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潔
【摘要】:本論文為了啟發學生的創業意識、提升學生的創業能力,在分析了大量案例基礎上,發現影響大學生創業的因素眾多,以下結合具體建議談談其中四大核心因素。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影響因素
隨著國家的支持、社會的進步,激活了越來越多人的創業的精神,選擇走向或走上創業之路。在這些眾多的創業者中,在讀大學生、畢業生所占比例越來越多。這本是一件社會發展中的好事,但是付諸創業實踐的或者創業成功的學生確實很少。
面對這一現象,社會各界都在從不同角度分析其原因所在,以讓后來者汲取教訓,學習經驗。作為高校教師,為了啟發學生的創業意識、提升學生的創業能力,在分析了大量案例基礎上,發現影響大學生創業的因素眾多,除了政策層面之外,以下結合具體建議談談其中四大核心因素。
一、在創業的認識方面,不要觀念陳舊,要務實除虛。
由于大學生還沒有完全走向社會,缺乏對個人人生的基本定位;另外,剛畢業的大學生尚各方面自主決定能力也不強,還都受到家長等社會因素的影響,往往希望在工作上最求所謂的穩,力爭工作看起來很體面,因而不敢去嘗試自己創業,尤其是從起點開始創業。這種現象,尤其表現在傳統家庭中培養出的學生身上。比如曾經的一學生,畢業后按照預先策劃開始自己創業。可是剛起步,就遭到街坊閑議“畢業了也沒個穩定工作,大學白上了”“可不要學他”,他父母聽了特心寒,就百般阻撓,只得盡了個所謂的公司感“穩活”拿死工資。
另外,一提到創業,人們就立即想到開大公司做大買賣。其實,這是沒有理解新形勢下的“業”。能創立高科技產業,固然很好,但要清楚哪怕是圍繞傳統行業中一項具有革新意義的技術創新而開個小店,也是創業。馬云、劉強東等人,不也是從小做起、從實際做起的嗎?因此,作為大學生創業的主體,大學生要求實,要在平時給家長滲透求實,獲得家長的堅實支持。
二、在創業的策劃方面,不要止于設想,要新、易行且有愿景。
創新,是創業必可少的因素。這其中,包括技術創新和思維創新。在某種意義上說,創新與否直接影響著創業能否成功。
如果想利用技術創新創業,就必須具備以下條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發明創造,該發明創造可轉化為市場產品并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有可靠的資金來源。倘若自己有獨創技術,并有市場需求,那當然是最好了。比如江北慈城天工之城的“寶葫蘆的秘密”手創工作室主人丁寧,就是這類創業的成功事例。其實,計劃創業者沒有獨創技術也沒關系,能找到也行,去網上專利庫翻翻,會發現很多有開發價值的專利,或許會有看中的或者可以借鑒的。霍華蕭茲在星巴克的成功事跡,告訴我們很大程度上可以用別人的創意來創業,多注意生活上、工作上的一些小發現、小感動。當然,千萬不要看不起需要啟動資金不多的小生意,一方面小生意可以鍛煉你的能力,另一方面小生意也可以快速發展成大企業。
在開始創業之前,如果自己缺乏資金,別忘了詳盡地撰寫創業計劃書,以期有機會去打動投資人,贏得投資,開啟創業之夢。
三、在創業的資金方面,不要消極等待,要主動出擊爭取融資。
這里,沒有用“資本”這個詞,因為資本畢竟距多數創業者還很遙遠。風險投資,大學生很多少有人敢去考慮,即使敢考慮,也很難找到她。銀行貸款,在沒有資產沒有不動產的前提下,銀行給你開大貸款之門的可能性基本為零。
那怎么辦?很對想創業的大學生就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把創業設想僅僅停在了設想層面,好點的就走向自己存錢或向親友借錢的所謂康莊大路。如果你確信自己創新創業點有很大的回利,你可以想方設法了解市場上有多少游資在找好項目。然后適度借助融資渠道,把你的創業的愿景書寫得更有說服力些,你的創業就有可能有希望。就算不能獨自創業,也有可能會成為某創業團隊的一員。還有,在爭取創業資金時,既不要諂媚又忌浮夸,誠誠懇懇必須是其核心。
四、在創業實踐中,不要半途而廢,要能吃苦,勤積累。
創業絕對不是風花雪夜、吟風誦月享受,而是篳路藍縷、坎坎坷坷血淚體驗。曾經一位創業成功的大學生說,“每天從早上8點開始工作到凌晨3點休息,沒有周末,沒有娛樂,同樣的事情必須比別人做得更好!”并且在公司沒有贏利之前,不要指望別人會愿意給你風險投資。創業者要牢牢銘記:發展靠實力,創業靠毅力。我們大多數的創業失敗,就是因為毅力不足。當然,造成毅力不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面對發展過程中的一些挫折,要想方設法挺過去,就算是看似失敗了,也要分析得失,為今后翻身打下基礎。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創業積累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積累人才。創業的復雜性,使得發展過程也極為錯綜。因此,想要成就一番事業,光靠自己一個人是不夠的。曾經的電影《中國合伙人》,就形象地說明了這一點。從創業開始,就要留心尋找那些將來有可能成為你的伙伴、臂膀或者能給你幫助的人。互聯網拓寬了我們交流的空間,可以多去一些專業的論壇,適度發言,以便與其中的所藏之龍所臥之虎“謀面”。另一方面是積累經驗教訓。創業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需要創意,還需要創業者具有較高的多維素質,主要體現在知識儲備、行業經驗、資源整合、社會人際網絡建設、管理能力等方面。而這些的獲得沒有3~5年的社會工作經驗的積累是不可能的。經驗這種東西是靠日積月累來的,量變導致質變,經驗也會磨練出你的眼光和創意。所以,就算你不打算干一輩子你目前從事的行業,也應該堅持干一天就有一天的收獲,沒準哪塊云彩就有雨。再則,由于隔行如隔山,你認為那些東西都是常識性的,一錢不值,但別人可能要花費很大的精力去了解,而且還不一定能夠到你的程度。
在整個過程中,都要始終站在客戶尤其是新客戶的角度審視公司產品或服務,找出需要改進的地方。之所以用新客戶眼光,這是因為老客戶像你的朋友,他們對你的公司、產品及服務已非常了解,也就對你很寬容,由于對你太熟悉,幾乎注意不到你公司的問題。而新客戶則不然,他們看到什么就認為你是什么,同老客戶相比他們要客觀得多。
參考文獻:
[1]杰弗里·蒂蒙斯,蒂蒙斯創業學譯從[M]. 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3
[2]席升陽,我國大學的觀念、理念與實踐[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