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敏
摘要:從2015年初的兩會上被納入國家戰略開始,“互聯網+”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卷全社會各個行業。在當前國內外嚴峻形勢下,創新公安教育訓練教學模式,提高公安民警業務水平刻不容緩。傳統的民警培訓存在教學內容、培訓時間、培訓形式不適應等問題,我們只有打連網絡培訓與院校教育、實戰訓練相結合的新型教育培訓模式,不斷提高民警的執法技巧和能力水平,推進警務實戰化建設。
關鍵詞:互聯網;民警培訓;實戰能力
在信息化時代,知識的半衰期已經縮短至5年;嚴峻的社會治安形勢需要更高水平平的公安人才。有鑒于此,公安部門除了充分利用院校資源加強民警培訓,更要創新民警培訓模式。大力開辦網上教學,積極開辟網上課。
一、互聯網“+”教育
信息技術在傳播信息、創新形式、即時互動等方面存在天然優勢,為人們提供了不受時空、地域限制的E-Learning的新型學習方式。互聯網“+”教育,挑戰了傳統的繼續教育理念,為繼續教育的學習者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學習途徑。
“互聯網+教育”就是借助網絡以微課、慕課、翻轉課堂、手機課堂等新穎的方式來進行授課與學習的方式。
互聯網時代,新的科學技術、新的知識體系、新的科技工藝層出不窮,對職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前半生受教育,后半生忙工作”的兩段式模式將被徹底打破。不間斷地接受繼續教育成為每一個職業人的常態,終身學習也是每個公安民警所必需的。
二、現階段民警培訓存在的問題
作為維護社會穩定的主力軍,公安機關的廣大干警只有不斷適應新的社會環境及時掌握新的技術和技能,才能更好為社會主義經濟發展服務。近些年來各級公安機關不斷加大民警培訓力度,現階段民警繼續教育培訓上取得很大成績,但仍有一些不足之處。
(一)培訓時間欠合理
在客觀上,社會治安形勢日趨嚴峻,尤其是近幾年來刑事案件和群體性事件的高發,繁重的工作任務,超負荷的運轉,導致民警的工學矛盾較為突出,無暇顧及培訓,培訓時間得不到保障,無法參加較長時間的脫產培訓。
(二)師資力量欠過硬
就當前開展的對在職民警教育培訓工作來看,師資力量還是很貧乏的。從事培訓的師資主要來源于院校專職教師和骨干民警。這些業務骨干整日忙于實戰,缺乏上課經驗,對講課內容不能做到精心準備,深層次、內在性的知識不能講透;院校教師往往存在知識結構陳舊、缺乏新穎的理念;還有臨時從社會各界聘請教師來授課,對公安工作又缺乏針對性的指導。現有師資不能更好地服從服務于在職民警的教育培訓工作。
(三)培訓方式欠靈活
當前,各類在職民警的教育培訓主要以“灌輸式”培訓等形式為主,缺乏靈活性。由于不能充分調動參訓民警的主觀積極性,造成培訓效果不理想。
三、充分應用互聯網資源,提高民警培訓效果
信息技術的發展打破了教育的時空限制,改變著教學的內容與方式。通過基于信息技術的輔助教學手段,課堂得到了無限的擴展,人們可以通過智能終端實時地學習和掌握世界上最先進的科學技術與管理知識。學習過程的人性化能夠激發學習者的主動性與創造性,為繼續教育的學習者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學習途徑。
這種跨時空、跨地域的,實時或非實時的交互式教學形式。可以彌補我們民警在繼續教育上的不足。
(一)利用互網絡可以充分實現隨時隨地學習。
網絡教育的一個特性就是方便、靈活。網絡教育的學習者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學習。除此之外,學習者還可以自己掌握學習進度。
公安民警平時工作量大,休息時間少,更沒有大塊的時間進行系統學習。網絡課程的開設就能解決這一問題。
利用互聯網的各種網絡課程既可以形成慕課,能有一定系統性或規模性,也可以制作微課程,短小精悍。對于一些必須要完成的學習內容,只需規定一個相應的時間段即可,讓民警根據自己近期的工作量和時間自己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和內容。對于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常見問題或新的問題,需提示或讓民警掌握的,可分成若干片段制成幾分鐘的微課程,這樣民警在閑暇的時間哪怕只有幾分鐘就可完成學習。
(二)利用互聯網資源解決師資不足
互聯網“+”教育完全突破時空限制,一根網線和一臺終端就可以鏈接全世界的教育課件,全民教育和終身教育成為現實。通過互聯網加教育可以實現每一位專家都成為受訓者的老師。
網絡上進行資源共享分為三個方面:一是課程資源共享,互聯網教育可以把全世界優秀的課程鏈接在一起,就可以為學習者提供很大的選擇機會,更有利于人才培養。即使足不出戶也能聽到最優秀的專家授課。二是網上資源的共享,每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互聯網本身就是一個聚集了優秀人才的巨大的資源庫,是一個知識的寶庫。這個資源庫可為學習者提供多種學習的便利,擴大學習者的知識面。培訓方可以請各種犯罪專家從互聯網上舉辦講座,建立專家信息庫,讓民警得知在工作中遇到難題知道,可尋求何種犯罪專家的協助及向專家提出哪些問題。利用互聯網資源可以充分實現按需學習,滿足民警提高業務能力的需求。
(三)利用互聯網可以實現民警培訓形式的多樣性
網絡教育運用計算機網絡特有的信息數據庫管理技術和雙向交互功能,為個性化教學提供了有效的實現途徑與條件。相對于傳統的院校教育,網絡教育更能滿足在職人員對邊工作邊學習的需求,在教學內容和形式上,更加注重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和教學方式的靈活性。這一特點特別適合公安民警的繼續教育。一方面,互聯網技術體系可以較好的實現校外教學的完整過程;其次,任何人,只要具備上網條件即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意接人互聯網,并可以自主地選擇學習內容。要充分發揮網絡資源的優勢,依靠網絡優勢建立教育培訓平臺,確保做到民警能夠隨時學、有空學、愿意學。
但不是并不是說公安人才培養緊靠網絡教育就能完成。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傳授知識,而且還要育人。網絡教育也存在其弊端,期中最明顯的是這種方式在對人的全面素質培養上是道德、品質及職業素質的培養方面是空白的。
對于公安工作來說,還有一些技能是必須通過實際動手訓練出來的。再精美的動畫,也只能是紙上談兵。
我們在確定培訓目標和制定培訓計劃時,突出實用性和靈活性,共性需求集中培訓、個性需求分散培訓。在培訓的方法上,傳統的教學、和網絡教學相結合。既進行集中學、又進行自學,保障教育培訓的效果。充分利用視頻教學、網絡教學等新手段,突破傳統培訓模式在時間、場地等方面的限制,豐富教育培訓方式方法,有效解決工學矛盾。還可以邀請專家對公安工作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專題輔導講座,把優質教學資源向基層覆蓋和延伸,切實提高民警綜合實戰能力。
結語
互聯網“+”教育相比傳統教育而言,更具有優質的教學資源分配與資源分享的特點。
警察教育培訓的內容比較廣泛,不僅注意理論教育、知識教育,還注意技能培訓。我們要努力打造網絡培訓與院校教育、實戰訓練相結合的新型教育培訓模式,可以以警務綜合運用平臺為依托,大力開辦網上教學,積極開辟網上課堂、網上考場,開展遠程教育,增強教育培訓的實用性。以警種部門為主,依托電視電話會議系統,針對公安工作中的熱點、難點問題,舉辦專題講座,增強教育培訓的實效性。
總之,民警培訓要從單向灌輸向參與互動轉變,通過提升教育培訓水平,不斷提高民警的執法技巧和能力水平,推進警務實戰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