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 新,袁建軍,徐國添
(佛山市順德區碧桂花城學校,廣東 佛山 528313)
理論與方法探索
教學相長,探索開創性教學與評價新模式
——以碧桂花城學校體育教研組為例
湯 新,袁建軍,徐國添
(佛山市順德區碧桂花城學校,廣東 佛山 528313)
《學記》中有一段關于教學相長的精妙論述:“學然后不知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边@一古老教育命題包含學、教雙方。在新的課程體系下,教師所教的每一節課都會遇到一些新的情境、產生新的困惑;面對學生提出新的問題或發生新的變化,教學相長再次凸顯為教育改革關注的焦點,學生的充分和諧成長、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已成為兩大主體之間相需互發的同盟關系。在這里,我想說的是,教學相長正是學校教學研究的核心命題,在教學科研與日常教學中都發揮著異常重要的作用。
開創性;教學;評價
我校提出以學生為本,貫徹健身育人的理念后,為了將這一理念落實和滲透到教學中,真正促進學生的發展,教研組更加注重對活動有效性指導方面的提升。教師利用教研活動時間,結合自身的教學體會進行交流,提高對理念的認識,在反思、互動、實踐中不斷探索,逐漸改進教學手段,以達到提高教學有效性和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的目標。
教師應學習理解理論知識,在先進的理念指導下實施教育教學實踐,使得體育課堂上師生在相互作用中進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流,使教學目標得到創造性的實現,使學生的主體性、課堂教學的生成性得以充分的張揚與獲取。對學生和實際教學進行深入地觀察與思考,不斷摸索出符合校情、學情的教學模式。正是基于這樣的思考,教研組進行了如下分析。
1.1 認清學生體質較弱的現狀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認為,現在生活條件得到大幅度的改善,加上平時缺乏自覺鍛煉等多種因素,造成了學生普遍身體素質明顯下降,這給體育教學帶來了很大的挑戰,僅靠體育課和活動課來提高學生的體能素質和健康水平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1.2 理解學生個體能力的差異
實踐證明,在教學過程中,不同的班級課堂教學所能實現的教學目標表現出層次性的差別,進度也會有差異;同樣,在同一班級中,由于學生性別、體能、認知和掌握技能水平的不同步,所能實現教學目標的程度也有較大差異。面對這些差異,教師在教學上就應根據不同的對象,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來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要。
1.3 反思教育教學實踐
隨著對新課程標準的不斷深入學習和理解,教研組內的教師不約而同地認識到,以往過分強調學生技能的教學方法,嚴重束縛了師生雙方在課堂中即時即興開創性活動的開展。教研組將優化改進體育教學工作的起點,定位于教學理念的更新,將體育教學的目標設定為教會學生一些體育活動的方法,培養提高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避免將體育課變為專業訓練課。教師需謹記體育教學的目標并非培養專業運動員,使每個學生在體育課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就是教師教學最大的成功。正是基于對現實的理解和分析,教研組組織教師開展交流研討,在多次討論后組內教師達成共識,要在體育教學中采用新的手段,并要對教學方法和評價根據實際情況做出調整。
2.1 定位概念,開展對實踐意義的研究
體育課堂是動態的,教學中需要根據學習對象、學習內容與接受式教學相結合,才能取得滿意的教學效果。因此教研組組織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探索,并且在較長的時期內,定期組織教師交流教學效果與教學感受,根據實施情況與問題的解決不斷地加深教師的理解,從而逐漸形成開創性教學的清晰輪廓。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適合個體實際能力的教學手段來組織開展教學活動,并制訂相應的評價標準。目的是為了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充分激發潛能,調動其活動的積極性,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而開創性評價不僅是對開創性教學過程是否科學的一種檢驗,又是對原有評價標準的一種補充和豐富,使評價更具有針對性,更符合學生身心活動能力的實際。
2.2 組織教師共同研究教材,為開創性教學奠定基礎
開創性教學的實施,無論是對教師本人,還是整個教研組都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因此教研組提出,從教材的統整、學情分析出發,依托組內教師的共同力量,每個年級的任課教師在安排教學計劃與進度時,力求做好年齡段的培養與銜接,遵照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進行合理安排。以課程標準為依據,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和學生的體能狀況,有效制訂教學計劃,認真備寫教案,做到內容充實,運動量適宜,滲透分層次、情感教育、創新教育等多種教學方法,盡可能地使每位學生的體質得到健康發展。
2.3 給予教師充分的權力,使教學真正具有開創性

表1 各年級跳短繩標準一覽表

表2 開創性的教學與評價方法
教研組的一切研究結果都必須在教學實踐中實施與檢驗,而實施的關鍵在于教師的拿捏把握。因此,教研組給予教師設計、實施自身課堂的充分權力,鼓勵教師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自身面對的教學情境與學生實際,以開創的精神實施課程方案,總結反思實踐的成敗得失,不斷改進、優化教學行為,與其他教師分享交流心得體會,有效地提升教學效果,促進自身專業化水平的提高與推進教研組教研活動的深化開展。以下呈現的是我校組內教師對開創性教學的處理。
案例:對跳短繩項目的開創性處理與實踐。教法:以同一課例為載體,用比較教學的方式,嘗試在跳短繩這一項目中,讓擔任不同年級教學任務的教師根據不同年級提出不同的教學要求,采取相應的方法大膽地進行探索。以一年級學生為例,孩子腿部力量不夠,不能達到有力蹬地起跳的要求,因此,充分考慮學生所處年級、能力的不同,經過實踐與反思,教研組的教師按年級分階段將動作化解,采取分步教學,并相應地調整了評價內容。組內教師根據這樣開創性處理后的要求,分別在各個年級開展教學實驗,并且反饋、交流教學效果。經過一段時間的實施后,教師們普遍發現教學實踐有了明顯的改善,對學生更加具有針對性,方便教師教學的有效開展;變單純地強調測試結果為細化的過程要求,使得學生力量得到鍛煉的同時,身體的協調性也得到了提高,變固定的教學評價為人性化的評價方法,更加符合學生的心理與生理特點,有助于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在一、二年級時能夠較輕松地通過評價標準,而到了三年級,跳短繩卻成了眾多學生很難完成的任務,其主要原因是評價標準跨度太大,學生在進行跳短繩練習時,注重完成的次數而忽略了跳短繩練習中很重要的連續性。因此,教研組組織教師展開研究,對不同年級的學生特征展開調查與分析,對統一的標準進行差異性處理,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發展水平對標準采取調整,實施開創性的教學標準與評價方法,見表1、表2。經過這樣的調整,學生們不再視跳短繩為難以完成的任務。從測試的實際效果來看,三年級學生達到1min80次;四、五、六年級學生每分鐘分別達到100次、120次和150次,大幅度地提高了成績。
評價作為教學過程的重要階段,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教師的教學主動性,并影響著教研組的教研方向。因此教研組始終非常重視教學評價環節,制訂合理的標準,不斷關注其效果,并根據效果反饋及時做出修改與完善。
3.1 清晰明確開創性教學的評價標準
在制訂評價標準時,教研組理清思路、樹立正確思想,堅持以下原則:(1)重視個體,以人為本。即開創性教學評價的制訂必須符合學生的實際,包括生理、心理兩方面,這樣不僅能使學生的活動能力、身體素質得以提高,還有助于學生養成積極、樂觀的良好心態。(2)重視發展,積極評價。即開創性教學評價的制訂,不僅要關注學生的現實表現,更要重視全體學生的將來發展,重視每個學生在本人已有水平上的發展。這種評價應該表達一種從評價“過去”和“現在”,轉向評價“將來”和“發展”的新理念。
3.2 針對實際制訂與實施開創性評價
面對教師開創性的教學課堂,教研組對其評價也做出了相應的調整與改變,將學生最后要完成的標準以符合學生實際練習的需要進行階段性的目標與評價的轉變,也就是將以往固定的評價標準轉變成一種彈性的動態評價,讓學生提高活動能力、增強身體素質的同時,還能夠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3.3 借助科研的力量,推進開創性教學評價的課外延伸

表3 “4會”成長記錄評價一覽表
當開創的評價實施取得效果后,教研組更加注重利用研究的力量將其推廣,使之在更廣泛的范圍內發揮功效。例如,教研組內集中教師開展研究、調查與分析,結合學生情況與考慮校內外資源的可利用性,在全校范圍內制訂了“4會成長記錄卡”,其中教研組內教師研制出的評價標準如下。(表3)
探索并實施開創性教學與評價是一項比較復雜的系統工程,是國家課程校本實施的具體體現,它需要每一個教師的積極投入,更離不開教研組集體智慧的支撐。在對開創性的教學與評價機制的研究與實踐過程中,教研組內的教師意識到教學不僅要關注本年級的學生,也要從發展的角度兼顧學生已有的和以后所需掌握的知識技能。而正是在體育教研組這一平臺上,通過每一位教師的努力,讓大家感受到群體性教學研究所帶來的成功。教研組內每一位教師都深切地感到,以這個項目作為引領,能夠很好地引導教師研究課標、研究學生、研究教材,進而提升自己的學科與教學素養,同時創建學習型的教研組團隊。
[ 1 ] 王杰塵.談體育課教案的彈性化設計[ J ].體育教學,2007(6):12-13.
[ 2 ] 顧小娟.建立高等學校新型師生關系研究[ D ].重慶:重慶工商大學,2010.
[ 3 ] 羅洪欽,李作球.學生發展水平評價應注重的幾個問題[ J ].當代教育論壇,2004(7):70-72.
G807.3
A
1674-151X(2017)01-108-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1.053
投稿日期:2017-05-01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教育學科“十二五”規劃課題:體育學科教研組建設的策略研究(項目編號:SDJK2015034)。
湯新(1982—),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