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琴
摘要: 從2016年5月1日起,全面實施營改增,將試點范圍擴大到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并將所有企業新增不動產所含增值稅納入抵扣范圍,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因此在新稅制下,為了保障建筑工程的經濟效益,本文闡述了營改增實施對建筑業的主要作用,対營改增實施后的建筑工程造價處理及其內部控制進行了探討分析。
關鍵詞:營改增;建筑業;作用;工程造價處理;內部控制
營改增稅制主要是指針對傳統所繳納營業稅的應稅項目改成繳納增值稅,減少了重復納稅的環節。為了提高建筑工程在新稅制下的經濟效益,必須加強對營改增實施后的建筑工程造價處理及其內部控制進行分析。
一、營改增實施對建筑業的主要作用
營改增實施對建筑業的影響主要表現為:(1)規范建筑材料市場。營改增實施后,企業購買材料、設備取得正規的增值稅專用發票,都可以抵減增值稅應納稅額,避免重復納稅,降低企業的稅負。同時,也讓建筑企業在收取發票時,更加小心,避免虛假發票,有效規范企業行為,維護市場秩序。由于購買的施工機械設備的進項稅額可以抵扣,能夠促使企業汰舊換新,優化企業資產結構,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另一方面,新的機械設備智能化程度高,可以減少相應的操作人員,降低危險作業環境人工操作,有利于促進并規范建筑市場。(2)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營改增實施后,所有參與建筑活動的企業都形成了利益相互制約的關系,有利于整個行業的發展更加規范與公平。建筑承包企業經常存在不合法的資質共享或聯營等業務模式,在實務中,這種借用或掛靠其他公司資質的業務模式不僅違背了建筑法律法規,也容易導致合同簽約方與勞務提供方不一致,導致業務流、發票流、資金流“三流不一致”,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進項稅額無法抵扣,迫使建筑企業在自有資質范圍內承接業務,營造一個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促使建筑業成為一個陽光產業。
二、營改增實施后的建筑工程造價處理分析
營改增實施后,依據建筑業計價規則,建筑工程費按費用構成要素劃分由材料費、施工機具費、人工費、管理費、規費、利潤、稅金等組成。(1)材料費。材料價格組成內容包括材料原價、運雜費、運輸損耗費、采購及保管費等,材料單價=[(材料原價+運雜費)×(1+運輸損耗率)×(1+采購保管費率)。其中材料原價以購進貨物適用的稅率或征收率扣減。運雜費以接受交通運輸業服務使用稅率11%扣減。運輸過程所發生損耗增加費,以運輸損耗率計算,隨材料原價和運雜費扣減而扣減。(2)施工機具費。施工機具包括施工機械和儀器儀表。施工機械單價由折舊費、大修費、經常修理費、安拆費及場外運輸費、人工費、燃料動力費、車船稅費組成;儀器儀表單價由工程使用儀器儀表攤銷費和維修費兩部分構成。折舊費以購進貨物使用的稅率17%抵減。大修費以接受修理修配勞務適用的稅率17%抵減。經常修理費,考慮部分外修和購買零配件費用,以接受修理修配勞務和購進貨物適用的稅率17%抵減。安拆費按自行按拆考慮,一般不予抵減。場外運輸費以接受交通運輸業服務適用稅率11%抵減。人工費組成內容為工資總額,不予抵減。燃料動力費以購進貨物適用的相應稅率或征收率抵減。(3)人工費。人工單價的組成內容是工資,一般沒有進項稅額,不需要調整。(4)企業管理費。企業管理費包括很多項目。其中辦公費、固定資產使用費、工具用具使用費、檢驗試驗費等四項內容所包含的進項稅額應予以扣除,其他項內容不做調整。辦公費以購進貨物適用的相應稅率扣減,其中郵政和基礎電信服務適用稅率11%,接受增值電信服務適用的稅率6%,其他一般為17%。固定資產使用費除房屋的折舊、大修、維修或租賃費不予扣減外,設備、儀器的折舊、大修、維修或租賃費以購進貨物或接受修理修配勞務和租賃有形動產服務適用的稅率扣減,均為17%。工具用具使用費以購進貨物或接受修理修配勞務適用的稅率扣減,均為17%。檢驗試驗費以接受試點“營改增”的部分現代服務適用的稅率6%扣減。(5)利潤及規費。利潤和規費均不含進項稅額。
三、營改增實施后的建筑工程內部控制分析
1、提高建筑工程內部管理水平。改進現有管理模式,結合工程特點,根據國家的相關規定,建立符合工程實際情況并具備可行性的營改增相關制度和實施方案,執行營改增時有章可循。同時可設置專門的崗位進行管理,使增值稅相關事項能夠得到規范管理,并對發票的收集、審核、整理和保存等進行專項管理,規范增值稅進項稅額的認證方式,確保建筑工程的增值稅能夠合理抵扣和足額抵扣,提高稅務管理水平。
2、企業內部稅收的合理籌劃。建筑工程在進行稅收籌劃時,可從進項稅額的最大化抵扣、一般納稅人與小規模納稅人的相關適用稅率等方面進行考慮,以減輕稅收負擔。例如:對于綠化、護坡等施工項目,特別是對于一些進行稅額嚴重缺乏的項目,若符合條件,可成立專項分支機構,以小規模納稅人的身份進行納稅申報。此外,在施工過程中,可以適當調整用工方式,采用勞務外包等方式,以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增加進項稅抵扣額度。
3、不斷提升建筑工程技術含量。建筑工程多是勞動密集型項目,勞動力在整個工程中的占比很大,其人工成本在總成本中所占份額比較高。若依據現行的稅法規定,人工費用不屬于增值稅的抵扣范圍。所以,為了降低工程的人工成本支出,可通過轉變經營模式,將先進的機器設備等固定資產設備引進建筑施工生產中,以減少勞動力使用量,使工程項目建設由勞動密集型轉變為技術密集型,從而提高建筑工程的工作效率,增加進項稅抵扣額度,減少稅收負擔,增強建筑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結束語
隨著營改增全面實施,整個建筑業的稅收征收模式將發生巨大的改變,促使整個工程造價系統形成新的計價模式,從而規范建筑市場,使整個行業結構更加合理化,因此加強對營改增實施后的建筑工程造價處理及其內部控制進行分析,對于建筑企業適應新稅制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S].財稅(2016)36號
[2]錢承諾.建筑業“營改增”工程造價對策研究與影響分析[J].行業發展論壇,2013(7)
[3]周洪斌.營改增對建筑施工企業稅負的影響與對策分析[J].會計師,2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