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金杰
摘 要:石油被稱為“工業的血液”,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石油產業是我國重要的經濟支柱產業之一。隨著我國對石油產品的需求日益增多,采油難度也逐年增大,為減少油氣資源的大量浪費,油品的妥善儲存也顯得尤為重要,既可保障企業的經濟效益,又使石油產業得到更好的發展。本文對儲油罐內油品損耗的影響因素以及相應的降低油品損耗的有效措施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油罐;油品損耗;影響因素;降耗措施
1 油品損耗的影響因素
1.1 油品的組分
石油產品是由各種烴類和非烴類化合物所組成的復雜混合物。油品的組分較多,不同成分的蒸發性質也不同,其中的輕質成分容易蒸發。油品的密度越小,輕質成分就越多,損耗越大;沸點越低,損耗越大;飽和蒸汽壓越高,損耗越大。
1.2 儲油罐的類型
儲油罐的結構類型決定著它受壓能力的高低以及罐內氣體空間的大小,而儲油罐的受壓能力和罐內氣體空間又決定著呼吸消耗量的多少。在設計的時候,儲油罐的材料和韌性好,抗壓能力就好,可以適當調高呼吸閥的開啟壓力,那么呼吸造成的蒸發損耗量就會變小。此外,所選用的儲罐的狀況,即罐口密封、儲罐容積、腐蝕情況和罐壁涂料等也是影響的因素。
1.3 儲油罐的溫度
大氣環境和太陽照射引起的晝夜溫度變化,通過罐頂和上層罐壁,進入罐內,罐內氣體空間會產生“呼吸”現象,白天的熱氣流使油品表面溫度上升,儲罐氣體空間體積膨脹出現“呼氣”現象,蒸發量隨液面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氣體排出罐中,造成大量油品損耗。同理,夜晚的冷氣流使油品表面溫度下降,儲罐氣體空間體積收縮會出現“吸氣”現象。
1.4 儲油罐內的氣體空間
儲油罐內氣體空間體積是與罐內油品液面相位相關的,空間體積越大,油品呼吸消耗量就越大。同一種油品,在同等溫度和密封條件下,儲油量很小的油罐容積的油品蒸發損耗量會比儲油量大的油罐容積高出數倍。
2 降低油品損耗的有效措施
2.1 使用防腐涂料
在罐壁使用防腐涂料可以起到兩個效果,既可以起到防腐的效果,也可以減慢儲罐內的溫度變化速度,降低油品蒸發損耗速率。根據光學原理,物體吸收太陽光而呈現出顏色,顏色越淺的吸收的太陽光線越少,而反射的越多,尤其是紅外反射涂料,反射效益最大,效果最好。為了保持良好的防腐作用和反射性能,防腐涂料要定期進行維護或重新噴涂。
2.2 減小罐內氣體空間
油氣空間增大會增加儲油罐大、小呼吸損耗量,那么可以選用基本不存在氣體空間的外浮頂罐和內浮頂罐。浮頂罐的結構設計是讓油品液面與浮頂是直接接觸,這樣能極大程度地減少儲油罐的大、小呼吸損耗。固定罐的設計是在油品液面放置撓性覆蓋層來減少百分之五十至八十的蒸發損失。所以浮頂罐相比固定罐有更強的防火防爆能力,且使油品蒸發損耗至少減少百分之八十五。
2.3 采用冷卻隔熱措施
冷卻措施是可以安裝環形噴淋水管和自動控溫裝置,水在氣溫達到一定高度時從裝置中噴出,由灌頂向下至罐壁包裹時降溫。但此法有利有弊,優點是技術簡單,操作方便,缺點是耗水量太大。隔熱措施是可以在灌頂和罐壁安裝隔熱裝置,即反射隔熱板,與儲罐之間產生空氣夾層,以保證儲罐內部的溫度恒定,降低罐內氣體空間的溫度變化,從而減少了油品的小呼吸損耗。
2.4 采用油氣回收技術
油氣回收是節能環保型的高新技術。常見是的油氣回收技術主要有吸收法、冷凝法、吸附法和膜分離法。吸收法是根據混合油氣在吸收劑(如柴油、貧油等)中溶解度的不同而實現油氣分離,對烴類組分選擇性吸收,在真空罐解吸再富集后進行油氣回收,優點是工藝簡單、成本低,缺點是回收率低、能耗高;冷凝法是利用油品烴類組分在不同溫度下的蒸汽壓不同,通過制冷技術,使過飽和蒸汽冷凝液化,進行油氣回收,優點是工藝簡單、安全性高、自動化水平高,缺點是成本高、能耗高。膜分離法是利用特殊高分子膜對烴類有優先透過性的特點進行油氣分離回收,優點是技術先進、工藝簡單、安全性高、自動化水平高,缺點是此技術裝置需要穩壓穩流氣體。四種油氣回收技術各有優劣,要根據實際情況采用相應的技術。
2.5 優化操作、強化管理
一方面要優化操作,從思想上加強儲運操作人員的宣傳教育工作,增強油品防損耗意識和安全防護意識,重視油品損耗問題的危害,科學規劃儲油罐的使用,減少輸轉次數,加強散裝運輸,操作規范化,較少誤差,避免產生不必要的損耗。另一方面要加強管理,企業對操作人員要進行定期的專業培訓,領導要履行監督指導的職責。儲運中利用信息技術實時監測罐內變化并調整策略,對設備要定期排查維護,檢查油罐密封性、各計量器具的精確度等,發現問題及時報告,發現故障及時修理。
綜上所述,油品在儲存罐內存儲時,會由于揮發的特性造成損耗,油品組分、儲油罐的類型、儲油罐的溫度、罐內的氣體空間和罐的直徑等因素都會影響油品揮發,從而影響儲油罐內的油品損耗,經過分析可知,我們可以通過采用防腐涂料、減少罐內氣體空間、冷卻隔熱、油氣回收、優化操作和強化管理等措施來降低油品損耗,這是一項長期又艱巨的任務,對企業的經濟效益和未來的發展也有著至關重要的戰略意義。
參考文獻:
[1]李陽,古道金,張徐莉.儲油罐蒸發損耗成因及對策探討[J].當代化工,2011(5):486-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