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富珍
【摘要】:作為人生第一次正式走入校園接受教育,幼兒園不僅是規范幼兒行為的平臺,同時也是培養學生良好德行、良好品德的教育基地。而幼兒的思想品德教育更是一個漫長而又重要的過程,我們作為園方必須要通過組織幼兒參與到一些積極、有趣的活動中來提升德育教育的手段。下面就來結合實際情況,對一些卓有成效的幼兒園德育教育途徑展開討論。
【關鍵詞】:幼兒園;德育教育;有效途徑
幼兒早期教育的內容已經不再僅僅是簡單的聽、讀、說、唱寫、畫等方面的早期智力開發,更多的是要對這些來自不同家庭環境、不同習慣影響的幼兒們進行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在參與到各項活動的同時進行德育教育工作。然而這種德育教育工作不僅需要家長在家展開正確的引導與示范,更多的時候更是需要幼兒園教師通過采取對應的途徑來積極引導與強化。
一、日常幼兒園生活中的德育教育途徑
我們每一名幼兒教師都應當在幼兒時期對每一名孩子的衣、食、住、行、人際關系交往等方面具備一定的行為標準,例如穿著得體、食不言、寢不語、游戲結束后要就將玩具收拾整齊、物歸原處。而在日常的幼兒園起居與生活當中,教師可以通過結合常規的教育示范入手,將實際與道德教育相結合,開展言傳身教的教育模式。例如,每周五各班班主任都要帶領自己班的同學展開一次大掃除活動,通過這種勞動讓小朋友們學會分工、學會完成清潔任務,讓幼兒們從小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在星期一的升國旗儀式中,大家要通過對國旗行注目禮來表達對祖國的熱愛之情,通過再由教師展開“國旗下的講話”,在這個期間培養幼兒的愛國主義情操;而每天學生在入園、離園的時候,則是要通過與老師、家長、同伴互道“你好”、“再見”等禮貌用語,能夠準確的對“你”、“您”等稱為展開實用;而在平時上活動課的時候幼兒更是要學會“謝謝”、“對不起”、“沒關系”等禮貌用語,以此來培養他們的禮貌行為教育。
除了上面講到的這些言傳身教的行為外,教師還應當盡可能多的將表揚、獎勵落實到到孩子們飯前、便后洗手、自行吃飯、自行穿衣服等方面,相信每一名小朋友都會在經歷過一段時間學習與鍛煉后,慢慢的養成一種良好的生活習慣。而對于游戲過程中如果遇到幼兒相互爭搶玩具,教師也不要急于責備孩子們,更多的要通過講故事、講道理的形式來鼓勵學生學會分享與合作。總之,我們必須要結合幼兒的特殊年齡段與心理需求來在日常的教育環節中融入情感教育,以此來將德育教育落實到實處[3]。
二、通過講故事、讀繪本開展德育教育
作為幼兒階段的教育而言,其實最為行之有效、而且最為常見的德育教育其實還是要從講故事、讀繪本等方面進行。例如再給孩子講述《誠實的雷鋒》這篇故事,教師便要通過引導幼兒明白做人要守信用;在《拔蘿卜》的繪本閱讀過程中,教師便要通過引導學生對繪本中大家團結一心,最終將大蘿卜拔出來了的道理講給孩子們聽;在繪本《約翰弟弟》這個繪本的講讀過程中,則是要告訴孩子們,一旦家里多了一位小弟弟該如何正確的面對他,通過照顧這名小弟弟來強化幼兒對“二孩”的寬容度,同時通過繪本中約翰兄弟二人所遇到的危險作為一種安全教育,讓孩子們明白一旦遇到壞人該如何保護自己、保護兄弟姐妹[1]。總之,我們每一名幼兒教育工作者都可以通過這種形式能夠幫助孩子們將自我帶入到整個故事當中的形式,來通過調動他們幼小而又積極的情感,從而激發他們內在的道德共鳴。
三、在特定的節日中灌輸德育教育
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中國的節日越來越多,無論是舶來節日還是傳統節日都可以成為孩子們接受德育教育的平臺。例如在“麗人節”的時候,教師便可以對孩子們進行愛媽媽、愛老師、愛外婆、愛祖母等教育,并通過邀請小朋友講述和家里女性的故事來展開感恩教育。而在“勞動節”的時候,老師便可以教育每名孩子都要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爭做媽媽、老師、姥姥的得力助手。在“十一國慶節”來臨的時候,幼兒園可以組織孩子們觀看一些內容簡單的愛國動畫片,通過描述當今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來鼓勵幼兒們愛祖國、愛人們,從小立志為祖國媽媽爭光的思想[2]。在“重陽節”的時候,要給幼兒們朗讀一些與重陽節相關的故事與詩詞,同時樹立孩子們尊老愛幼的道德情操。而在“清明節”來臨的時候,則是要避免傳統思想中的“忌諱”心理,向學生們傳達一種自然規律,讓學生對人類的生命與結束有一種相對明了的認知。相信我們的幼兒學生都能夠通過這些節日活動來收到德育教育的洗禮與熏陶,在他們幼小的心靈里埋下一顆感恩的種子。
四、在參觀與游覽中對幼兒展開德育教育
旅行與參觀博物館、名勝古跡是對幼兒展開德育教育的一個全新而又重要的渠道,每一個城市均會保留它特有的歷史記憶與文明標志,通過組織幼兒學生對一些城市周邊店名勝古跡、自然景色進行觀賞,不僅能夠豐富幼兒對自己家鄉的親切與自豪感,同時一些革命英雄紀念碑、人民公園、勞動發展紀念館等均會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愛勞動、愛人民的情感[4]。同時,在組織幼兒開展參觀、瀏覽的過程中,還要囑咐我們的孩子們在公共場所不得大聲喧嘩、不得隨地大小便、不得踐踏草木等等,這些都將成為孩子成長歷程中的閃光點,同時也為國家發展提供更優秀的人才而奠定基礎。
結論
綜上所述,幼兒階段的品德教育工作并不是一件一勞永逸的事情,它必須通過一種滴水穿石的精神來保持一種持續性發展,每一名幼兒園教師都必須要承擔起幼兒德育教育發展的重任,將德育教育工作融入到日常的學習、游戲、閱讀當中。一切都要以孩子的未來品德發展作為出發點,通過持之以恒的努力來為祖國、為人民奉獻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參考文獻:
[1]劉麗麗.淺談幼兒園開展德育的有效途徑[J].教師,2016(21):13.
[2]程唯.新課改實施下幼兒園有效教學的途徑探索[J].科普童話·新課堂:下, 2017(2).
[3]易娟.淺談幼兒園開展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研究[J].小作家選刊, 2017(16).
[4]朱靜.淺析幼兒園開展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J].教育,2016(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