交給學生,老師不聞不問,讓學生任性發展。學生要全程和整體參與教學過程,包括制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方案,創設教學氛圍,準備教學資料,教學監控,評價反饋等,絕不能走過程,作秀地只出現在某一環節。
(3)不可預測性。傳統教學模式教師先把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設計好,學生只要被動接受即可。“參與式”教學的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結果都是開放的,其具體情況很難提前預測。所以教師應該全程監測和指導,對不合理的教學方案要及時指出,并作相應修改。
(4)多樣性。“參與式”教學是一種教學模式,要想順利得到開展,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應借助多種教學方法,例如:小組討論、示范和指導練習、案例分析、多媒體教學、音頻或視頻活動等。
(5)發展性。“參與式”學習過程期待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只要學生努力探究了,在他人的幫助下進步了,在學習中獲得了親身的體驗,學生就獲得了發展。
(6)互動性。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得到多方面的滿足,特別是在成就感上的滿足,教師的創造才能和主導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7)激勵性。“參與式”學習評價注重發揮激勵性功能,這里沒有失敗,只有不斷地探究。
(8)反思性。“參與式”教學的最高境界在于反思,在于頓悟,在于通過不斷發現自身之外的知識世界來構建新的經驗體系。
二、“參與式”教學模式在有機化學教學的具體實施
在藥學專業的有機化學理論教學中實施“參與式”教學模式,首先需要確定合適的教學內容,如果把所有的有機化學教學內容都采用“參與式”教學模式,那是不可取的,因為有機化學難度大,課時緊。我們把一些內容相似的教學內容整合到一起,前面的教學內容采用傳統教學法,而后面的教學內容實施“參與式”教學法,讓學生把傳統教學中所學習過的理論能靈活到應用后面所學的教學體系中來。下面我們以有機化學中的第三章烯烴和第四章炔烴為例來闡述“參與式”教學模式在我校的具體實施過程。
(一)前期準備階段
首先采用傳統教學法講解第三章烯烴,再把2015級藥學一班的學生分成4個小班,每個小班9~10名學生,每個小班選出一名小班長,把第四章炔烴的教學內容布置下去,一個小班負責一部分教學內容,第一小班負責炔烴的結構、命名,第二小班負責炔烴的異構現象和命名,第三小班負責炔烴化學性質的炔氫反應和還原反應,第四小班負責硼氫化反應和氧化反應。
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查閱各類書籍、期刊或網絡,了解烯烴的具體結構、命名和化學性質,書寫教案,制作PPT。
(二)課堂講解階段
課堂上每小組分別派出2-3名學生講解自己負責的教學內容;另外安排2-3名學生作補充,例如在講解到炔烴的氧化反應時,第四組的第一個同學只講了反應物和生成物是什么,沒有及時的與烯烴的氧化反應進行比較,后來分別有2個同學把炔烴的化學性質和烯烴的化學性質進行了比較,找到了這兩類物質發生氧化反應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三)課堂提問
等到每個小組把教學內容講解完畢后,其他組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對課堂內容的理解提問,負責該教學內容的小組成員要按要求解答同學所提的問題。
(四)課堂小結
學生提問完畢后,學生要針對其他小組的準備情況和講解情況進行相互評價,教師要對課堂上各位同學的表現進行及時的總結,對課堂上學生講解不到位、不清楚的問題要及時更正和指出。根據整個課堂教學完成情況,合理地調整“參與式”教學模式。
當然,參與式教學模式遠不止本文講解的這么幾點,“參與式”教學模式的實施更多的是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提高學生學習有機化學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只有教師合理的選擇教學方法,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周建波, 鄒帥, 崔小瑩, 徐超.“參與式"教學模式在藥學有機化學實驗中的應用[J].化學教育,2017,(8).
[2]張廣兵.參與式教學設計研究[D].西南大學,2009
基金項目:長沙醫學院教改資助項目(長醫教[2016129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