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艷
【摘要】:本文對當今基礎化學實驗教學之現狀、實驗內容選擇及教學方法手段等方面進行了分析和探討,繼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推進基礎化學實驗課程教學改革的幾點對策措施,指出基礎化學實驗教學改革應該朝著信息化、綜合化、發展化、生活化以及綠色化的方向進行。
【關鍵詞】:基礎化學實驗;存在問題;改進措施
1 前言
實驗是探索未知世界的重要途徑。基礎化學實驗教學不僅能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化學概念,理解并鞏固所學的知識,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科學思維與方法、創新意識和能力。因此加強基礎實驗教學是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也是評價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方面[1]。
2 高中化學實驗課程現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我國高中化學教學發生很大變革。高中化學內容設置上,分為多個模塊,各章節之間聯系有限,而且理論知識不深,課程學習不全面。由于選修和必修的設置,學生高中化學參差不齊。一些經濟落后地區也會由于教學資源有限,教學方式單一。而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中階段為了應付高考,實驗課程開設有限,甚至有的學生從沒做過實驗,學生實驗基礎薄弱,動手能力欠缺。
3 當前大學化學實驗課程的現狀
化學實驗課是化學專業知識學習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實驗課能夠讓學生加深書本上的理論知識,還能夠通過自己的動手實踐找到實驗課的樂趣,對以后深入學習化學知識起到推進作用。
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化學實驗教學始終得不到重視,且存在著種種弊端。在全國的許多高校中化學實驗課教學太陳舊,體驗不到化學學科最新的發展成就和將來的趨勢,而且很多實驗課都只是做一些較基礎的實驗,目的只是為書本上的理論作出驗證,這就很難激起學生們的熱情和創造力。且在教學過程中實驗環節分的過于細致,所學知識的分割過窄,這就使一些學生缺少知識與操作技能的貫通性和運用能力。現有的傳統實驗教學方法單調,幾乎不用現在比較成熟的教育技術手段和信息技術方法等等,抑制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和創新能力的發揮。這樣的實驗教學,學生不感興趣,實驗技能得不到提高,因此對實驗教學改革勢在必行[2]。
4 對基礎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的淺談
經過我國“十五”、“十一五”建設后,我校在基礎化學實驗教學改革方面也取得了極大的進展。但是現階段仍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因此我們要堅持將改革進行到底,具體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實施。
4.1 對基礎化學實驗課程進行適當改進
教材建設是教學改革的先導。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教學改革應在“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的目標指引下,努力培養自主化、個性化和創造性發展的人才。
首先注重基礎性實驗,然后是綜合性實驗,接著開設研究型實驗。通過基礎實驗教學,讓學生掌握了基本的實驗手段。然后通過綜合性實驗,培養學生的邏輯能力,分析能力。在綜合性實驗內容上不再拘泥于教材,以化學實驗與人們當前注重養生為目的,拓寬應用范圍。緊接著開設研究型實驗,以培養學生的獨立能力和創新性能力[3]。
4.2 對基礎化學實驗教學過程的改革
打破傳統的“教”與“學”的實驗教學模式,即以教師為主體,先講解,演示,然后學生操作。由于學生預習不到位,自己操作實驗時無所適從,做錯實驗,不規范操作頻頻發生,更談不上實驗結果的準確性。應當以學生為主體,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改變教學方式。例如,在酸堿滴定分析實驗中,以提問的方式找學生講解實驗原理、進行酸堿滴定管的操作演示,由學生更正補充,然后教師總結。其中學生的錯誤操作會引起哄堂大笑,會有學生按捺不住急于糾正。這樣就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深學生對實驗內容的認識,解決了所謂的預習就是抄寫一遍實驗內容的問題,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動手的能力,實驗基礎扎實,為后續專業實驗課打下良好的基礎。
采用翻轉課堂與微課結合的模式。翻轉課堂需要有一個完整的教學視頻體系和在線學習系統,學生可以通過它來滿足自己的知識需求。對于分析化學實驗課而言,結合我校的實驗內容,建立一個學習系統,包含了各個實驗內容和主要儀器的操作的視頻,也可以把學生自己的操作視頻傳到系統。可以提高學生的實驗興趣,達到預習到位,真正提高實驗技能。而微課作為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其內容短小精煉,資源容量小,可以作為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方式。也可以應用到無機實驗教學中。比如無機實驗中性質實驗部分,就可以選擇有代表性的單個小實驗做成小視頻,通過微信群、QQ群就可以觀看。可以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認識正確的操作、正確的實驗現象,提高基礎實驗教學效果。
4.3 改革考核方法
實驗考核是實驗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考核除了評價的作用之外,尚有激勵、鞭策、促進學生學習的多種功能,同時也是教師獲得教學反饋信息、檢查教學效果、促進教學改革的重要方法和途徑。
過去實驗成績重實驗報告和實驗結果,輕實驗過程。這樣無法客觀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對實驗的考核,不僅要看結果,更要看實驗操作的整個過程[4]。對于不同類型的實驗,考核重點也應有所不同。對于性質實驗,要考核基本操作是否規范,實驗現象是否理想;對于驗證性實驗,要注重所測數據的準確度;對于制備實驗,要評估產品的質量和數量。總之,實驗考核力求科學合理。
5 結語
教育是立國之本,創新是發展之源。通過基礎化學實驗理論知識和實驗操作技能,激發學生的積極能動性,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以達到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總體素質的整體提升。總的來說,當今大學化學實驗教學如果我們能使其朝著綜合化、發展化、生活化和綠色化的方向進行一系列的改革,將不僅有利于實驗教學的發展和完善,還有利于培養新時代的創新型化學人才。
參考文獻:
[1] 戚洪彬, 鄭紅, 梁樹平. 《大學化學實驗》課教學中的思維訓練. 中國地質教育[J]. 2003, 2, 45-46.
[2] 韋超, 林慰平. 大學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的探討[J]. 科技廣場. 2011, 12, 187-189.
[3] 劉海峰, 曾暉. 談大學化學實驗的創新與改革探索[J]. 廣州化工. 2009, 37(7), 207-208.
[4] 呂學舉, 劉曉麗, 周偉紅. 大學化學實驗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 湖南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報. 2011, 24, 270-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