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層文化建設離不開群眾文化培訓工作的開展,而要提高文化館的服務效果,加強群眾文化培訓方法措施研究,以此適應互聯網信息時代要求,也是文化發展的必然要求。由此,本文便從群眾文化培訓在互聯網信息時代下的問題現狀出發,并結合數字信息化的時代需求,提出具體的應對之策,以期為各位讀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信息時代;群眾文化;培訓工作;問題
群眾文化培訓工作是豐富群眾生活內容,提高群眾精神文化水平的有效手段,在地方文化建設中占據著重要地位。開展群眾文化培訓活動,尤其是加大互聯網信息化內容在群眾文化培訓中的應用,在這種大的時代背景下,便具有了較強的現實意義。
一、互聯網信息時代下群眾文化培訓工作存在的問題
文化館作為履行與實施文化活動的重要載體,為廣大群眾獲得公共文化服務提供基礎性的要求和保證。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群眾文化的培訓工作更是不能懈怠,這便要求相關部門不僅要著重加大對于社會教育的引導與組織,同時還要重視對于優秀傳統文化、民間文化的整理與保護。而在互聯網極為普及的新形勢下,要使得相關的思想文化宣傳工作能夠得到更好的落實,強化互聯網信息技術、設備的手段利用,也能夠為文化保護、文化服務等文化培訓工作拓寬渠道,促使群眾文化培訓工作可以收獲更為優異的成果。在當前的群眾文化培訓實踐中,仍舊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亟待完善,概括來說主要有以下方面。
第一,關于群眾文化培訓的資金投入力度不足,從而使得群眾文化培訓缺乏堅實的物質基礎和資金支持。當下的培訓工作主要還是以政府部門為主導的文化建設事業,這些活動項目的開展往往全部依賴于財政支出,不僅資金來源較為單一,同時資金量的欠缺也為文化培訓的深入開展帶來了較大阻滯。在缺乏經濟基礎的背景下,文化培訓從業人員也無法更好的打造好利用現代化、數字化的文化宣傳渠道。
第二,有關群眾文化培訓的活動形式與內容也不能同時代發展潮流趨勢相互適應。舉例來說,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進步,廣大群眾依托多媒體設備、網絡移動設備等多元化途徑也能突破固有的知識界限,使得自身鑒賞水平與審美能力隨之獲得提升。所以在群眾文化培訓工作的籌劃過程中,也需要考慮這些服務項目內容與形式的質量情況。只有改變單調化的文化娛樂形式、單一化的培訓內容,不斷豐富培訓的實際內容,才能促使文化培訓的吸引力與向心力得到同步提高,繼而讓文化館也能發揮出更為突出的文化服務效用。
第三,群眾文化培訓隊伍的綜合素質參差不齊。作為一項向大眾傳播文化與服務的專門性平臺,文化館中的培訓專業人員仍然較為缺乏。從業人員整體水平不高、專業人員數量少,也成為阻礙互聯網信息時代下群眾文化培訓發展的重要難題。
二、互聯網信息時代下群眾文化培訓的對策
要解決群眾文化培訓中所出現的問題,關鍵需要從以下方面予以重視:第一,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增強數字文化館的建設水平。為了保障群眾文化生活的權益,需要大力促進文化館的數字化、現代化發展。首先,要匯集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在拓展資金渠道外延的要求下推動整個文化館朝著數字化、信息化的道路邁進。其次,在對公共服務的體系進行完善的過程中,也需考慮將文化貢獻與基礎服務相互融合,從而使培訓工作能夠達到更高的水平。舉例來說,做好群眾文化培訓與培訓對象的緊密對接工作,為了保障群眾文化培訓的覆蓋范圍更加寬廣,相關部門可以依據文化館特質按照群體年齡層次進行劃分,從而為群眾文化培訓的參與者提供更為便利的條件。
第二,打造群眾文化培訓的“品牌”。群眾文化培訓的宣傳任務與數字信息功能的發揮統統離不開人民群眾的口碑,只有在立足實際的基礎上,真正做到實事求是的發展群眾文化,才能讓群眾文化活動培訓“落地生根”。以某市文化館舉辦的“優秀美術、書法、攝影作品展”、“少兒藝術節”等為例,憑借數字化的節目單設置或背景噴繪等方式擴大宣傳效果,運用網絡平臺進行文藝活動傳播等。在這些以文化推廣、精神文明建設為目的的項目中,不僅向群眾直接傳遞出健康、積極、和諧的文化符號,同時也讓群眾在耳濡目染的宣傳推廣活動中感受到更加貼近大眾的文化,繼而激發群眾自己成為文化活動中的“主力軍”。
第三,不斷提升網絡化、數字化建設同群眾文化培訓的結合程度。要促使培訓工作收獲更為顯著的成果,需要增強網站數字化建設能力。總結來說,即在建立網站時需處理好實體與虛擬的關系,擺正群眾培訓的線上渠道利用和線下利用的關系。通過資源優化整合,使得文化培訓活動的舉辦能夠達到增強凝聚力,擴大影響力的效果。
結束語:
文化培訓工作既是提升與完善公共服務效能的內在要求,同時也是文化館履行職能的目標追求。只有通過不斷改革培訓方法,實現管理機制、團隊建設、服務意識等要求的共同提高,從而才能為群眾文化生活的日益豐富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
參考文獻:
[1]李宏.公共數字文化體系建設與服務[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17,(01):5-11.
[2]吳遠常.淺談如何提升文化館的群眾文化服務效能[J].赤子(上中旬),2016,(18):39.
[3]尉光耀.論數字文化館宣傳推廣的有效途徑[J].大眾文藝,2015,(06):13-14.
[4]鄒東堂.文化館在服務群眾文化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新西部(理論版),2016,(06):106+91.
作者簡介:曹娟(1981—),女,籍貫:四川自貢,單位:自貢市文化館,職稱:助理館員,研究方向:群眾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