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美芳
(九江市濂溪區人民醫院婦產科,江西九江332005)
小容量宮頸球擴張器在足月妊娠促宮頸成熟與引產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劉美芳
(九江市濂溪區人民醫院婦產科,江西九江332005)
目的研究并分析在足月妊娠促宮頸成熟與引產過程中使用小容量宮頸球擴張器的效果。方法收集具有引產指征但宮頸未成熟的足月妊娠產婦共60例,根據隨機分配方案將其分為對照組(30例)和觀察組(30例),對照組使用縮宮素,觀察組使用小容量宮頸球擴張器,將兩組產婦引產到規律性宮縮出現時間、各產程時間、剖宮產率、胎心異常發生率、新生兒Apgar評分、新生兒體質量進行觀察和對比。結果觀察組引產到規律性宮縮出現時間(7.4±1.6)h,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5例剖宮產,胎心異常2例,均顯著少于對照組(P<0.05)。而在各產程時間、新生兒Apgar評分以及新生兒體質量等方面,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論在具有引產指征但宮頸未成熟的足月妊娠產婦的干預過程中,小容量宮頸球擴張器能夠獲得比縮宮素更好的促宮頸成熟效果,而且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廣應用。
縮宮素;促宮頸成熟;引產;小容量宮頸球擴張器;使用效果
計劃分娩或引產是產科的常規工作之一,而決定引產成功的關鍵在于產婦的宮頸是否成熟[1]。就目前而言,促宮頸成熟的臨床常用方式包括了藥物方式和機械性方式,其中藥物包括了前列腺素類藥物和縮宮素,而機械性方式則包含了Foley尿管、宮頸擴張球囊等[2]。雖然藥物干預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產婦的宮頸成熟度,但是容易導致宮縮不協調、胎兒窘迫等不良事件的發生,同時還可能增加羊水污染的風險,引發羊水栓塞[3]。在本次研究中,對宮頸未成熟并具有引產指征的足月妊娠產婦采用了小容量宮頸球擴張器,取得了較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2015年3月~2016年9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具有引產指征但宮頸未成熟的足月妊娠產婦共60例,根據隨機分配方案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其中,對照組年齡20~39歲,平均年齡(27.9±4.7)歲;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40.2±1.6)周。觀察組年齡21~38歲,平均年齡(28.0±4.8)歲;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40.4±1.5)周。納入標準:單胎頭位;產道無明顯異常;具有引產指征,如羊水過少或偏少;胎膜未破;Bishop宮頸評分均低于8分。排除標準:產婦存在子宮手術史;前置胎盤;存在陰道炎性疾病;前列腺素E2使用禁忌證者。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對產婦宮頸進行Bishop評分評估后,采用縮宮素靜滴誘導宮縮的方法促宮頸成熟。靜脈滴注縮宮素1 U+500 mL生理鹽水。在此期間對產婦的宮縮情況以及胎心情況進行細致觀察,每隔4 h使用宮頸Bishop評分體系對產婦宮頸成熟情況進行評估。
1.2.2 觀察組使用小容量宮頸球擴張器(使用一次性乳膠導尿管制成,廣州維力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囑咐產婦排空膀胱并取截石位,對其外陰進行常規消毒并使用宮頸Bishop評分體系進行評估。將窺陰器置入并充分暴露產婦宮頸部,在對其陰道和宮頸進行消毒處理后將小容量宮頸球擴張器緩慢插入產婦宮頸管,保證球囊進入宮頸內口,再向球囊當中注入100 mL濃度為0.9%的氯化鈉溶液,尾端用無菌紗布包好放在陰道內。每隔4 h使用宮頸Bishop評分體系對產婦宮頸成熟情況進行評估,如果產婦12 h后仍然沒有進入產程,應取出球囊并行人工破膜。
1.3 評價指標將兩組產婦引產到規律性宮縮出現時間、各產程時間、剖宮產率、胎心異常發生率、新生兒Apgar評分、新生兒體質量作為本次研究的評價指標,對兩組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和對比。新生兒Apgar評分將新生兒的皮膚顏色、心搏速率、呼吸、反射、肌張力及運動等體征作為評估依據,滿分為10分,4分以下表示新生兒存在重度窒息,4~7分表示新生兒存在輕度窒息,10分表示新生兒正常[4]。
1.4 統計學方法運用SPSS 22.0處理數據,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引產到規律性宮縮出現時間及各產程時間對比觀察組引產到規律性宮縮出現時間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在各產程時間方面,觀察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 兩組剖宮產率及胎心異常發生率對比觀察組5例產婦接受剖宮產,剖宮產率為16.7%,對照組10例產婦接受剖宮產,剖宮產率為33.5%,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χ2=3.825,P=0.042<0.05)。觀察組胎心異常2例,發生率為6.7%,對照組胎心異常10例,發生率為33.5%,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χ2=6.000,P=0.014<0.05)。

表1 兩組產婦引產到規律性宮縮出現時間及各產程時間對比(x±s)
2.3 兩組新生兒Apgar評分及新生兒體質量對比而在新生兒Apgar評分以及新生兒體質量等方面,觀察組新生兒Apgar評分為(9.5±0.3)分,對照組為(9.4±0.4)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1.470,P=0.145>0.05);觀察組新生兒體質量為(3.5±0.4)kg,對照組為(3.3±0.8)kg,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060,P=0.952>0.05)。
延期妊娠介于足月妊娠與過期妊娠的一段比較特殊的妊娠階段,往往因母體胎盤開始老化而造成胎兒窘迫、胎心異常甚至死亡,必須采取必須的促宮頸成熟的方法實施引產。在促宮頸成熟的干預方式當中,包括前列腺素E類藥物與縮宮素。前列腺素E類藥物能夠有效提高產婦子宮對于縮宮素的敏感性,并提升膠原酶及彈性蛋白酶的活性,促使宮頸變軟,并松弛平滑肌,從而促進宮頸的成熟[5]。縮宮素則為引產臨床上使用的一線藥物,是神經肽藥物類別之一,主要利用于子宮內縮宮素受體的結合起到強化宮縮的作用,從而達到促進宮頸成熟的目的。但是該藥物還可能引發子宮過強收縮,并提高胎兒窘迫、胎心異常的發生率,從而導致剖宮產率的提升,因此治療效果差強人意[6]。
小容量宮頸球擴張器采用一次性乳膠導尿管制作而成,在促宮頸成熟過程中能夠通過充盈球囊對產婦宮腔產生機械性的刺激,同時軟化宮頸,誘發宮頸反射的出現。另一方面,通過宮頸球擴張器,還能夠增加垂體后催產素的釋放,并促使子宮胎膜的剝落以及內源性前列腺素的釋放,從而達到加快宮頸成熟的目的[7]。相關的研究報道稱,相較于大容量的宮頸球擴張器,小容量的宮頸球能夠降低胎盤早剝、臍帶脫垂等風險的發生幾率,且產婦的不適感更輕,因此更加安全可靠[8]。在本次研究中,對觀察組采用了小容量宮頸球擴張器,相較于接受縮宮素的對照組,觀察組的產婦引產到規律性宮縮出現時間、剖宮產率及胎心異常發生率均更優(P<0.05)。
綜上所述,在具有引產指征但宮頸未成熟的足月妊娠產婦的干預過程中,小容量宮頸球擴張器能夠獲得比縮宮素更好的促宮頸效果,而且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廣應用。
[1]高麗霞,陸菊英,錢丹鳳,等.一次性宮頸球囊擴張器用于足月妊娠引產中對宮頸成熟和妊娠結局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5(20):2232-2234.
[2]李慧,周平,洪淑貞,等.宮頸球囊用于瘢痕子宮再次足月妊娠產婦促宮頸成熟的效果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5, 23(7):458-460,464.
[3]李珊珊,王欣.足月妊娠促宮頸成熟及引產藥物應用進展[J].山東醫藥,2015,55(43):95-97.
[4]周奮梅,呂述彥,王海榮.宮頸擴張球囊在足月妊娠促宮頸成熟及引產中的功效[J].當代醫學,2014,20(17):50-51.
[5]高霞,張毅,李詠梅,等.COOK雙球囊聯合催產素用于足月妊娠引產的臨床療效觀察[J].現代婦產科進展,2014,23(2):150-151.
[6]錢璐,黃敏,溫小婷,等.一次性球囊宮頸擴張器在晚期妊娠促宮頸成熟及引產中的應用[J].中國鄉村醫藥,2016,23(8): 13-14.
[7]王丹,胡珍珍,應柳青,等.單球囊與欣普貝生用于足月引產的臨床效果[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6,27(7):844-846.
[8]何呂瓊.COOK宮頸擴張球囊在足月妊娠促宮頸成熟并引產中的應用[J].四川醫學,2015,36(6):887-889.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4.061